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見胤祥真的走了,十四在窗前探頭探腦地望了許久,終於忍不住躡手躡腳地出來,撿了那被他揉成紙團的戰報,攤開鋪在地上看了,在院子裡轉著圈地罵:“年羹堯這個王八蛋!就知道窩裡橫!搶了爺的東西去,你倒是守住啊!小岳子佛標也是窩囊廢!連頭蘿蔔都鎮不住,白瞎了爺的好劍!”
十四把那軍報撕成碎片,跺上兩腳泄憤,卻聽得身後胤祥撲哧一笑:“不是‘關我何事’嗎?你自己躲懶,還有臉怪別人?”
他去而復返,十四臉上頓時浮現羞惱之色,也來不及追究為什麼,掩耳盜鈴般把那些碎紙一攏,轉身逃進屋裡了。
“怎麼?你竟然不願意去?”
體恤胤祥從軍報國的志向,當著一乾重臣的面興沖沖地拍著弟弟的肩膀委以重任,卻被他當眾拒絕,胤禛不由臉色一沉:“你以往多次為他求情,但是求的都是些無干緊要的小事!朕都忍了讓了,但是這是軍務,是關係國家存亡的大事!守衛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也是你愛新覺羅胤祥的責任,兵權豈可當作禮物一樣隨意贈送?跪到外邊兒去。”
胤祥一言不發地出去了。
胤禛登基後實行外緊內松的策略,外面的貪官污吏像割麥子一樣倒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對幾個親信一向是溫和忍讓的,很多時候連君臣大禮都免了。眾人還是頭一回見他發怒,當真有點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氣勢了。
胤祚使了個眼色,蘇培盛立刻會意,趕緊遣個伶俐的太監,給太后送新進的貢果去了。
馬齊不由為胤祥叫屈:“其實,怡親王的考量並非沒有道理。論公,十四阿哥對西北軍務的了解遠甚於在座的每一個人。羅布藏丹津曾經被他用策旺阿拉布坦的人頭嚇得屁滾尿流,這份威懾,能抵十萬大軍。”
“再說得卑鄙一點,此戰我們若有把握,就該把十四阿哥留在京中。若無把握,就該把他放出去。”
十四之前在西北連戰皆勝,如果胤禛撤換了他,無疑是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局。成功,就可以收攏人心,讓老百姓覺得皇帝打仗用人,不比大將軍王差。但如果敗了,老百姓就會說皇帝無德無才,還嫉賢妒能不顧大局,為了打壓弟弟,把國土都丟了。
如今國庫緊張,賭輸的可能性遠遠大過賭贏,那麼把十四派出去,勝了是皇帝不計前嫌、用人得當;敗了老百姓也會說,連大將軍王都打不贏,皇帝也沒有辦法。
胤禛兩邊下注,通吃全局。十四也得償所願,要麼風風光光地贏下這局,跟哥哥盡釋前嫌;要麼痛痛快快地輸,馬革裹屍。一場仗,成全了兩個兄弟,這才是胤祥固辭不受的根本原因。
但是不只十四一個人有傲氣,胤禛也是要面子的!
老百姓看不見後方嘔心瀝血的付出,只知道大將軍王百戰百勝,殺敵多少多少人,收復多少多少失地,建了多少多少座新城,十四在西北的功德碑天天都有人燒香膜拜。這麼一個大英雄、真豪傑,這麼一個天上下來的神仙一般的威風能幹的皇阿哥,居然沒能做成皇帝!真是可惜了的。
誰又知道,胤禛在背後左騰右挪,給他運了兩年的糧草呢?
因為皇帝心裡有這個疙瘩,這次重臣會議,只得半道終結。
作者有話要說:
沒多久,皇太后就帶著湯羹進了養心殿。
胤禛心虛不已,哼哼唧唧地說:“兒子給皇額娘請安。老十三不是告狀的人,一定是老六又擾了您的清淨!”
繡瑜詫異道:“老十三怎麼了,要跟我告狀?我來是想問問明年選秀的事,你有什麼打算?”
胤禛皺眉道:“國庫不豐,又在孝期里,選什麼秀女?依兒子看,竟可以免了吧。”
繡瑜聽到這不出意料的回答,只在心裡暗嘆一聲造孽,胤禛跟十四別的不像,只有不進後院這一條,一模一樣。
“你固然可以免,但弘暉明年就周歲十五了,再等三年,皇后就要被外命婦們纏死了。”
說到弘暉,胤禛不由嚴肅了幾分:”那是得好好選,等秀女排單出來,兒子挑了好的,再請皇額娘過目,只是後宮就免了吧。”
繡瑜點頭認可,又命人遞上排單,扶額道:“旁人也就罷了,但是皇后看中了湖廣總督年遐齡的幼女,也就是年羹堯的妹妹。想指給弘暉做側福晉。年家的人自然是千喜歡萬歡喜的,額娘瞧著那個姑娘雖好,卻不像是福壽之輩。”
實際上不是福壽的問題,而是在前世里,那本來是兒砸你的妃子,這是亂倫啊亂倫!繡瑜無法想像這位外號為小年糕的敦肅皇貴妃嫁給弘暉後,管胤禛叫皇阿瑪的情形,想想就雞皮疙瘩冒一身有木有!
但是這種彆扭別人卻體會不到,甚至皇后看上年羹堯之妹,選做弘暉側福晉,幾乎是種必然。西北局勢緊張,年羹堯手握重兵。這個時候,他的妹妹除了嫁入皇家,沒有別的選擇。近支宗室里,能讓胤禛放心,許他們娶權臣之女的兄弟,早就有了嫡福晉,如果指做宗室側福晉,又低了點。
剩下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納入後宮,皇帝儲君都使得。但是一個年輕貌美、父兄得力的女人,指做兒子的妾,跟指做丈夫的妾,含義截然不同。皇后當然樂得順水推舟。繡瑜既被這個主意雷得外焦里嫩,又不想胤禛和敏珠中間插進來一個真愛,這才左右為難。
十四把那軍報撕成碎片,跺上兩腳泄憤,卻聽得身後胤祥撲哧一笑:“不是‘關我何事’嗎?你自己躲懶,還有臉怪別人?”
