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一一七師集合了400多名官兵到駐地二里地以外的地方去迎接慰問團的代表們。當代表們下車的時候,天空中升起了6顆紅色的和綠色的信號彈,掌聲和口號聲響徹雲霄。一一六師用松樹枝搭起了彩門。慰問團的代表們一下車,就被歡迎的人群抬了起來,一直抬到了師部。
12號下午,祖國人民慰問團到了三十九軍的消息傳到團,成了各個連的同志們議論紛紛的話題。大家都在思考著:怎樣來迎接這些從祖國來的親人們。偵察排副排長楊純賢也和其他同志一樣,在考慮著自己的計劃。他對全排同志說:“家裡人——祖國人民慰問團的同志們來了,我們要打一個漂亮仗迎接他們!”
當晚,天色很黑。他率領戰士們帶上衝鋒鎗、手榴彈,靜悄悄地走下了山崗。晚8點鐘,他們到達了設伏地區——高旺山西北腳下。楊純賢帶八班從西稜線上組織出擊。九班設伏在西北山腳的小道旁。這裡是敵人從高旺山下來的必經之路。
八班接近敵人陣地鐵絲網的時候,楊純賢把手一抬,大家故意把鐵絲網弄響,有的同志還故意咳嗽幾聲——把敵人吸引出來。果然,過了一會兒,敵人約一個加強排從他們左側迂迴過來了,逐漸向九班正面摸去。戰士朱福生又特意咳嗽了一小聲,敵人聽到後都蹲了下來,想看看徵候,這時,九班長馬上站起來端著機槍掃射,其他同志接二連三地開了火,把手榴彈一個接一個地投了過去。美國兵還沒有看清是怎麼回事,就挨一頓狠揍,當即有9個鬼子喪生,這時,山上的敵人聽見下邊的這一陣激烈的槍彈聲,步槍機槍同時開了火。被挨揍的鬼子得了勢,也向九班投手榴彈,然後才逃跑回去了。
不料,敵人反而衝下來了。正好楊純賢帶著八班戰士從右側打過來,他一邊打一邊喊道:“同志們!打個漂亮仗向祖國慰問團獻禮。”一個叫朱福先的戰士腰上已經掛了彩,一聽喊出的這句口號,精神為之一振,站了起來向敵人猛打。最後,全排一股勁把敵人打得恨不得長出翅膀好逃命……這一小小的戰鬥打死打傷敵人23名,繳獲迫擊炮1門和手槍、衝鋒鎗各1支。
在我的印象里,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還是一一六師三四六團在師長張峰、團長李德功等師、團指揮員直接指揮下,把祖國人民慰問團贈送的兩面紅旗插上高旺山這場漂亮的速戰速決、痛殲守敵的戰鬥。
在朝鮮戰場上,美、英侵略軍和李承晚偽軍已經多次遭到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沉重打擊。為了配合板門店停戰談判,我們決定狠狠地教訓一下侵朝美軍的幫凶——盤踞在高旺山上的加拿大軍隊。迫使他們向美軍叫苦和施加壓力,以促進朝鮮停戰談判的進程。
正好,祖國人民慰問團在各師進行慰問活動。我們叫三四六團拿出兩個過得硬的連隊把這一仗打好,向祖國人民慰問團獻上一份厚禮。
高旺山西山位於這裡主陣地馬良山以西3公里,是由4個連綿起伏的小高地構成的人字形地勢,陣地編號除西北側無名高地外,分別為28號、29號、30號,突出伸向前沿227號高地,距我前沿200餘公尺,基本上處於我們三面包圍之中。這個突出的高地是敵人防禦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守敵是加拿大二十五旅皇家步兵團的貝茨公主傘兵營二連及一連一部共4個排兵力,分別配置在4個高地上。無名高地均構築環形塹壕一道,塹壕外有3至7道鐵絲網,還布有地雷;陣地內築有防炮洞的地堡群,反斜面有小坑道和掩蔽部。各高地間有交通壕相連接,與高旺山主峰相通,在接近我前沿處常有潛伏哨。
