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漢哀帝在位時期,宮室、苑囿、府庫的收藏已經很多,百姓的資財富有雖比不上漢文帝、漢景帝時期,但天下的人口是最多的,達到了六千萬。在世界上,漢朝相比於同時期的國家,人口方面已經幾百倍於他國。
漢哀帝繼位前,封地靠近邊境,時常爆發戰爭。漢哀帝繼位後,命大將軍霍照統領10萬兵征討邊疆,得勝而歸。
元壽二年六月初三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僅七年的漢哀帝因貪色縱情把身子掏空而死,年僅二十五歲,九月十八日,葬於義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八里處,一說葬在扶風,距離長安四十六里),諡號為孝哀皇帝。
可以說漢哀帝和漢成帝不同,漢哀帝是想把王氏外戚全部趕跑,但是自己的實力實在很小,所以失敗了。而漢成帝不僅將外戚抬了出來,更是因過度的享樂,導致自己的短命。
漢成帝的死代表著漢武帝的直系血脈已經滅絕,漢哀帝的駕崩更是證明了漢朝已經萬劫不復。赤帝子的王朝被打斷的命運不可阻礙。
如果漢哀帝還有什麼可講的,那就只有他的基友董賢了。董賢,字聖卿,馮翊雲陽(今陝西涇陽西北)人。父親董恭,擔任御史時,起用董賢擔任太子舍人。綏和二年(前7年),漢哀帝劉欣即位,董賢隨之升任為郎官。
建平二年(前5年),董賢在殿下傳奏時,他因為人漂亮而沾沾自喜,漢哀帝望見後,對他的容貌很喜歡,記住而後問他,說:“是舍人董賢嗎?”於是招他上前與他談話,升任黃門郎,由此開始受到寵幸。當問到他的父親是雲中侯董恭時,當日徵召擔任霸陵縣令,升為光祿大夫。董賢得寵日甚,擔任駙馬都尉、侍中,漢哀帝出則陪同乘車,入則隨侍左右,一月之內所得賞賜總共達一萬萬錢,其富貴震動朝廷。
董賢性情柔和喜歡逢迎漢哀帝,他會用諂媚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漢哀帝每次給他休息日,他都不肯出去,常常在宮中服侍漢哀帝。漢哀帝認為董賢難以回家,於是下詔讓董賢的妻子能夠直接進到宮殿中,住在殿中董賢的住處,像長吏的妻子能夠住在官舍一樣。又召來董賢的妹妹讓她做了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把她的住舍改名為椒風,來與皇后的椒房相配。
董賢從早到晚侍立漢哀帝左右,漢哀帝賞賜董賢也各以千萬來計算。漢哀帝升任董賢的父親董恭擔任少府,賜爵關內侯收其賦稅而食,後又遷徙擔任衛尉。漢哀帝又讓董賢的岳父擔任將作大匠,董賢的內弟擔任執金吾。漢哀帝下詔令將作大匠替董賢在北闕下建造大房屋,其有前後殿並且門門相對,建築極盡精巧華麗。董賢以下到董賢家的僕人都受到漢哀帝賞賜,賞及武庫兵器、上方珍寶。選取物用時,上等的盡由董賢,而乘車所穿的衣服,其級別僅次於皇帝。直到棺梓、由黃金連縫珠寶而成的珠襦、由黃金連縫玉塊而成的玉柙,準備將它們賞賜給董賢的,沒有不齊備的。漢哀帝又讓將作大匠為董賢在義陵旁建造墳塋,內有小室用堅剛之柏向內致累而成,外為巡行警戒之道,周圍幾里,門闕以及門外之屏很多。董賢的官運在漢哀帝的時代上升得很快,但是在漢平帝的時代,他的命運與會如何呢?
