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陛下,據臣所知,李孝恭近日一直在猛攻房陵城,但始終沒能取得存進。房陵郡守呂子臧手頭有臣此前秘密送去了數萬枚驚雷火器,用以守城再是犀利不過。李孝恭要是下不了這個決心填進去三五萬條人命的話,幾乎不可能耗竭城內守城物資——更關鍵的是。臣可以保證李孝恭不知道呂子臧手頭的底限,也就不可能放膽去搏。
不過為今之計。倒是害怕李孝恭事到臨頭狗急跳牆,見事不可為就放棄輜重、船隊、陸路繞過房陵郡,直撲武關。那樣陛下此前交代的儘可能拖住李孝恭,將李孝恭部全殲於房陵的方略可就沒法事實了。”
長孫無忌在一旁聽得倒抽了一口涼氣,他此前都沒想到蕭銑的心居然這樣大,在荊北割下來一塊肉還不算,居然還打算全殲李孝恭和李靖?李孝恭手下的這支人馬,可是相當於如今李唐勢力全國兵力的四分之一了。若是真被全殲的話,不但會對李唐的綜合實力產生巨大打擊,還會導致李淵的兩個兒子手下實力更加不平衡起來——原本李元吉是跟著大哥李建成混的,李孝恭是跟著堂弟李世民混的,若不是李世民對付的薛仁果提前不爭氣,導致李孝恭部被剝離出來分兵去漢中圈地的話,原本李世民肯定還不太願意放手。現在藥師梁軍成功殲滅李孝恭,那李世民的嫡系兵力就至少比大哥李建成少一半了。
長孫無忌雖然本時空並沒有送妹給李世民,而是年紀輕輕就拖家帶口歸順了大梁。但是高士廉在大興的時候和李家還是有點兒虛與委蛇的交情的,長孫無忌自問對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也還算有些了解,所以當然知道這件事情的促成,對於大梁的好處遠勝於軍事層面上的帳面數據。
想到此,他不由得更加聚精會神起來。
岑文本揣摩了一下武士彠說的可能性,當下鐵口直斷:“李孝恭沒那麼容易逃脫的,李元吉還沒有分兵離開河東、南下出潼關、過新豐。李孝恭此刻就算陸路棄糧棄船突圍,也不過是一支孤軍。肯定會更加容易動搖軍心,到時候寸功未立,還丟了存糧,無論是朱粲還是王世充,只要疲敵不戰,拖住李孝恭行軍的速度,等李孝恭部將隨身行糧吃完,那就是全軍崩潰的結局。所以李孝恭就算要突圍,起碼也要等到李元吉從河東抽身,過了新豐渡才可能。”
武士彠此前沒和岑文本打過交道,見其年輕,自然有些不信,“王世充?按照陛下與諸位軍師的分析。王世充此前不是一直指望著我大梁與唐軍死戰結仇麼?怎麼可能……要是那樣的話,王世充的地盤原本距離南陽最近,只要從東都南面中牟縣一帶越過終南山與嵩山之間的隘口。就可以直搗南陽了,他也不至於放棄南陽這塊地方。用以引誘我梁唐爭勝。”
“李淵要出關,遲早是要和王世充爭東都的,王世充不可能不知道,王世充只是不願意在自身實力大損的前提下與我軍或者唐軍死戰。但是如果有機會自身不付出什麼代價,就重創我軍或唐軍一部的話,王世充還是會去做的,身處東都四戰之地,他不會不明白強敵削弱一個是一個的道理。”
眾人都沒有多說。轉向蕭銑察言觀色,這當口下面的人說的再多也沒用,全看聖意裁決了。
“朕也覺得岑愛卿所言不錯,李孝恭應該還不會冒這個險,他現在雖然進退不得,可是畢竟隨船手中有糧,要是就地紮營,從漢中水運帶來的糧食吃幾個月都吃不完,反而可以與我軍相持久戰,要是放棄了存糧輕裝奔走。那他就和薩水之戰中的宇文述那般,命懸人手了。不過諸位愛卿恰才所言,倒是在一件事情上提醒了朕——南陽朱粲究竟會倒向我大梁還是偽唐。著實重要,雖然朱粲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刁鑽之輩,不會輕易下注,卻也要防著他擺出讓人以為他要下注的錯覺——要是朱粲明明沒想下注支持李唐,但是卻讓李孝恭誤以為他會投向李唐的話,那麼李孝恭的膽子就會大很多,瞻前顧後的想法也會消失,到時候李孝恭的行為就更不可控了。”
“陛下,要不讓武先生安排一些路子。讓臣去朱粲那裡出使,曉以大義……臣蒙陛下提攜。至今不過立些許贊劃的微末功勞,深感慚愧。願憑三寸不爛之舌……”
“不行,朱粲此人凶頑非常,不可以冒這個險。”蕭銑沒等岑文本說完,就一口否決了,上輩子看《隋唐演義》時,書上寫的朱粲瘋狂吃人肉、而且連勸降使者都活剮了煮熟了吃肉的橋段,可是讓蕭銑印象深刻。此刻他想都沒想就拒絕,倒也不是出於一個腹黑政治家的冷靜思考,而完全是他尚未泯滅的、大腦中最後一塊不以政治家思維思考的空白區域的本能反應。
還是不夠心狠手辣啊,這樣的人怎麼得天下?要是自己現在處在李淵的位置,會拒絕和朱粲接觸麼……肯定不會,李淵怎麼會管朱粲吃不吃人呢,只要朱粲對他有利用價值就好了。
“陛下,凶頑與否,並不影響朝廷利用朱粲……若說此前的接觸因為朝廷大軍還未接近,朱粲可以虛與委蛇推搪過去,如今大軍都已經到了江陵了,北上襄陽近在須臾,外有大軍威懾的情況下,接觸朱粲正當其時啊!”
