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正好趕上新華社記者華山同志聽說“光榮槍”的故事,來到這個連隊採訪。
華山由通訊員帶路來到野炮一連。他們通過一座胡弄美國飛機的假陣地,通訊員指著斜對過的山崗說:“還在那邊呢!”他們翻山過去,從枯樹叢走上土坡,眼前出現了一座新的松枝彩門,哨兵在旁邊站著,身後吊著一個金閃閃的新炮彈殼。這是炮兵特有的一種漂亮的防空警鐘。交通壕也顯出炮兵特有的磅礴氣派:寬大、齊整,高出一頭,有拐彎、有斜巷。
華山走進指揮所。連長、指導員熱情地接待了他。營指揮所來了電話,王立功拿起聽筒,另一隻手記下了射擊目標,拿起另一個聽筒向炮陣地發出了命令:“各就炮位!向左:125,標尺分劃:347……都準備好沒有?每炮3發,聽口令齊放!”
指導員過來對華山說:“馬上就要打炮了,華山同志,我帶你看看去?”
“好呀!走!”
華山跟著指導員跑出連指揮所,順著交通壕往上跑著,進入了炮陣地。大地忽然一陣抖動,附近的炮陣地開火了,緊接著,這裡的炮陣地也怒吼起來了,只震得陣地里煙塵滾滾。跟著就是第二發、第三發……一陣雷聲過去,一切又平靜下來,依然是晴朗的藍天。華山湊著炮鏡看了看,問炮手們:“你們也看不到敵人,也看不到目標,怎麼知道打中沒有呢?”
炮手們講了講間接射擊的原理和威力後,指導員帶著華山回到指揮所,拿起從牆上掛著的卡賓槍,從頭到尾介紹著“光榮槍”的來歷。
華山聽著,聽著,用自來水筆詳詳細細地記下來,興奮得點著頭說:“這件事太妙了!我要向祖國人民報告,這是炮兵連的‘光榮槍’啊!”
指導員從一個炮彈箱製作的文件箱取出了咖啡糖對王立功說:“老王,咱們托華山同志捎到北京不行嗎?”
“那太好了。”王立功說著又問華山,“行嗎?”
“毛主席看到這塊糖,一定會高興的。”華山是這樣回答的。
“我也這樣想,毛主席一定不會笑話的。這是我們志願軍戰士的一點心意嘛!我來寫信。”
指導員說著。把桌子擦了又擦,打開炮兵指揮員用的地圖皮囊,拿出祖國人民慰問團慰勞的信紙,便伏在桌子上寫起來,一連撕了好幾張紙,他皺起眉頭:“今天這字怎麼搞的,老寫不好。”
“怎麼想的就怎麼寫,把咱們的心裡話寫出來就行啊!”王立功在電話機旁說:“字可別寫得太小,莫叫毛主席他老人家費眼神。”
指導員又換了一張信紙,把鋼筆尖上的墨水擦了擦,一邊寫著一邊念著:“敬愛的毛主席:
(“光榮槍”的來龍去脈略)……我們繳獲了美國人的糖,感到說不出的光榮,立刻想起毛主席您老人家來。我們有了您的英明領導,有了黨的長期培養,有了祖國的支援,才能從一個普通農民成長為一個掌握現代化炮兵技術的國際主義戰士,走上了朝鮮戰場,為人類和平立功,創造勝利。這個光榮完全是屬於毛主席您老人家的。可是,這塊糖送給您又太少了,不好郵寄,還怕您笑話,不送吧,又覺得這光榮不該我們享受。所以一直留到今天,正好新華社華山同志來了。我們糖雖然少,那是我們大家一點心意。您老人家一定不會嫌少的。請您收下吧!我們決心在今年更加努力提高技術,爭取更大的光榮,來回答您和黨的培養,回答祖國人民的希望!”
第15章 代表團的殊榮
李雪三政委率領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回國是兩次志願軍歸國代表團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影響最深的一次,受到毛主席單獨召見——這是三十九軍歷史上的殊榮1952年1月16日,我們軍油印報紙《立功》在朝鮮前線登出一條惹人注目的新聞: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已組成
李雪三政委任代表團團長
本報訊: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現已組成,共有170人,我軍政治委員李雪三榮任代表團總團長。此次歸國代表團由各軍代表各組成一個小組,各兵團組成一個分團,分赴全國六大行政區,向祖國人民報告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戰鬥事跡,感謝祖國人民對志願軍偉大熱情的支援,並慰問在全國各地休養的志願軍傷病員,時間為三個月。同時,朝鮮人民和朝鮮人民軍亦派80名英雄模範代表組成由洪淳哲率領的朝鮮人民訪華團一同前往我國進行訪問。
我軍參加這次歸國代表團的代表有六人,已於本月9日啟程回國,他們是:一一五師三四三團八連二班副班長、特等功臣梁慶有,一一六師三四八團二營模範醫務工作者五大功臣沈日光,一一七師三五一團三營副營長孫崇新,軍後勤部駕駛員一等功臣卞溶暉,一一六師宣傳科幹事李森(女),一一六師三四八團政委周問樵。另有隨團秘書夏光。
消息立刻飛遍了我們軍縱橫幾十公里的陣地上,上上下下都在興奮地議論著:這是我們軍政治委員李雪三的殊榮,也是我們三十九軍的殊榮!