請看下集:平帝即位
70.平帝即位
更新時間2015-10-31 17:58:42 字數:2549
建平四年(前3年)三月,漢哀帝想給董賢封侯但沒有緣由。正好待詔孫寵、息夫躬等控告東平王劉雲的妻子伍謁在祭祀時訴於鬼神,使其降禍於所憎惡之人,漢哀帝把這事委付給有關部門處理,都認了罪。漢哀帝這時命令孫寵、息夫躬通過董賢控告東平王這件事的,就因其功勞下詔封董賢為高安侯,息夫躬為宜陵侯,孫寵為方陽侯,食邑各一千戶。[6]不久,又增封董賢二千戶。丞相王嘉心裡懷疑東平王一事冤枉,非常討厭息夫躬等人,並多次力諫漢哀帝,認為董賢擾亂了國家制度,王嘉最後因談論此事下獄而死。
八月,漢哀帝派中黃門到武庫拿兵器,前後十次,送到董賢的住所。漢哀帝剛剛即位時,其祖母傅太后、母親丁太后都還活著,傅、丁兩家先富貴起來。傅太后的堂弟傅喜最初擔任大司馬輔政,多次勸諫漢哀帝,違背傅太后的意圖,而被免官。漢哀帝的舅舅丁明代任大司馬,也很稱職,但很忌妒董賢受寵。[9]
元壽元年(前2年)三月,丞相王嘉因罪被殺[10],丁明非常同情他。漢哀帝更加器重董賢,想給予他最高職位,但丁明不滿意,於是以詔令的形式數落了丁明的罪狀,將其免官讓其回家。同年十二月初六日,漢哀帝讓董賢代替丁明擔任大司馬、衛將軍[11]。當時董賢年齡為二十二歲,雖為三公,但常在殿中執事,掌管尚書,百官靠董賢向漢哀帝奏事。董賢認為他的父親董恭不應處在卿位,於是調任光祿大夫,俸祿為中二千石。董賢的弟弟董寬信代替董賢擔任駙馬都尉。董氏親屬都以侍中諸曹的身份奉朝請,他們所得漢哀帝的寵愛在丁、傅兩家之上。
元壽二年(前1年)正月,匈奴單于來朝[13],漢哀帝賜宴時召見使者,群臣在前面。匈奴單于對於董賢年輕感到驚疑,於是詢問翻譯,漢哀帝令翻譯回答說:“大司馬年輕,因非常有賢能擔任官職。”匈奴單于於是起身拜見,恭賀漢朝獲得賢臣。[14]
起初,丞相孔光擔任御史大夫,當時董賢的父親董恭擔任御史,侍奉孔光。到元壽二年(前1年)五月初二日,朝廷正式確定三公官名和各自的分工職掌。任命董賢為大司馬;丞相孔光為大司徒;彭宣為大司空,封長平侯。漢哀帝有意讓董賢暗中超過孔光。孔光極其恭謹,知道漢哀帝想使董賢受到別人尊寵,到聽說董賢快來時,孔光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出門等待,在遠處望見董賢的車子就退進去。董賢到達中門,孔光又進入門旁小屋,董賢下車之後,孔光就出來拜請他,送迎非常謹慎,不敢以接待同等地位的人的禮節接待他。董賢回去後,漢哀帝聽說這件事後很高興,立即提拔孔光兩個哥哥的兒子擔任諫大夫常侍。董賢從此擁有的權力與皇帝相等。當時,漢成帝的外戚王氏家道衰落,只有平阿侯王譚的兒子王去疾,在漢哀帝為太子時擔任庶子得到寵幸,到漢哀帝即位後,擔任侍中騎都尉。漢哀帝上認為王氏沒有高居官位的人,於是因舊恩親近王去疾,又提拔他的弟弟王閎擔任中常侍。王閎的岳父蕭咸,是前任將軍蕭望之的兒子,長久擔任郡守,因患病被免,擔任中郎將。蕭咸、蕭育兄弟並在朝廷,董賢的父親董恭很羨慕他們,想與他們結為親家。王閎替董賢的弟弟駙馬都尉董寬信求娶蕭鹹的女兒為妻,蕭咸惶恐不敢當,暗中對王閎說:“董公為大司馬,皇上的冊文說‘在朝中掌事誠信’,這乃是堯禪位給舜之文,不是三公舊制,年長的人見到這,沒有誰不害怕的。這難道是我家女兒所能承受得了的嗎?”王閎秉性有智略,聽了蕭鹹的話,內心裡也明白了。於是回去告訴董恭,巧妙地表達了蕭咸自我謙虛不敢高攀的意思。董恭嘆息說:“我家因什麼對不起天下之人,而被人所害怕到這種程度!”