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頁
聽說十四要走,營帳外頭人越聚越多,終於有人忍耐不住,掀帘子進來一頭跪倒:“將軍,讓標下護送您回京吧!”
“不對,該我送!”
“我送!我可是游擊參將!”
“老子還是副將呢!”
“住口!”十四一人一鞭梢敲在腦門兒上,哼道,“虧你們還知道自己的身份。你們吃糧拿響做著朝廷的官,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奴才,送什麼送?”
豈料那副將把頭上的頂戴一摘,瞪著銅鈴似的眼睛說:“那我從今兒起就不做朝廷的官了,就做您府上牽馬抬轎,跑腿上夜端屎盆子尿盆子的奴才!”
十四勃然大怒:“放屁,爺抽死你個沒出息的!”
烏雅晉安一脈在軍中的勢力,承襲自費揚古,傳到十四手上,經歷的時間比整個康熙朝還要長久,早就把根扎進了人心裡。年羹堯瞬間意識到自己得意忘形了,趕緊換了副笑臉:“諸位將軍衷心可鑑,只是王爺此行回京,不過是去奔先帝爺的喪,外加看望皇太后,又不是衝鋒陷陣、夜闖敵營,哪裡需要用到你們這些久戰之將來保護呢?皇上早派了御前侍衛並一千綠營兵,又囑咐沿途的總督巡撫好生伺候著,王爺只需要帶幾個用慣了的家人伺候起居就行了。”
只帶家人,連親兵也不給帶,豈不是說十四一出了營門,就成了沒牙的老虎,砧板上的肉,吃不吃就看別人的心情。佛標臉色一陣難看:“是‘不需要帶’,還是皇上不許帶?”
“這話從何說起?皇上寬厚仁慈,體恤王爺在外征戰,自然沒有‘不許’一說。但是王爺也該體諒皇上的難處呀。不管是臣子見君王、從弟見兄長,還是兒子奔父親的喪,都沒有赫赫揚揚帶一堆侍衛的道理吧?”
十四不怒反笑:“好個巧舌如簧的奴才,成,爺連家人也不帶了,都是你們的人伺候著。有了不是,我只管拿鞭子抽人,倒還免了許多嫌疑。行了,快把你們的號枷、鎖鏈都拿來我穿上,趕緊上路吧。”
“王爺說笑了,快馬和儀仗已經備好,請。”
“慢著。既然不是戴罪押解,就容我跟屬下說幾句道別的話。”
十四走到岳鍾琪跟前,輕聲囑咐:“我快馬回去。給蓁蓁報病,留她在這裡修養兩個月再做計較。”
兩個月,京城裡就算翻了天,也該平息了吧。岳鍾琪含淚點頭。十四就摘了佩劍要遞給他,還沒說話,身邊已經呼啦啦跪了一群人,抱腿的抱腿,拉胳膊的拉胳膊,個個扯著嗓子嚎:“將軍,使不得啊!”
“拿著!”十四掰開他攥緊的拳頭,把劍塞過去,合攏手指緊緊捏住,“拿好了。弄丟了,爺要你的腦袋。”
岳鍾琪含淚一笑:“腦袋在就不會丟。”
眾人看向岳鍾琪的目光里都多了幾分敬重。早有親兵拿了碗進來,挨個倒上水,眾人單膝跪地祝道:“恭送大將
十四仰頭喝了,望著年羹堯蔑笑一聲,摔帘子出去了。
乾清宮。
過了二十七日,康熙的靈柩由乾清宮移往景山壽皇殿,新帝正式入主乾清宮。胤禛拿著西北軍務的摺子興興頭地進來,問:“老六人呢?”
