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二)運送(航行):運送(航行)是輸送的中心環節,是實現輸送目的的關鍵階段。分隊能否迅速、準時、安全地到達指定地區,主要取決於運送能否順利實施,
周密組織運送(航行)中的警戒、防護和行政管理。鐵路輸送時,通常向列車頭部、中部和尾部派出若干個觀察哨,與指揮員溝通聯絡,發現情況立即報告,並按照規定發出警報信號。將高射機槍以排為單位和可攜式地空飛彈以組為單位,配置於列車前部、中部和尾部,掩護列車的對空安全。運載防空火器的平車與機車、棚車之間,應當有一節以上的平車隔開,以便觀察和射擊。必要時,還應當指定步兵分隊,做好時空射擊準備。應當指定列車值班員、管理員和車廂長,負責列車梯隊的安全保密和人員的飲食供應。
水路輸送時,通常向船頭和尾部派出觀察哨,與指揮員保持聯絡,發現情況立即報告並發出警報。將高射機槍、可攜式地空飛彈有重點地分散配置在船舶的甲板上及駁船上,掩護航行安全。規定防敵核、化學、生物等武器襲擊時的措施。指定值班、管理人員,負責梯隊的行政管理、安全保密和人員的飲食供應。
空中輸送時,航行中禁止使用自攜的通信工具,人員要減少移動,嚴禁集體移動。
靈活處置運送(航行)中的各種情況。鐵路輸送,當遭敵空襲時,應當集中火力打擊對我威脅最大的敵機。根據情況,指揮列車繼續前進,或者用附近隧道規避,或者就地停車,人員迅速下車疏散隱蔽。當遭敵核、化學、生物等武器襲擊時,應當立即發出警報,迅速穿戴防護器材,緊閉門窗,組織滅火,救護傷員,快速通過受染地域。當鐵路遭到破壞或者遇到障礙時,應當立即停車,迅速查明情況,報告上級和軍事代表,組織力量搶修或者排除。在短時間內不能修復或者排除時,應當及時根據上級指示行動。水路輸送,當航行中遭到敵空襲時,船隊通常實施規避航行,並組織火力掩護,空襲後立即組織力量搶救傷員,修補船舶,並將情況報告上級。當有水雷或者沉船等阻塞航行時應當繞行。
空中輸送,航行中飛機若發生故障或受損、受傷,全體人員應保持鎮定,服從指揮。指揮員應將情況簡明迅速報告上級,並根據上級指示和當時情況,定下按計劃飛行或返航迫降的決心。如需迫降,所有人員應坐好,系好安全帶(若無安全帶應就近扶牢機上扶手或其他設備)。迫降前由機組人員打開機門和緊急艙口;迫降成功後,人員迅速離開飛機。當飛機遇較大氣流左右擺動時,機內人員應在座位上控制住舟體,避免東倒西歪發生混亂。若前艙失火,應迅速報告機組,並判明失火原因。若火勢較大一時不能判明原因時,應協同機組人員打開艙門,將前艙人員轉人後艙,若貨艙失火,應及時報告機組人員,協助機組人員滅火。若滅火無效,應將貨物拋出機外,配合機組人員採取緊急措施
(三)卸載:卸載是輸送的最後階段。能否迅速、隱蔽、安全地實施卸載,對保障步兵分隊按時進入集結地域、適時投入戰鬥或轉入行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鐵路輸送,當列車接近卸載地域或接到卸載的預報後,應向有關人員傳達卸載地域的敵情、社情、卸載站的條件、預期到達卸載站的時間和卸載要求及注意事項等,並指示全體人員迅速做好卸載準備。列車到達卸載車站後,指揮員應率領有關人員前往卸載指揮所,報告卸載準備情況,聽取卸載指示。在卸載指揮所的統一指揮下,派出警戒和調整勤務,區分各分隊的卸載地點和通往集結地域的道路,指揮分隊按照先易後難,先輕後重、先人員後物資裝備的順序迅速卸載。卸載後,應清理現場,消除痕跡,儘快離開卸載點,進人集結地域,做好換乘、行軍或戰鬥準備。卸載中如遭敵空襲,應按上級命令上車變換卸載地點或迅速撤往最近的隱蔽地隱蔽,並留置警衛哨負責對技術裝備和物資器材的警戒;如遭敵地面突然襲擊,應迅速利用建築物、車體和有利地形,實施堅決、勇猛的反擊,並及時將情況報告上級。