“朕聽說朱粲此人人性泯滅,好食人肉,先生此去,不會有什麼危險吧?”
不過為今之計。倒是害怕李孝恭事到臨頭狗急跳牆,見事不可為就放棄輜重、船隊、陸路繞過房陵郡,直撲武關。那樣陛下此前交代的儘可能拖住李孝恭,將李孝恭部全殲於房陵的方略可就沒法事實了。”
長孫無忌在一旁聽得倒抽了一口涼氣,他此前都沒想到蕭銑的心居然這樣大,在荊北割下來一塊肉還不算,居然還打算全殲李孝恭和李靖?李孝恭手下的這支人馬,可是相當於如今李唐勢力全國兵力的四分之一了。若是真被全殲的話,不但會對李唐的綜合實力產生巨大打擊,還會導致李淵的兩個兒子手下實力更加不平衡起來——原本李元吉是跟著大哥李建成混的,李孝恭是跟著堂弟李世民混的,若不是李世民對付的薛仁果提前不爭氣,導致李孝恭部被剝離出來分兵去漢中圈地的話,原本李世民肯定還不太願意放手。現在藥師梁軍成功殲滅李孝恭,那李世民的嫡系兵力就至少比大哥李建成少一半了。
長孫無忌雖然本時空並沒有送妹給李世民,而是年紀輕輕就拖家帶口歸順了大梁。但是高士廉在大興的時候和李家還是有點兒虛與委蛇的交情的,長孫無忌自問對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也還算有些了解,所以當然知道這件事情的促成,對於大梁的好處遠勝於軍事層面上的帳面數據。
想到此,他不由得更加聚精會神起來。
岑文本揣摩了一下武士彠說的可能性,當下鐵口直斷:“李孝恭沒那麼容易逃脫的,李元吉還沒有分兵離開河東、南下出潼關、過新豐。李孝恭此刻就算陸路棄糧棄船突圍,也不過是一支孤軍。肯定會更加容易動搖軍心,到時候寸功未立,還丟了存糧,無論是朱粲還是王世充,只要疲敵不戰,拖住李孝恭行軍的速度,等李孝恭部將隨身行糧吃完,那就是全軍崩潰的結局。所以李孝恭就算要突圍,起碼也要等到李元吉從河東抽身,過了新豐渡才可能。”
武士彠此前沒和岑文本打過交道,見其年輕,自然有些不信,“王世充?按照陛下與諸位軍師的分析。王世充此前不是一直指望著我大梁與唐軍死戰結仇麼?怎麼可能……要是那樣的話,王世充的地盤原本距離南陽最近,只要從東都南面中牟縣一帶越過終南山與嵩山之間的隘口。就可以直搗南陽了,他也不至於放棄南陽這塊地方。用以引誘我梁唐爭勝。”
“李淵要出關,遲早是要和王世充爭東都的,王世充不可能不知道,王世充只是不願意在自身實力大損的前提下與我軍或者唐軍死戰。但是如果有機會自身不付出什麼代價,就重創我軍或唐軍一部的話,王世充還是會去做的,身處東都四戰之地,他不會不明白強敵削弱一個是一個的道理。”
眾人都沒有多說。轉向蕭銑察言觀色,這當口下面的人說的再多也沒用,全看聖意裁決了。
“朕也覺得岑愛卿所言不錯,李孝恭應該還不會冒這個險,他現在雖然進退不得,可是畢竟隨船手中有糧,要是就地紮營,從漢中水運帶來的糧食吃幾個月都吃不完,反而可以與我軍相持久戰,要是放棄了存糧輕裝奔走。那他就和薩水之戰中的宇文述那般,命懸人手了。不過諸位愛卿恰才所言,倒是在一件事情上提醒了朕——南陽朱粲究竟會倒向我大梁還是偽唐。著實重要,雖然朱粲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刁鑽之輩,不會輕易下注,卻也要防著他擺出讓人以為他要下注的錯覺——要是朱粲明明沒想下注支持李唐,但是卻讓李孝恭誤以為他會投向李唐的話,那麼李孝恭的膽子就會大很多,瞻前顧後的想法也會消失,到時候李孝恭的行為就更不可控了。”
“陛下,要不讓武先生安排一些路子。讓臣去朱粲那裡出使,曉以大義……臣蒙陛下提攜。至今不過立些許贊劃的微末功勞,深感慚愧。願憑三寸不爛之舌……”
“不行,朱粲此人凶頑非常,不可以冒這個險。”蕭銑沒等岑文本說完,就一口否決了,上輩子看《隋唐演義》時,書上寫的朱粲瘋狂吃人肉、而且連勸降使者都活剮了煮熟了吃肉的橋段,可是讓蕭銑印象深刻。此刻他想都沒想就拒絕,倒也不是出於一個腹黑政治家的冷靜思考,而完全是他尚未泯滅的、大腦中最後一塊不以政治家思維思考的空白區域的本能反應。
還是不夠心狠手辣啊,這樣的人怎麼得天下?要是自己現在處在李淵的位置,會拒絕和朱粲接觸麼……肯定不會,李淵怎麼會管朱粲吃不吃人呢,只要朱粲對他有利用價值就好了。
“陛下,凶頑與否,並不影響朝廷利用朱粲……若說此前的接觸因為朝廷大軍還未接近,朱粲可以虛與委蛇推搪過去,如今大軍都已經到了江陵了,北上襄陽近在須臾,外有大軍威懾的情況下,接觸朱粲正當其時啊!”
“朕聽說朱粲此人人性泯滅,好食人肉,先生此去,不會有什麼危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