“端親王在東暖閣里。”
胤禛遂移步過來找弟弟,卻發現暖閣里靜悄悄地空無一人,走近了才發現胤祚蜷著身子縮在暖炕上,睡得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
胤禛先是笑,然後一個陰冷地眼刀丟給身後的新任乾清宮大總管。
兄弟倆互相表達關心時的慣用責問對象、“愛的出氣筒”蘇培盛一看就知道皇帝要說什麼,趕緊一縮脖子:“奴才勸了六爺到您床上去睡,沒人瞧見不打緊的,可六爺說,那是先帝的床,他不能用。”
胤禛恍然大悟,環顧四周,終於知道自己這些天的不自在是因為什麼。望著弟弟熟睡的臉龐,他又不禁生出一點感慨,以權壓人,權盡人散。即便是康熙這樣執天下牛耳數十載的人,一過了三七,大家又上趕著討好他這個新主子了。只有老六這個傻子,還傷傷心心地惦記著自己沒能給皇阿瑪送終。
胤禛想著點點頭:“那就讓他這麼睡吧,拿條毯子來。”
話音剛落,胤祚卻一個激靈醒了過來,一骨碌爬起來,揉揉眼睛:“四哥,你回……哦,臣弟給皇上請安。年羹堯回話了嗎?西北那邊怎麼樣了?十四弟沒做傻事吧?”
除了中間插了句客套話,想用祈使句的地方依然固執地用著,倒像皇帝是跑腿傳話的一般,蘇培盛張了張嘴,又低頭拿自己當啞巴。
胤禛難得臉上帶笑,把軍務摺子往炕几上一拍,端起茶杯痛快地說:“我從來沒看這小子這麼順眼過。”
胤祚拆了火封,看了看摺子,又看了看他,擰起眉毛說:“四哥,你是不是做得……有點過火了?”
“過火?哼,朕還沒追究他麾下那‘哼哈二將’違例調糧,搞得四川、甘肅、寧夏三地的總官兵都如臨大敵,險些全城戒嚴的事情呢!”
胤禛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況且你也瞧見了,老十四在軍中威望不淺,年羹堯參他營私舞弊,整個西北大營只認大將軍王不認皇上。憑心而論,這話是實情。不給他立立規矩,就是我放心把十萬大軍交到他手上,朝臣們也不答應。現在好了,小狗雖然凶了點,混了點,惹人討厭了點,但還是忠心守諾的,畢竟不是養大了反咬你一口毒蛇。”
“不對,該我送!”
“我送!我可是游擊參將!”
“老子還是副將呢!”
“住口!”十四一人一鞭梢敲在腦門兒上,哼道,“虧你們還知道自己的身份。你們吃糧拿響做著朝廷的官,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奴才,送什麼送?”
豈料那副將把頭上的頂戴一摘,瞪著銅鈴似的眼睛說:“那我從今兒起就不做朝廷的官了,就做您府上牽馬抬轎,跑腿上夜端屎盆子尿盆子的奴才!”
十四勃然大怒:“放屁,爺抽死你個沒出息的!”
烏雅晉安一脈在軍中的勢力,承襲自費揚古,傳到十四手上,經歷的時間比整個康熙朝還要長久,早就把根扎進了人心裡。年羹堯瞬間意識到自己得意忘形了,趕緊換了副笑臉:“諸位將軍衷心可鑑,只是王爺此行回京,不過是去奔先帝爺的喪,外加看望皇太后,又不是衝鋒陷陣、夜闖敵營,哪裡需要用到你們這些久戰之將來保護呢?皇上早派了御前侍衛並一千綠營兵,又囑咐沿途的總督巡撫好生伺候著,王爺只需要帶幾個用慣了的家人伺候起居就行了。”
只帶家人,連親兵也不給帶,豈不是說十四一出了營門,就成了沒牙的老虎,砧板上的肉,吃不吃就看別人的心情。佛標臉色一陣難看:“是‘不需要帶’,還是皇上不許帶?”
“這話從何說起?皇上寬厚仁慈,體恤王爺在外征戰,自然沒有‘不許’一說。但是王爺也該體諒皇上的難處呀。不管是臣子見君王、從弟見兄長,還是兒子奔父親的喪,都沒有赫赫揚揚帶一堆侍衛的道理吧?”