敵我雙方的地形是敵高我低,中間有一條約800公尺的平坦山川相隔。每天上午和黃昏前,敵人均以飛機和炮火封鎖山川及各主要路口,阻止我們向敵人陣地接近。
攻打高旺山,是三四六團在朝鮮戰場上的最後一仗。大家都十分關注的是由哪些連隊擔任進攻任務。
在團黨委會上,大家一致的意見:把主攻任務交給一連和四連這兩個在解放戰爭中打出來的英雄連隊,一連曾被授予“先鋒連”榮譽稱號,四連也曾被授予“常勝連”榮譽稱號。
從10月10日起,進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周密地進行著:營連分別進行思想動員,要求大家發揚先鋒連和常勝連的光榮傳統,爭取更大的榮譽。
李德功團長、張杰參謀長、劉學仁營長組織連、排幹部和骨幹,5次對高旺山進行潛伏觀察和抵近偵察;召集參戰分隊班以上骨幹在沙盤上詳細地研究進攻戰術;在相似的地形上進行7次戰術演練;炮兵以不規律的炮火對高旺山進行“欺騙射擊”;組織小分隊在附近地區積極佯攻;派出5個排3晝夜隱蔽地在敵前沿60公尺處,構築了可容納500人的屯兵洞;準備了120斤炸藥、15根爆破筒、50枚反坦克手雷、400顆手榴彈……
進攻前的一個漆黑的夜晚,天空陰得像一層黑色的幕布籠罩著大地。李德功團長率領著一營長劉學仁、二營參謀長、作戰股長肖文泉、先鋒連連長李維珍、常勝連副連長許更南出發了。
他們悄悄地越過敵人陣地前沿的3道鐵絲網。這裡離敵人陣地只有50公尺,他們選擇了攻擊目標和進攻路線,確定了屯兵洞的位置。當這一切結束的時候,天空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把他們進了障礙區時設置的記號衝掉了。大家都為找不到返回的道路而焦急,擔心被敵人發現。這裡,敵人在鐵絲網上掛著照明雷,一觸即發。如果到處亂摸,還容易踏響地雷。李德功沉著地對大家說:“做好被敵人發現的戰鬥準備,一定要鎮靜!”
12號下午,祖國人民慰問團到了三十九軍的消息傳到團,成了各個連的同志們議論紛紛的話題。大家都在思考著:怎樣來迎接這些從祖國來的親人們。偵察排副排長楊純賢也和其他同志一樣,在考慮著自己的計劃。他對全排同志說:“家裡人——祖國人民慰問團的同志們來了,我們要打一個漂亮仗迎接他們!”
當晚,天色很黑。他率領戰士們帶上衝鋒鎗、手榴彈,靜悄悄地走下了山崗。晚8點鐘,他們到達了設伏地區——高旺山西北腳下。楊純賢帶八班從西稜線上組織出擊。九班設伏在西北山腳的小道旁。這裡是敵人從高旺山下來的必經之路。
八班接近敵人陣地鐵絲網的時候,楊純賢把手一抬,大家故意把鐵絲網弄響,有的同志還故意咳嗽幾聲——把敵人吸引出來。果然,過了一會兒,敵人約一個加強排從他們左側迂迴過來了,逐漸向九班正面摸去。戰士朱福生又特意咳嗽了一小聲,敵人聽到後都蹲了下來,想看看徵候,這時,九班長馬上站起來端著機槍掃射,其他同志接二連三地開了火,把手榴彈一個接一個地投了過去。美國兵還沒有看清是怎麼回事,就挨一頓狠揍,當即有9個鬼子喪生,這時,山上的敵人聽見下邊的這一陣激烈的槍彈聲,步槍機槍同時開了火。被挨揍的鬼子得了勢,也向九班投手榴彈,然後才逃跑回去了。
不料,敵人反而衝下來了。正好楊純賢帶著八班戰士從右側打過來,他一邊打一邊喊道:“同志們!打個漂亮仗向祖國慰問團獻禮。”一個叫朱福先的戰士腰上已經掛了彩,一聽喊出的這句口號,精神為之一振,站了起來向敵人猛打。最後,全排一股勁把敵人打得恨不得長出翅膀好逃命……這一小小的戰鬥打死打傷敵人23名,繳獲迫擊炮1門和手槍、衝鋒鎗各1支。
