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池田率部隊前進經過長久手谷地時,雖占有軍力優勢,但因為谷地狹長無法展開,且首尾遭德川軍夾擊。高木清秀見羽柴軍敗相已露,便向井伊直政建議全力攻擊。兩軍交戰之後,部將池田恆興(享年48歲)及其子池田元助(享年25歲)、森長可(享年26歲)戰死(其首級分別被永井直勝、安藤直次、本多重次拿下),三好秀次、堀秀政、池田輝政逃回,羽柴軍大敗,整個部隊立即瓦解並向北方潰逃。對於兵敗如山倒的池田部隊,德川家康秉持窮寇莫追的原則,同時聽從高木清秀建議:迅速撤往小幡城,以避開羽柴軍的鋒銳,以免囿於眼前的勝利而大意陷入秀吉的陷阱。德川家康聽從其議,只追到矢田川便停兵不再繼續追擊,下午二時家康下令在色根山山麓集結兵力,下午四時凱旋返回小幡城。

  另一方面,羽柴秀吉得知德川軍有一部分離開的消息後,深感情況不妙,緊急率領本部40000大軍向長久手谷地疾行。除了救援池田隊外,另一個打算是以池田軍為誘餌,如果池田與德川軍發生遭遇戰,可以立即突擊德川軍背後,來個前後夾攻,徹底殲滅德川勢力(若是時間趕得及的話)。沒想到等到羽柴秀吉軍趕到長久手谷地時,發現整個谷地滿是池田軍遺屍,而德川軍早已鳴金收兵,於是羽柴秀吉決意於翌日攻擊小幡城。

  德川家康返回小幡城之後,本想就地休整,明日再回小牧山。但在副將本多忠勝勸阻之下,德川家康決定以急行軍方式,連夜撤出小幡城並返回小牧山,並令本多忠勝斷後。

  4月10日早上,羽柴秀吉攻擊小幡城,卻發現德川家康早已撤離。羽柴秀吉立即下令追擊,卻在途中遭到本多忠勝率領的500名火槍隊的襲擊並陷入混戰,羽柴秀吉在奇襲不得、追擊不能、別動隊又遭襲潰散的情況下,只好下令撤兵回樂田,之後又因樂田地勢平坦防禦不易,於是又移駐小松寺重整部隊,來日再戰。

  自長久手一戰,德川軍大勝之後,從4月10日開始到5月1日為止,雙方人馬在小牧山與樂田之間的戰況進入僵局,兩方皆按兵不動,亦不曾有任何大動作。羽柴秀吉為了突破膠著的戰況,決定投石問路:首先,密命加藤光泰於木曾川鵜沼渡口搭起浮橋,確保交通自由。並於4月29日揚言明日決戰,看看德川家康識破這個退兵的先兆後會不會出動。如果家康還不出動,到那時便將全軍一部分一部分地轉移到美濃,確保從大垣城到北近江的退兵路線,然後要求議和。如果德川軍尾隨而來,則在途中某個城附近引擊,如此也可行。

  5月1日,羽柴軍自樂田出發,由鵜沼過木曾川到達美濃。5月3日,再從美濃大浦出發攻擊織田信雄領地──加賀野井城,此城由織田信雄部將加賀野井及重宗父子率2000人駐守。4日黎明,細川忠興隊率先破城,重宗戰死,但余兵善戰,直至6日才予以擊潰。

  5月7日,羽柴軍趁勝進攻位於木曾川和長良川之間的竹鼻城,但在城主不破廣綱堅守之下,羽柴軍不得已引木曾、長良兩川之水灌城,一直到6月10日才攻陷該城,歷時一月有餘。

  6月15日,羽柴軍瀧川一益、九鬼嘉隆隊率領3000人乘伊勢蟹江城主佐久間正勝奉織田信雄命令在萱生築城之際,以利誘方式讓率領300人守城的城代前田種利裡應外合,攻占蟹江城。

  6月16日,羽柴軍瀧川一益隊又準備進圖大野城,而城主山口重政卻拒絕一益的招降(其母親尚在蟹江城為人質),一益率軍攻擊,短期內無法獲勝,而德川、織田援軍又於不日之內開到。一益鑑於寡不敵眾,下令全面退守蟹江城。19日,蟹江城遭到德川、織田軍聯合攻擊,一益隊一直力守蟹江城,一直到7月4日才開城投降(而瀧川一益自此戰後,隨即在京都妙心寺出家,法號道榮)。

  9月9日,德川軍為了呼應佐佐成政隊攻擊能登末森城,亦出兵攻擊,但卻在攻克之時遭到前田利家隊的猛烈反擊而告失敗。

  同年11月7日,由於長期交戰,軍兵疲憊,再加上德川家康又遲遲不與羽柴秀吉和談。羽柴秀吉迫於無奈之下,派遣富田知信、津田信勝兩人與織田信雄單方面進行和談。

  小牧長久手之戰,雖然德川家康勝利,但也是損失大半的兵力,可以成為慘勝,秀吉因為自己的敗走被迫交出了織田信孝,次年織田信孝被殺。

  下集:九州征伐

  9.九州征伐

  更新時間2015-11-29 20:41:19 字數:1984

  九州大名大友宗麟的軍隊因為島津氏的崛起而節節敗退,只得向畿內霸主豐臣秀吉求援。已經征服了四國的豐臣秀吉召喚黒田孝高詢問對策,黒田孝高認為這是個平定九州的好機會,於是秀吉下令備戰,同時回信要求大友宗麟繼續堅守,等待援軍。

  此外今山合戰之後,龍造寺勢力大減,此時只剩下肥前國三座城,面對島津咄咄逼人之勢鍋島直茂乞求停戰。島津義弘不許,仍下令攻打龍造寺,島津家久攻下水之江和勢福寺城。龍造寺走向滅亡之日將近,所以鍋島直茂請求龍造寺成為島津臣下,投降島津氏,被免去一死。唇亡齒寒,不出十日,助攻龍造寺的有馬晴信也被島津氏順便滅掉,有馬晴信投降島津氏。島津氏至此在九州只剩下大友家一個對手,而大友家的滅亡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豐臣秀吉覺得島津氏過度猖狂,影響豐臣氏的統治,所以向島津氏發出交涉書信,命令九州兩勢力停止戰爭,服從豐臣政權領導。島津義久拒絕豐臣秀吉的提案並攻打筑前,致使豐臣秀吉以“救援盟友”(大友家)為名出兵九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