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頁
弗拉基米爾聽得有些心驚膽戰,如果未來的推算真的按照亞納耶夫所說的發展下去的話,歐洲無法達成統一,還有可能重新爆發一場歐洲的戰爭。
但他也明白,只有徹底的利益洗牌,蘇維埃才有機可乘,赤化歐洲。
“我要叮囑的幾點已經說完了。”
亞納耶夫看著弗拉基米爾,緩緩說道,“三個月之後,這間辦公室就是你的了,弗拉基米爾同志。希望你能在勝任這個位置。我拯救了這個國家,帶他走出最黑暗的一刻,希望你能夠重塑七十年代的輝煌,完成復興。”
沙發上的身影站了起來,向門口一步一步走去,他朝著弗拉基米爾擺了擺手,道,“不要讓我失望了,弗拉基米爾同志。”
看著這位曾經拯救了整個牢不可破聯盟的男人,以這樣一種低調平靜的方式退出莫斯科,感慨萬千。
蘇維埃的拯救者。
最偉大的總書記。
他走之後,恐怕克里姆林宮辦公室二樓那盞燈,再也不會在深夜亮起了。褪去了所有權勢顯赫的外衣,他終究只是一個孤獨的老人。
身後早已空無一人。
“我不會讓總書記失望的。”
最後他又補充了一句,“同樣也不會讓國家和人民失望。”
走到門口的亞納耶夫停頓了一下腳步,側過頭望向這間辦公室,還是和剛來時一樣,沒有半點的改變,只是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已經不再是自己。心中未免有些失落。
1991年,他一個人踏出克里姆林宮的辦公室。
1998年,一個人悄然無聲的離開了總書記的位置。
褪去了一身顯赫的榮耀,他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已經足夠多了,燈塔的路標已經建起,這個國家的未來,不會在黑暗。走過衛國戰爭的先輩們,這太平盛世,如你所願。
最後他收斂了神情,轉過頭,笑著對身後的人說道,“從明天開始,你就是弗拉基米爾總書記了。”
第一千零四章 告別的倒計時
在金融戰爭結束之後,亞納耶夫便在克里姆林宮消失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情局甚至沒有接到任何關係這位前蘇維埃總書記的消息,取而代之的卻是頻繁在屏幕面前亮相的弗拉基米爾同志。
所有人都意識到弗拉基米爾成為蘇維埃總書記已經是不可逆轉的結局,儘管政治局沒有任何宣布,但是國防部和軍隊,政治局內部都已經潛移默化的將弗拉基米爾同志看作是新一代的領導人集團,加上亞納耶夫悄然無聲的隱退,所有人也就把弗拉基米爾看作是蘇維埃的最新總書記。
直到弗拉基米爾上任之後,他們才知道亞納耶夫到底做了什麼偉大的貢獻。經過在任八年的治理之後,蘇聯的隊內局勢已經呈現良性發展的勢頭,原本糟糕的僵化經濟局面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其次就是軍隊掀起的第二次奧佳爾科夫信息化革命,海陸空和火箭軍進行了完全的顛覆式改造,終於形成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力量隊伍,加上格洛納斯系統和藤蔓系統的相繼完善,蘇聯的航空航天事業也迎來了告訴發展的區域。
強勢崛起的遠東在亞納耶夫的一心打造之下開始了發光發熱,新一輪的油田開發為這片寒冷的凍土注入了新的生機,亞納耶夫要在這裡打造第二個經濟重心的計劃也隨之展開。
與西歐焦頭爛額和社會動盪相比,現在的蘇聯簡直就是天堂。
一個拄著拐杖的身影出現在新聖女公墓之中,與一年前相比,面前的身影顯然要蒼老了許多,黑髮褪盡,只剩下一頭銀灰的亞納耶夫吃力的站在一塊墓碑面前,神情沉默。
照片上掛滿勳章的人,他再熟悉不過。
奧佳爾科夫元帥,1917年10月30日——1998年12月9日。
八個月之前死於腦溢血,在病床上閉上了眼睛,據說到最後奧佳爾科夫元帥到最後走時,依舊面帶微笑,神情平靜。比原本歷史上多活了四年,奧佳爾科夫元帥一直撐到信息化改革進入中期之後,完成了自己最後的願望。
亞納耶夫拿過一瓶伏特加,擰開蓋子,灑向了他的墳頭。
“你先走了一步,我也差不多了。這共和國盛世,如所有人之願。一個強盛而榮耀的紅色帝國,雖然赤色未曾遍布寰宇,但是不久之後的將來,他們會重新在紅色的陰影之下恐懼。”
亞納耶夫咳嗽了一聲,心肺衰竭如同夢魘一般纏繞著他的身體,從手術之後身體情況開始江河日下,唯一支撐著他沒倒下去的,是堅定的信念。
這個國家還沒有消除最後的風險,他還不能倒下。
“我能看到的所有障礙都已經剷除乾淨了,起碼在弗拉基米爾執政前4年的時間內,他不會在內部碰到任何的障礙,至於國際環境就只能見招拆招了。我已經為東歐打開了一道缺口,德國短期之內無法將歐洲就擰成一條繩。游離在歐盟勢力之外的法國已經開始於我們合作,現在的西歐是一盤散沙。如果這樣良好的外部環境弗拉基米爾依舊沒能抓住機會的話,那麼我也不能再強求什麼了。”
“咳咳。”
激烈的咳嗽讓他捂住了嘴,身邊的領導人保衛局隨從想過來攙扶總書記,卻被他一把拒絕,手從嘴邊拿開時,上面還沾染血絲。用意念支撐著到現在,完成了所有的心愿之後,風燭殘年的身體終於行將就木的開始崩塌。