水路輸送,當船舶駛臨目的地後,指揮員應進行簡短動員,交待下船注意事項;組織整理裝具,清點武器裝備;下船勘察卸載碼頭、進出道路及分隊集合地點。卸載時,應按先人員後物資裝備的順序實施。卸載過程中如遭敵空襲時,應視情況立即停止卸載並迅速利用地形隱蔽,待空襲過後繼續卸載或在上級火力掩護下強行卸載。完畢後,應向上級報告,根據命令迅速離開碼頭,隱蔽進入集合地域,清點人員、武器、彈藥、車輛和物資等,並做好戰鬥準備,待命行動。不能在原定地點卸載時,應當按照上級命令行動。空中輸送,聽到或看到降落信號後應做好下機準備。飛機著陸後,應按照裝載相反的順序卸載。下機後,指揮員應清點人數、武器及物資器材,並組織人員迅速離開停機位置,進至指定集合地域。
第三節宿營
宿營,是指部(分)隊離開常駐營房遂行各種任務中的臨時住宿,其目的是使部(分)隊得到休息和整頓,為繼續行軍或戰鬥做好準備。宿營分為舍營和露營。根據情況,也可採取兩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宿營。舍營是在房舍內的宿營,是宿營的主要方式。露營是在房舍外的宿營,通常在無房舍或不便舍營時採用,可根據情況採取架設帳篷、搭棚或挖洞,挖窖等方式進行。宿營隨著行軍、作戰的需要成為部(分)隊不可缺少的行動。
周密組織運送(航行)中的警戒、防護和行政管理。鐵路輸送時,通常向列車頭部、中部和尾部派出若干個觀察哨,與指揮員溝通聯絡,發現情況立即報告,並按照規定發出警報信號。將高射機槍以排為單位和可攜式地空飛彈以組為單位,配置於列車前部、中部和尾部,掩護列車的對空安全。運載防空火器的平車與機車、棚車之間,應當有一節以上的平車隔開,以便觀察和射擊。必要時,還應當指定步兵分隊,做好時空射擊準備。應當指定列車值班員、管理員和車廂長,負責列車梯隊的安全保密和人員的飲食供應。
水路輸送時,通常向船頭和尾部派出觀察哨,與指揮員保持聯絡,發現情況立即報告並發出警報。將高射機槍、可攜式地空飛彈有重點地分散配置在船舶的甲板上及駁船上,掩護航行安全。規定防敵核、化學、生物等武器襲擊時的措施。指定值班、管理人員,負責梯隊的行政管理、安全保密和人員的飲食供應。
空中輸送時,航行中禁止使用自攜的通信工具,人員要減少移動,嚴禁集體移動。
靈活處置運送(航行)中的各種情況。鐵路輸送,當遭敵空襲時,應當集中火力打擊對我威脅最大的敵機。根據情況,指揮列車繼續前進,或者用附近隧道規避,或者就地停車,人員迅速下車疏散隱蔽。當遭敵核、化學、生物等武器襲擊時,應當立即發出警報,迅速穿戴防護器材,緊閉門窗,組織滅火,救護傷員,快速通過受染地域。當鐵路遭到破壞或者遇到障礙時,應當立即停車,迅速查明情況,報告上級和軍事代表,組織力量搶修或者排除。在短時間內不能修復或者排除時,應當及時根據上級指示行動。水路輸送,當航行中遭到敵空襲時,船隊通常實施規避航行,並組織火力掩護,空襲後立即組織力量搶救傷員,修補船舶,並將情況報告上級。當有水雷或者沉船等阻塞航行時應當繞行。