記得,最早回國報告志願軍英雄事跡的是軍政治部宣傳部宣傳科長嵇炳前。他帶領一個報告小組走遍了祖國的大西北和大西南。
華山由通訊員帶路來到野炮一連。他們通過一座胡弄美國飛機的假陣地,通訊員指著斜對過的山崗說:“還在那邊呢!”他們翻山過去,從枯樹叢走上土坡,眼前出現了一座新的松枝彩門,哨兵在旁邊站著,身後吊著一個金閃閃的新炮彈殼。這是炮兵特有的一種漂亮的防空警鐘。交通壕也顯出炮兵特有的磅礴氣派:寬大、齊整,高出一頭,有拐彎、有斜巷。
華山走進指揮所。連長、指導員熱情地接待了他。營指揮所來了電話,王立功拿起聽筒,另一隻手記下了射擊目標,拿起另一個聽筒向炮陣地發出了命令:“各就炮位!向左:125,標尺分劃:347……都準備好沒有?每炮3發,聽口令齊放!”
指導員過來對華山說:“馬上就要打炮了,華山同志,我帶你看看去?”
“好呀!走!”
華山跟著指導員跑出連指揮所,順著交通壕往上跑著,進入了炮陣地。大地忽然一陣抖動,附近的炮陣地開火了,緊接著,這裡的炮陣地也怒吼起來了,只震得陣地里煙塵滾滾。跟著就是第二發、第三發……一陣雷聲過去,一切又平靜下來,依然是晴朗的藍天。華山湊著炮鏡看了看,問炮手們:“你們也看不到敵人,也看不到目標,怎麼知道打中沒有呢?”
炮手們講了講間接射擊的原理和威力後,指導員帶著華山回到指揮所,拿起從牆上掛著的卡賓槍,從頭到尾介紹著“光榮槍”的來歷。
華山聽著,聽著,用自來水筆詳詳細細地記下來,興奮得點著頭說:“這件事太妙了!我要向祖國人民報告,這是炮兵連的‘光榮槍’啊!”
指導員從一個炮彈箱製作的文件箱取出了咖啡糖對王立功說:“老王,咱們托華山同志捎到北京不行嗎?”
“那太好了。”王立功說著又問華山,“行嗎?”
“毛主席看到這塊糖,一定會高興的。”華山是這樣回答的。
“我也這樣想,毛主席一定不會笑話的。這是我們志願軍戰士的一點心意嘛!我來寫信。”
指導員說著。把桌子擦了又擦,打開炮兵指揮員用的地圖皮囊,拿出祖國人民慰問團慰勞的信紙,便伏在桌子上寫起來,一連撕了好幾張紙,他皺起眉頭:“今天這字怎麼搞的,老寫不好。”
“怎麼想的就怎麼寫,把咱們的心裡話寫出來就行啊!”王立功在電話機旁說:“字可別寫得太小,莫叫毛主席他老人家費眼神。”
指導員又換了一張信紙,把鋼筆尖上的墨水擦了擦,一邊寫著一邊念著:“敬愛的毛主席:
(“光榮槍”的來龍去脈略)……我們繳獲了美國人的糖,感到說不出的光榮,立刻想起毛主席您老人家來。我們有了您的英明領導,有了黨的長期培養,有了祖國的支援,才能從一個普通農民成長為一個掌握現代化炮兵技術的國際主義戰士,走上了朝鮮戰場,為人類和平立功,創造勝利。這個光榮完全是屬於毛主席您老人家的。可是,這塊糖送給您又太少了,不好郵寄,還怕您笑話,不送吧,又覺得這光榮不該我們享受。所以一直留到今天,正好新華社華山同志來了。我們糖雖然少,那是我們大家一點心意。您老人家一定不會嫌少的。請您收下吧!我們決心在今年更加努力提高技術,爭取更大的光榮,來回答您和黨的培養,回答祖國人民的希望!”
第15章 代表團的殊榮
李雪三政委率領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回國是兩次志願軍歸國代表團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影響最深的一次,受到毛主席單獨召見——這是三十九軍歷史上的殊榮1952年1月16日,我們軍油印報紙《立功》在朝鮮前線登出一條惹人注目的新聞: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已組成
李雪三政委任代表團團長
本報訊: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現已組成,共有170人,我軍政治委員李雪三榮任代表團總團長。此次歸國代表團由各軍代表各組成一個小組,各兵團組成一個分團,分赴全國六大行政區,向祖國人民報告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戰鬥事跡,感謝祖國人民對志願軍偉大熱情的支援,並慰問在全國各地休養的志願軍傷病員,時間為三個月。同時,朝鮮人民和朝鮮人民軍亦派80名英雄模範代表組成由洪淳哲率領的朝鮮人民訪華團一同前往我國進行訪問。
我軍參加這次歸國代表團的代表有六人,已於本月9日啟程回國,他們是:一一五師三四三團八連二班副班長、特等功臣梁慶有,一一六師三四八團二營模範醫務工作者五大功臣沈日光,一一七師三五一團三營副營長孫崇新,軍後勤部駕駛員一等功臣卞溶暉,一一六師宣傳科幹事李森(女),一一六師三四八團政委周問樵。另有隨團秘書夏光。
消息立刻飛遍了我們軍縱橫幾十公里的陣地上,上上下下都在興奮地議論著:這是我們軍政治委員李雪三的殊榮,也是我們三十九軍的殊榮!
記得,最早回國報告志願軍英雄事跡的是軍政治部宣傳部宣傳科長嵇炳前。他帶領一個報告小組走遍了祖國的大西北和大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