心裡不高興。後來漢哀帝在麟麒殿擺酒宴,與董賢父子及親屬聚飲,王閎兄弟侍中、中常侍都在旁侍候。漢哀帝有一些酒意,不慌不忙地看著董賢而笑,說道:“我想效法堯禪位舜,怎麼樣?”王閎進言道:“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不是陛下所有的。陛下繼承帝系,應當傳位給子孫直到無窮。世代相傳的大事至關重要,皇上不要隨口說!”漢哀帝默然不高興,左右之人都害怕。於是把王閎趕出去,以後不得再侍宴。
漢哀帝繼位前,封地靠近邊境,時常爆發戰爭。漢哀帝繼位後,命大將軍霍照統領10萬兵征討邊疆,得勝而歸。
元壽二年六月初三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僅七年的漢哀帝因貪色縱情把身子掏空而死,年僅二十五歲,九月十八日,葬於義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八里處,一說葬在扶風,距離長安四十六里),諡號為孝哀皇帝。
可以說漢哀帝和漢成帝不同,漢哀帝是想把王氏外戚全部趕跑,但是自己的實力實在很小,所以失敗了。而漢成帝不僅將外戚抬了出來,更是因過度的享樂,導致自己的短命。
漢成帝的死代表著漢武帝的直系血脈已經滅絕,漢哀帝的駕崩更是證明了漢朝已經萬劫不復。赤帝子的王朝被打斷的命運不可阻礙。
如果漢哀帝還有什麼可講的,那就只有他的基友董賢了。董賢,字聖卿,馮翊雲陽(今陝西涇陽西北)人。父親董恭,擔任御史時,起用董賢擔任太子舍人。綏和二年(前7年),漢哀帝劉欣即位,董賢隨之升任為郎官。
建平二年(前5年),董賢在殿下傳奏時,他因為人漂亮而沾沾自喜,漢哀帝望見後,對他的容貌很喜歡,記住而後問他,說:“是舍人董賢嗎?”於是招他上前與他談話,升任黃門郎,由此開始受到寵幸。當問到他的父親是雲中侯董恭時,當日徵召擔任霸陵縣令,升為光祿大夫。董賢得寵日甚,擔任駙馬都尉、侍中,漢哀帝出則陪同乘車,入則隨侍左右,一月之內所得賞賜總共達一萬萬錢,其富貴震動朝廷。
董賢性情柔和喜歡逢迎漢哀帝,他會用諂媚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漢哀帝每次給他休息日,他都不肯出去,常常在宮中服侍漢哀帝。漢哀帝認為董賢難以回家,於是下詔讓董賢的妻子能夠直接進到宮殿中,住在殿中董賢的住處,像長吏的妻子能夠住在官舍一樣。又召來董賢的妹妹讓她做了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把她的住舍改名為椒風,來與皇后的椒房相配。
董賢從早到晚侍立漢哀帝左右,漢哀帝賞賜董賢也各以千萬來計算。漢哀帝升任董賢的父親董恭擔任少府,賜爵關內侯收其賦稅而食,後又遷徙擔任衛尉。漢哀帝又讓董賢的岳父擔任將作大匠,董賢的內弟擔任執金吾。漢哀帝下詔令將作大匠替董賢在北闕下建造大房屋,其有前後殿並且門門相對,建築極盡精巧華麗。董賢以下到董賢家的僕人都受到漢哀帝賞賜,賞及武庫兵器、上方珍寶。選取物用時,上等的盡由董賢,而乘車所穿的衣服,其級別僅次於皇帝。直到棺梓、由黃金連縫珠寶而成的珠襦、由黃金連縫玉塊而成的玉柙,準備將它們賞賜給董賢的,沒有不齊備的。漢哀帝又讓將作大匠為董賢在義陵旁建造墳塋,內有小室用堅剛之柏向內致累而成,外為巡行警戒之道,周圍幾里,門闕以及門外之屏很多。董賢的官運在漢哀帝的時代上升得很快,但是在漢平帝的時代,他的命運與會如何呢?