他去而復返,十四臉上頓時浮現羞惱之色,也來不及追究為什麼,掩耳盜鈴般把那些碎紙一攏,轉身逃進屋裡了。
“怎麼?你竟然不願意去?”
體恤胤祥從軍報國的志向,當著一乾重臣的面興沖沖地拍著弟弟的肩膀委以重任,卻被他當眾拒絕,胤禛不由臉色一沉:“你以往多次為他求情,但是求的都是些無干緊要的小事!朕都忍了讓了,但是這是軍務,是關係國家存亡的大事!守衛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也是你愛新覺羅胤祥的責任,兵權豈可當作禮物一樣隨意贈送?跪到外邊兒去。”
胤祥一言不發地出去了。
胤禛登基後實行外緊內松的策略,外面的貪官污吏像割麥子一樣倒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對幾個親信一向是溫和忍讓的,很多時候連君臣大禮都免了。眾人還是頭一回見他發怒,當真有點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氣勢了。
胤祚使了個眼色,蘇培盛立刻會意,趕緊遣個伶俐的太監,給太后送新進的貢果去了。
馬齊不由為胤祥叫屈:“其實,怡親王的考量並非沒有道理。論公,十四阿哥對西北軍務的了解遠甚於在座的每一個人。羅布藏丹津曾經被他用策旺阿拉布坦的人頭嚇得屁滾尿流,這份威懾,能抵十萬大軍。”
“再說得卑鄙一點,此戰我們若有把握,就該把十四阿哥留在京中。若無把握,就該把他放出去。”
十四之前在西北連戰皆勝,如果胤禛撤換了他,無疑是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局。成功,就可以收攏人心,讓老百姓覺得皇帝打仗用人,不比大將軍王差。但如果敗了,老百姓就會說皇帝無德無才,還嫉賢妒能不顧大局,為了打壓弟弟,把國土都丟了。
如今國庫緊張,賭輸的可能性遠遠大過賭贏,那麼把十四派出去,勝了是皇帝不計前嫌、用人得當;敗了老百姓也會說,連大將軍王都打不贏,皇帝也沒有辦法。
胤禛兩邊下注,通吃全局。十四也得償所願,要麼風風光光地贏下這局,跟哥哥盡釋前嫌;要麼痛痛快快地輸,馬革裹屍。一場仗,成全了兩個兄弟,這才是胤祥固辭不受的根本原因。
但是不只十四一個人有傲氣,胤禛也是要面子的!
老百姓看不見後方嘔心瀝血的付出,只知道大將軍王百戰百勝,殺敵多少多少人,收復多少多少失地,建了多少多少座新城,十四在西北的功德碑天天都有人燒香膜拜。這麼一個大英雄、真豪傑,這麼一個天上下來的神仙一般的威風能幹的皇阿哥,居然沒能做成皇帝!真是可惜了的。
誰又知道,胤禛在背後左騰右挪,給他運了兩年的糧草呢?
因為皇帝心裡有這個疙瘩,這次重臣會議,只得半道終結。
作者有話要說:
沒多久,皇太后就帶著湯羹進了養心殿。
胤禛心虛不已,哼哼唧唧地說:“兒子給皇額娘請安。老十三不是告狀的人,一定是老六又擾了您的清淨!”
繡瑜詫異道:“老十三怎麼了,要跟我告狀?我來是想問問明年選秀的事,你有什麼打算?”
胤禛皺眉道:“國庫不豐,又在孝期里,選什麼秀女?依兒子看,竟可以免了吧。”
繡瑜聽到這不出意料的回答,只在心裡暗嘆一聲造孽,胤禛跟十四別的不像,只有不進後院這一條,一模一樣。
“你固然可以免,但弘暉明年就周歲十五了,再等三年,皇后就要被外命婦們纏死了。”
說到弘暉,胤禛不由嚴肅了幾分:”那是得好好選,等秀女排單出來,兒子挑了好的,再請皇額娘過目,只是後宮就免了吧。”
繡瑜點頭認可,又命人遞上排單,扶額道:“旁人也就罷了,但是皇后看中了湖廣總督年遐齡的幼女,也就是年羹堯的妹妹。想指給弘暉做側福晉。年家的人自然是千喜歡萬歡喜的,額娘瞧著那個姑娘雖好,卻不像是福壽之輩。”
實際上不是福壽的問題,而是在前世里,那本來是兒砸你的妃子,這是亂倫啊亂倫!繡瑜無法想像這位外號為小年糕的敦肅皇貴妃嫁給弘暉後,管胤禛叫皇阿瑪的情形,想想就雞皮疙瘩冒一身有木有!
但是這種彆扭別人卻體會不到,甚至皇后看上年羹堯之妹,選做弘暉側福晉,幾乎是種必然。西北局勢緊張,年羹堯手握重兵。這個時候,他的妹妹除了嫁入皇家,沒有別的選擇。近支宗室里,能讓胤禛放心,許他們娶權臣之女的兄弟,早就有了嫡福晉,如果指做宗室側福晉,又低了點。
剩下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納入後宮,皇帝儲君都使得。但是一個年輕貌美、父兄得力的女人,指做兒子的妾,跟指做丈夫的妾,含義截然不同。皇后當然樂得順水推舟。繡瑜既被這個主意雷得外焦里嫩,又不想胤禛和敏珠中間插進來一個真愛,這才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