在我的印象里,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還是一一六師三四六團在師長張峰、團長李德功等師、團指揮員直接指揮下,把祖國人民慰問團贈送的兩面紅旗插上高旺山這場漂亮的速戰速決、痛殲守敵的戰鬥。
在朝鮮戰場上,美、英侵略軍和李承晚偽軍已經多次遭到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沉重打擊。為了配合板門店停戰談判,我們決定狠狠地教訓一下侵朝美軍的幫凶——盤踞在高旺山上的加拿大軍隊。迫使他們向美軍叫苦和施加壓力,以促進朝鮮停戰談判的進程。
正好,祖國人民慰問團在各師進行慰問活動。我們叫三四六團拿出兩個過得硬的連隊把這一仗打好,向祖國人民慰問團獻上一份厚禮。
高旺山西山位於這裡主陣地馬良山以西3公里,是由4個連綿起伏的小高地構成的人字形地勢,陣地編號除西北側無名高地外,分別為28號、29號、30號,突出伸向前沿227號高地,距我前沿200餘公尺,基本上處於我們三面包圍之中。這個突出的高地是敵人防禦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守敵是加拿大二十五旅皇家步兵團的貝茨公主傘兵營二連及一連一部共4個排兵力,分別配置在4個高地上。無名高地均構築環形塹壕一道,塹壕外有3至7道鐵絲網,還布有地雷;陣地內築有防炮洞的地堡群,反斜面有小坑道和掩蔽部。各高地間有交通壕相連接,與高旺山主峰相通,在接近我前沿處常有潛伏哨。
敵我雙方的地形是敵高我低,中間有一條約800公尺的平坦山川相隔。每天上午和黃昏前,敵人均以飛機和炮火封鎖山川及各主要路口,阻止我們向敵人陣地接近。
攻打高旺山,是三四六團在朝鮮戰場上的最後一仗。大家都十分關注的是由哪些連隊擔任進攻任務。
在團黨委會上,大家一致的意見:把主攻任務交給一連和四連這兩個在解放戰爭中打出來的英雄連隊,一連曾被授予“先鋒連”榮譽稱號,四連也曾被授予“常勝連”榮譽稱號。
從10月10日起,進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周密地進行著:營連分別進行思想動員,要求大家發揚先鋒連和常勝連的光榮傳統,爭取更大的榮譽。
李德功團長、張杰參謀長、劉學仁營長組織連、排幹部和骨幹,5次對高旺山進行潛伏觀察和抵近偵察;召集參戰分隊班以上骨幹在沙盤上詳細地研究進攻戰術;在相似的地形上進行7次戰術演練;炮兵以不規律的炮火對高旺山進行“欺騙射擊”;組織小分隊在附近地區積極佯攻;派出5個排3晝夜隱蔽地在敵前沿60公尺處,構築了可容納500人的屯兵洞;準備了120斤炸藥、15根爆破筒、50枚反坦克手雷、400顆手榴彈……
進攻前的一個漆黑的夜晚,天空陰得像一層黑色的幕布籠罩著大地。李德功團長率領著一營長劉學仁、二營參謀長、作戰股長肖文泉、先鋒連連長李維珍、常勝連副連長許更南出發了。
他們悄悄地越過敵人陣地前沿的3道鐵絲網。這裡離敵人陣地只有50公尺,他們選擇了攻擊目標和進攻路線,確定了屯兵洞的位置。當這一切結束的時候,天空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把他們進了障礙區時設置的記號衝掉了。大家都為找不到返回的道路而焦急,擔心被敵人發現。這裡,敵人在鐵絲網上掛著照明雷,一觸即發。如果到處亂摸,還容易踏響地雷。李德功沉著地對大家說:“做好被敵人發現的戰鬥準備,一定要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