請看下集:平帝即位
70.平帝即位
更新時間2015-10-31 17:58:42 字數:2549
建平四年(前3年)三月,漢哀帝想給董賢封侯但沒有緣由。正好待詔孫寵、息夫躬等控告東平王劉雲的妻子伍謁在祭祀時訴於鬼神,使其降禍於所憎惡之人,漢哀帝把這事委付給有關部門處理,都認了罪。漢哀帝這時命令孫寵、息夫躬通過董賢控告東平王這件事的,就因其功勞下詔封董賢為高安侯,息夫躬為宜陵侯,孫寵為方陽侯,食邑各一千戶。[6]不久,又增封董賢二千戶。丞相王嘉心裡懷疑東平王一事冤枉,非常討厭息夫躬等人,並多次力諫漢哀帝,認為董賢擾亂了國家制度,王嘉最後因談論此事下獄而死。
八月,漢哀帝派中黃門到武庫拿兵器,前後十次,送到董賢的住所。漢哀帝剛剛即位時,其祖母傅太后、母親丁太后都還活著,傅、丁兩家先富貴起來。傅太后的堂弟傅喜最初擔任大司馬輔政,多次勸諫漢哀帝,違背傅太后的意圖,而被免官。漢哀帝的舅舅丁明代任大司馬,也很稱職,但很忌妒董賢受寵。[9]
元壽元年(前2年)三月,丞相王嘉因罪被殺[10],丁明非常同情他。漢哀帝更加器重董賢,想給予他最高職位,但丁明不滿意,於是以詔令的形式數落了丁明的罪狀,將其免官讓其回家。同年十二月初六日,漢哀帝讓董賢代替丁明擔任大司馬、衛將軍[11]。當時董賢年齡為二十二歲,雖為三公,但常在殿中執事,掌管尚書,百官靠董賢向漢哀帝奏事。董賢認為他的父親董恭不應處在卿位,於是調任光祿大夫,俸祿為中二千石。董賢的弟弟董寬信代替董賢擔任駙馬都尉。董氏親屬都以侍中諸曹的身份奉朝請,他們所得漢哀帝的寵愛在丁、傅兩家之上。
元壽二年(前1年)正月,匈奴單于來朝[13],漢哀帝賜宴時召見使者,群臣在前面。匈奴單于對於董賢年輕感到驚疑,於是詢問翻譯,漢哀帝令翻譯回答說:“大司馬年輕,因非常有賢能擔任官職。”匈奴單于於是起身拜見,恭賀漢朝獲得賢臣。[14]
起初,丞相孔光擔任御史大夫,當時董賢的父親董恭擔任御史,侍奉孔光。到元壽二年(前1年)五月初二日,朝廷正式確定三公官名和各自的分工職掌。任命董賢為大司馬;丞相孔光為大司徒;彭宣為大司空,封長平侯。漢哀帝有意讓董賢暗中超過孔光。孔光極其恭謹,知道漢哀帝想使董賢受到別人尊寵,到聽說董賢快來時,孔光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出門等待,在遠處望見董賢的車子就退進去。董賢到達中門,孔光又進入門旁小屋,董賢下車之後,孔光就出來拜請他,送迎非常謹慎,不敢以接待同等地位的人的禮節接待他。董賢回去後,漢哀帝聽說這件事後很高興,立即提拔孔光兩個哥哥的兒子擔任諫大夫常侍。董賢從此擁有的權力與皇帝相等。當時,漢成帝的外戚王氏家道衰落,只有平阿侯王譚的兒子王去疾,在漢哀帝為太子時擔任庶子得到寵幸,到漢哀帝即位後,擔任侍中騎都尉。漢哀帝上認為王氏沒有高居官位的人,於是因舊恩親近王去疾,又提拔他的弟弟王閎擔任中常侍。王閎的岳父蕭咸,是前任將軍蕭望之的兒子,長久擔任郡守,因患病被免,擔任中郎將。蕭咸、蕭育兄弟並在朝廷,董賢的父親董恭很羨慕他們,想與他們結為親家。王閎替董賢的弟弟駙馬都尉董寬信求娶蕭鹹的女兒為妻,蕭咸惶恐不敢當,暗中對王閎說:“董公為大司馬,皇上的冊文說‘在朝中掌事誠信’,這乃是堯禪位給舜之文,不是三公舊制,年長的人見到這,沒有誰不害怕的。這難道是我家女兒所能承受得了的嗎?”王閎秉性有智略,聽了蕭鹹的話,內心裡也明白了。於是回去告訴董恭,巧妙地表達了蕭咸自我謙虛不敢高攀的意思。董恭嘆息說:“我家因什麼對不起天下之人,而被人所害怕到這種程度!”心裡不高興。後來漢哀帝在麟麒殿擺酒宴,與董賢父子及親屬聚飲,王閎兄弟侍中、中常侍都在旁侍候。漢哀帝有一些酒意,不慌不忙地看著董賢而笑,說道:“我想效法堯禪位舜,怎麼樣?”王閎進言道:“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不是陛下所有的。陛下繼承帝系,應當傳位給子孫直到無窮。世代相傳的大事至關重要,皇上不要隨口說!”漢哀帝默然不高興,左右之人都害怕。於是把王閎趕出去,以後不得再侍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