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加沙曾經擁有自由開放的機場與海港,雖然現在不復存在,但是我相信只要巴勒斯坦反抗組織繼續抗爭,不久之後就能再度實現出海、搭飛機的夢想。”住在距離機場只有幾分鐘路程的阿布·薩迪表示。

  “我還記得以前我們都會到機場送機,向即將出國的親友揮手道別;現在我只希望加沙能設立禁飛區,禁止以色列的戰機在加沙領空盤旋。”

  海港以及機場現在是協議停戰過程當中難以跨越的障礙;以色列為了避免巴勒斯坦人太過獨立自由,因此拒絕開放這兩項公共建設。

  以軍瘋狂空襲,機場航站樓和跑道現在都變成一堆碎石沙礫。以色列實施更嚴厲的封鎖政策之後,加沙居民紛紛利用這些沙石來重建家園。停戰期間,加沙人民都各自搜集以色列飛彈以及坦克炸彈炸出的石塊,用來修補破損的房屋。

  薩勒回想過去,準備出國的巴勒斯坦人在登機之前,都會到以色列控管的關口排隊,拿出護照讓海關蓋章。

  “至少那個時候還有一點出國的希望。我們當時擁有的不只是這個受到局限的國家,能夠飛向天際的這個念頭讓我覺得自己不受拘束。”他說。

  根據奧斯陸協議,加沙居民能夠建造海港。20世紀90年代後期,加沙就跟合作的歐洲工程商簽訂了7300萬美元的合約。

  薩勒表示現在他很想要,也必須回到約旦接受治療,他也開始計算從加沙到安曼需要耗費多少里程數。其他民眾跟薩勒一樣都有這種想飛的渴望,許多加沙年輕人都希望能有機會暫時喘口氣,逃離以色列的壓制。

  來自加沙商會的經濟學家馬赫爾·塔巴阿博士表示,海港跟船塢能夠讓巴勒斯坦人引進貨物,更能同時對外輸出加沙的商品。這樣一來,加沙的經濟狀況就能大大改善,也能創造3萬多個工作機會。

  “現在我們有機會能夠打造一個漂浮海港,只需要一年的時間就好。”塔巴阿博士表示。他還說重建海港對振興加沙的經濟狀況來說,絕對是當務之急。

  塔巴阿表示,自從2002年以來,加沙就一直透過以色列將外來商品運入國內,而這種間接運輸的經濟模式,每年也需要耗費10億美元;到目前為止,加沙進口貨物的門坎已經比早期高了5倍。

  以色列占領加沙,許多加沙的關口也被埃及與以色列所控管,所以許多加沙年輕一代的居民都從來沒有出過國。不過加沙青年並沒有放棄做夢,大家仍然跟其他人一樣希望能有自由移動的權利。

  塔巴阿博士表示,從歐洲監控的結果來看,就能體現以色列對於國安問題的顧慮。“一旦加沙居民能夠自食其力、自由進出口貨物的話,大家一定會欣喜若狂。”

  他表示如果加沙能夠自主進口貨物的話,居民就能負擔得起大部分的商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能有穩定的稅收。

  這個時候,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政黨派繫於開羅的那場會議現身的埃及協調官員也表示,關於海港以及機場的要求,各國代表將在一個月後舉辦的第二場會議中討論決議。

  “一旦有了屬於加沙的機場跟海港之後,我們就不需要再仰賴補給品了。巴勒斯坦人能夠自立自強,靠著我們的空氣跟水打造出一片安居樂業的天堂。”

  以色列轟炸公寓,家庭流離失所

  在以色列長達七周的軍事侵害中,加沙走廊有2276戶民宅完全被夷為平地、13395戶家庭遭受部分損傷,更有一萬多間住宅也受到影響。

  好幾年來,許多加沙的精英分子都住在加沙市的札菲大樓。20世紀90年代,第一批住在高樓大廈當中的加沙居民,都紛紛搬入了札菲大樓。

  星期六傍晚夜幕降臨之後,以色列戰機就開始朝加沙市東部的12層住宅大樓發動空襲。這場攻擊不僅將該大樓夷為平地,也讓44戶公寓倒塌崩毀。

  巴勒斯坦內政部於周六發表一項聲明,聲明表示這場攻擊住宅大樓象徵著“衝突逐漸升溫;以色列不斷對加沙居民進行集體懲罰,目的就是要讓老百姓無家可歸”。

  不過以色列卻加以辯駁,表示這場攻擊完全是針對反抗組織為軍事行動所設立的一間房間。該大廈的住戶後來出面推翻這個說法,他們表示樓里根本就沒有任何隸屬反抗組織的空間和物品。

  巴勒斯坦內政部指出以色列的證詞根本無憑無據,完全不可信。

  “如果他們大樓裡面有反抗組織的成員,怎麼可能會在發動攻擊之前警告我們撤離?根本說不通。”一位受到重傷、身處敘法醫院的目擊證人表示。

  今年42歲的阿布·薩拉表示一開始先是有無人機發射的炸彈落到屋頂上,幾分鐘之後他就看到住戶紛紛衝下樓梯。他就抓著自己的太太跟五名子女衝到大街上。

  “我們衝出屋外的時候,身上還穿著居家服,連現金跟身份證件也沒帶在身上。”

  現在這棟札菲第四大樓已經成為一處廢墟了。

  住在札菲大樓里的幾乎都是加沙的精英分子,阿布·薩勒自己也是前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公務人員。有些住戶是前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資深雇員的子女,從歷史淵源來看,這些人根本不會跟哈馬斯扯上關係,因為巴勒斯坦政府的員工通常都是支持法塔赫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