但他也明白,只有徹底的利益洗牌,蘇維埃才有機可乘,赤化歐洲。
“我要叮囑的幾點已經說完了。”
亞納耶夫看著弗拉基米爾,緩緩說道,“三個月之後,這間辦公室就是你的了,弗拉基米爾同志。希望你能在勝任這個位置。我拯救了這個國家,帶他走出最黑暗的一刻,希望你能夠重塑七十年代的輝煌,完成復興。”
沙發上的身影站了起來,向門口一步一步走去,他朝著弗拉基米爾擺了擺手,道,“不要讓我失望了,弗拉基米爾同志。”
看著這位曾經拯救了整個牢不可破聯盟的男人,以這樣一種低調平靜的方式退出莫斯科,感慨萬千。
蘇維埃的拯救者。
最偉大的總書記。
他走之後,恐怕克里姆林宮辦公室二樓那盞燈,再也不會在深夜亮起了。褪去了所有權勢顯赫的外衣,他終究只是一個孤獨的老人。
身後早已空無一人。
“我不會讓總書記失望的。”
最後他又補充了一句,“同樣也不會讓國家和人民失望。”
走到門口的亞納耶夫停頓了一下腳步,側過頭望向這間辦公室,還是和剛來時一樣,沒有半點的改變,只是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已經不再是自己。心中未免有些失落。
1991年,他一個人踏出克里姆林宮的辦公室。
1998年,一個人悄然無聲的離開了總書記的位置。
褪去了一身顯赫的榮耀,他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已經足夠多了,燈塔的路標已經建起,這個國家的未來,不會在黑暗。走過衛國戰爭的先輩們,這太平盛世,如你所願。
最後他收斂了神情,轉過頭,笑著對身後的人說道,“從明天開始,你就是弗拉基米爾總書記了。”
第一千零四章 告別的倒計時
在金融戰爭結束之後,亞納耶夫便在克里姆林宮消失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情局甚至沒有接到任何關係這位前蘇維埃總書記的消息,取而代之的卻是頻繁在屏幕面前亮相的弗拉基米爾同志。
所有人都意識到弗拉基米爾成為蘇維埃總書記已經是不可逆轉的結局,儘管政治局沒有任何宣布,但是國防部和軍隊,政治局內部都已經潛移默化的將弗拉基米爾同志看作是新一代的領導人集團,加上亞納耶夫悄然無聲的隱退,所有人也就把弗拉基米爾看作是蘇維埃的最新總書記。
直到弗拉基米爾上任之後,他們才知道亞納耶夫到底做了什麼偉大的貢獻。經過在任八年的治理之後,蘇聯的隊內局勢已經呈現良性發展的勢頭,原本糟糕的僵化經濟局面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其次就是軍隊掀起的第二次奧佳爾科夫信息化革命,海陸空和火箭軍進行了完全的顛覆式改造,終於形成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力量隊伍,加上格洛納斯系統和藤蔓系統的相繼完善,蘇聯的航空航天事業也迎來了告訴發展的區域。
強勢崛起的遠東在亞納耶夫的一心打造之下開始了發光發熱,新一輪的油田開發為這片寒冷的凍土注入了新的生機,亞納耶夫要在這裡打造第二個經濟重心的計劃也隨之展開。
與西歐焦頭爛額和社會動盪相比,現在的蘇聯簡直就是天堂。
一個拄著拐杖的身影出現在新聖女公墓之中,與一年前相比,面前的身影顯然要蒼老了許多,黑髮褪盡,只剩下一頭銀灰的亞納耶夫吃力的站在一塊墓碑面前,神情沉默。
照片上掛滿勳章的人,他再熟悉不過。
奧佳爾科夫元帥,1917年10月30日——1998年12月9日。
八個月之前死於腦溢血,在病床上閉上了眼睛,據說到最後奧佳爾科夫元帥到最後走時,依舊面帶微笑,神情平靜。比原本歷史上多活了四年,奧佳爾科夫元帥一直撐到信息化改革進入中期之後,完成了自己最後的願望。
亞納耶夫拿過一瓶伏特加,擰開蓋子,灑向了他的墳頭。
“你先走了一步,我也差不多了。這共和國盛世,如所有人之願。一個強盛而榮耀的紅色帝國,雖然赤色未曾遍布寰宇,但是不久之後的將來,他們會重新在紅色的陰影之下恐懼。”
亞納耶夫咳嗽了一聲,心肺衰竭如同夢魘一般纏繞著他的身體,從手術之後身體情況開始江河日下,唯一支撐著他沒倒下去的,是堅定的信念。
這個國家還沒有消除最後的風險,他還不能倒下。
“我能看到的所有障礙都已經剷除乾淨了,起碼在弗拉基米爾執政前4年的時間內,他不會在內部碰到任何的障礙,至於國際環境就只能見招拆招了。我已經為東歐打開了一道缺口,德國短期之內無法將歐洲就擰成一條繩。游離在歐盟勢力之外的法國已經開始於我們合作,現在的西歐是一盤散沙。如果這樣良好的外部環境弗拉基米爾依舊沒能抓住機會的話,那麼我也不能再強求什麼了。”
“咳咳。”
激烈的咳嗽讓他捂住了嘴,身邊的領導人保衛局隨從想過來攙扶總書記,卻被他一把拒絕,手從嘴邊拿開時,上面還沾染血絲。用意念支撐著到現在,完成了所有的心愿之後,風燭殘年的身體終於行將就木的開始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