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俞輕懶得聽她聒噪,直接打斷了她的話,問道:「我只去過隱州的海邊,風景尚佳,其他都不太了解。如果祖母和二叔同意,你過去看看就知。」

  「啊?」俞依依就像一架被突然崩斷的琴弦,不但聲音啞了,而且還傷到了手,張著小嘴,可憐兮兮地看著俞輕,「姐姐嫌我多嘴了嗎?」

  於是,屋子裡的所有人都譴責地看向俞輕。

  俞老夫人道:「輕輕,你妹妹只是好奇,你好好回答就是。」

  俞輕笑了笑,「祖母,我很了解依依,她既然這麼問了,就必定想去了,那不如親自去看,孫女是個鋸嘴葫蘆,說不太好。」

  俞一帆「嗤嗤」笑了起來,鋸嘴葫蘆還能說這麼多,也是不容易了。

  俞老夫人嘆了一聲,說道:「你們姐妹年齡相仿,未來的日子還長著呢,互相扶持著才能走得更遠。輕輕啊,馬上就要成親的人了,性子不要總是那麼彆扭。」

  「是,祖母。」從老人家的角度,這話是再好不過的,俞依依將來是太子妃,乃至於皇后,她一個小小的郡王妃實在不夠看。

  ……

  俞輕從稻香院告辭出來,與太子姬易又對了個正著,她屈了屈膝,「民女見過太子殿下。」

  「怎麼,表妹連大表哥都不願叫一聲了嗎?」姬易輕輕搖著一把沉香木扇骨的雕花摺扇,目光森冷,唇邊掛著一絲譏諷的笑意,儀態瀟灑風流。

  俞輕反問:「大表哥缺我這麼一個性子孤拐、心胸狹窄、粗鄙魯直的表妹嗎?」

  姬易眨了眨鳳眼,他好像經常說這話,可她怎麼知道的呢?

  「不缺的,是吧依依?」俞輕轉過頭,看向面紅耳赤的俞依依。

  作者有話要說:  肝氣鬱結,在西醫上很可能是抑鬱症,嗯,男主也有點這個意思,女主會「治」好他的。

  第16章

  俞依依拒絕回答俞輕的問題,朝姬易福了福。

  俞輕也不介意,又道:「太子殿下打算去大燕關看看嗎?」

  她這個問題來得突然,姬易一時沒有心理準備,以為俞依依同俞輕說了什麼。

  俞依依立刻搖了搖頭。

  姬易眨了眨眼,「孤要去隱州,大燕關不一定成行。」

  這句話還是作證了俞輕的猜測,俞依依的臉紅得如同滴血一般。

  俞輕哂笑兩聲,福了福,「殿下進去吧,旅途疲累,民女回去休息了。」

  俞輕溜溜達達地走了。

  「什麼東西!」姬易罵道。

  俞依依看著她的背影,說道:「長姐可能還在生我的氣吧,如果嫁到大金必死無疑,換成是我,我也會生氣的。」

  姬宴「唰」地一收扇子,冷笑道:「她就是自私,作為長姐,作為武國人,她難道不應該嗎?」

  俞依依搖了搖頭,嬌俏地笑了笑,「我知道表哥對我好,但這件事長姐真的沒錯。」

  姬易用扇子點了點她的額頭,「你呀,就是太善良了,走吧,陪孤去花園走走。」

  ……

  俞輕告辭姬易時,姬宴剛給廣安帝行完三拜九叩大禮。

  「平身吧。」廣安帝笑眯眯地說道。

  「謝父皇。」姬宴在小太監搬來的小杌子上坐了半個屁股。

  「病好全了嗎?」廣安帝正在寫大字,筆走龍蛇地寫了個「病」字。

  姬宴捂著嘴咳了兩聲,說道:「多謝父皇關心,臣很快就能好全了。」

  關大夫走後,他的病好了兩天,回來的路上又反覆了起來——當然,這是假裝的。

  廣安帝皺了皺眉,看了看小太監。

  小太監心領神會,立刻把門窗都打開了。

  清新的風吹進來,廣安帝鬆開眉頭,又拿起了毛筆,「聽說俞一帆給大燕關的軍戶們舍了粥,這是誰的主意,你的嗎?」

  何老太監銳利的目光緊緊地定在姬宴臉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微小的表情。

  姬宴道:「這是俞家大姑娘的主意,臣一直病著,粥棚搭上後方知此事。臣本想阻止,但考慮到已經成了事實,便只好隨其去了。」

  在他帶去大燕關中的護衛和下人中,只有董嬤嬤、小圓子、江流是他的心腹,除此之外,還有兩個護衛是他的人,其他都是廣安帝以及各個皇子安插的細作。

  這樣的事,他一般會主動讓廣安帝的人知道,沒什麼可隱瞞的,也沒辦法隱瞞。

  這跟接到的密折相符,廣安帝滿意地寫下了「真」字。

  姬宴嘆了一聲,「以臣的淺見,俞大姑娘此舉很不妥,這兩年,北方年景不好,大燕關的軍戶們過得很苦,但並非過不下去。俞大姑娘此舉雖是好意,但也可能變成壞事,今天送了明天怎麼辦?明天送了後天怎麼辦?」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武國國庫空虛,做事要瞻前顧後才能更加穩妥。」

  「請父皇放心,待成了親,臣必定對王妃嚴加管束。」

  廣安帝眼裡有了一絲驚愕,研判的目光在姬宴漂亮的桃花眼上停駐了好一會兒,見其始終面不改色,這才說道:「你說的有一定道理。」

  他扔下毛筆,接過老何遞過來的濕帕子,一邊擦手一邊說動:「這張「真」字,朕送給你。還有那棵老參你帶回去,補補身子,回吧,讓御醫好好看看你的病,看看為何拖了這麼久還不見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