十四不怒反笑:“好個巧舌如簧的奴才,成,爺連家人也不帶了,都是你們的人伺候著。有了不是,我只管拿鞭子抽人,倒還免了許多嫌疑。行了,快把你們的號枷、鎖鏈都拿來我穿上,趕緊上路吧。”
“王爺說笑了,快馬和儀仗已經備好,請。”
“慢著。既然不是戴罪押解,就容我跟屬下說幾句道別的話。”
十四走到岳鍾琪跟前,輕聲囑咐:“我快馬回去。給蓁蓁報病,留她在這裡修養兩個月再做計較。”
兩個月,京城裡就算翻了天,也該平息了吧。岳鍾琪含淚點頭。十四就摘了佩劍要遞給他,還沒說話,身邊已經呼啦啦跪了一群人,抱腿的抱腿,拉胳膊的拉胳膊,個個扯著嗓子嚎:“將軍,使不得啊!”
“拿著!”十四掰開他攥緊的拳頭,把劍塞過去,合攏手指緊緊捏住,“拿好了。弄丟了,爺要你的腦袋。”
岳鍾琪含淚一笑:“腦袋在就不會丟。”
眾人看向岳鍾琪的目光里都多了幾分敬重。早有親兵拿了碗進來,挨個倒上水,眾人單膝跪地祝道:“恭送大將
十四仰頭喝了,望著年羹堯蔑笑一聲,摔帘子出去了。
乾清宮。
過了二十七日,康熙的靈柩由乾清宮移往景山壽皇殿,新帝正式入主乾清宮。胤禛拿著西北軍務的摺子興興頭地進來,問:“老六人呢?”
“端親王在東暖閣里。”
胤禛遂移步過來找弟弟,卻發現暖閣里靜悄悄地空無一人,走近了才發現胤祚蜷著身子縮在暖炕上,睡得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
胤禛先是笑,然後一個陰冷地眼刀丟給身後的新任乾清宮大總管。
兄弟倆互相表達關心時的慣用責問對象、“愛的出氣筒”蘇培盛一看就知道皇帝要說什麼,趕緊一縮脖子:“奴才勸了六爺到您床上去睡,沒人瞧見不打緊的,可六爺說,那是先帝的床,他不能用。”
胤禛恍然大悟,環顧四周,終於知道自己這些天的不自在是因為什麼。望著弟弟熟睡的臉龐,他又不禁生出一點感慨,以權壓人,權盡人散。即便是康熙這樣執天下牛耳數十載的人,一過了三七,大家又上趕著討好他這個新主子了。只有老六這個傻子,還傷傷心心地惦記著自己沒能給皇阿瑪送終。
胤禛想著點點頭:“那就讓他這麼睡吧,拿條毯子來。”
話音剛落,胤祚卻一個激靈醒了過來,一骨碌爬起來,揉揉眼睛:“四哥,你回……哦,臣弟給皇上請安。年羹堯回話了嗎?西北那邊怎麼樣了?十四弟沒做傻事吧?”
除了中間插了句客套話,想用祈使句的地方依然固執地用著,倒像皇帝是跑腿傳話的一般,蘇培盛張了張嘴,又低頭拿自己當啞巴。
胤禛難得臉上帶笑,把軍務摺子往炕几上一拍,端起茶杯痛快地說:“我從來沒看這小子這麼順眼過。”
胤祚拆了火封,看了看摺子,又看了看他,擰起眉毛說:“四哥,你是不是做得……有點過火了?”
“過火?哼,朕還沒追究他麾下那‘哼哈二將’違例調糧,搞得四川、甘肅、寧夏三地的總官兵都如臨大敵,險些全城戒嚴的事情呢!”
胤禛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況且你也瞧見了,老十四在軍中威望不淺,年羹堯參他營私舞弊,整個西北大營只認大將軍王不認皇上。憑心而論,這話是實情。不給他立立規矩,就是我放心把十萬大軍交到他手上,朝臣們也不答應。現在好了,小狗雖然凶了點,混了點,惹人討厭了點,但還是忠心守諾的,畢竟不是養大了反咬你一口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