空中輸送,航行中飛機若發生故障或受損、受傷,全體人員應保持鎮定,服從指揮。指揮員應將情況簡明迅速報告上級,並根據上級指示和當時情況,定下按計劃飛行或返航迫降的決心。如需迫降,所有人員應坐好,系好安全帶(若無安全帶應就近扶牢機上扶手或其他設備)。迫降前由機組人員打開機門和緊急艙口;迫降成功後,人員迅速離開飛機。當飛機遇較大氣流左右擺動時,機內人員應在座位上控制住舟體,避免東倒西歪發生混亂。若前艙失火,應迅速報告機組,並判明失火原因。若火勢較大一時不能判明原因時,應協同機組人員打開艙門,將前艙人員轉人後艙,若貨艙失火,應及時報告機組人員,協助機組人員滅火。若滅火無效,應將貨物拋出機外,配合機組人員採取緊急措施
(三)卸載:卸載是輸送的最後階段。能否迅速、隱蔽、安全地實施卸載,對保障步兵分隊按時進入集結地域、適時投入戰鬥或轉入行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鐵路輸送,當列車接近卸載地域或接到卸載的預報後,應向有關人員傳達卸載地域的敵情、社情、卸載站的條件、預期到達卸載站的時間和卸載要求及注意事項等,並指示全體人員迅速做好卸載準備。列車到達卸載車站後,指揮員應率領有關人員前往卸載指揮所,報告卸載準備情況,聽取卸載指示。在卸載指揮所的統一指揮下,派出警戒和調整勤務,區分各分隊的卸載地點和通往集結地域的道路,指揮分隊按照先易後難,先輕後重、先人員後物資裝備的順序迅速卸載。卸載後,應清理現場,消除痕跡,儘快離開卸載點,進人集結地域,做好換乘、行軍或戰鬥準備。卸載中如遭敵空襲,應按上級命令上車變換卸載地點或迅速撤往最近的隱蔽地隱蔽,並留置警衛哨負責對技術裝備和物資器材的警戒;如遭敵地面突然襲擊,應迅速利用建築物、車體和有利地形,實施堅決、勇猛的反擊,並及時將情況報告上級。
水路輸送,當船舶駛臨目的地後,指揮員應進行簡短動員,交待下船注意事項;組織整理裝具,清點武器裝備;下船勘察卸載碼頭、進出道路及分隊集合地點。卸載時,應按先人員後物資裝備的順序實施。卸載過程中如遭敵空襲時,應視情況立即停止卸載並迅速利用地形隱蔽,待空襲過後繼續卸載或在上級火力掩護下強行卸載。完畢後,應向上級報告,根據命令迅速離開碼頭,隱蔽進入集合地域,清點人員、武器、彈藥、車輛和物資等,並做好戰鬥準備,待命行動。不能在原定地點卸載時,應當按照上級命令行動。空中輸送,聽到或看到降落信號後應做好下機準備。飛機著陸後,應按照裝載相反的順序卸載。下機後,指揮員應清點人數、武器及物資器材,並組織人員迅速離開停機位置,進至指定集合地域。
第三節宿營
宿營,是指部(分)隊離開常駐營房遂行各種任務中的臨時住宿,其目的是使部(分)隊得到休息和整頓,為繼續行軍或戰鬥做好準備。宿營分為舍營和露營。根據情況,也可採取兩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宿營。舍營是在房舍內的宿營,是宿營的主要方式。露營是在房舍外的宿營,通常在無房舍或不便舍營時採用,可根據情況採取架設帳篷、搭棚或挖洞,挖窖等方式進行。宿營隨著行軍、作戰的需要成為部(分)隊不可缺少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