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貶王黼、李邦彥、梁師成、蔡攸等等為平民百姓,永居汴京,沒有詔命不得外出。

  而對趙楷的處理,也只是禁止了其活動範圍而已,幽居渾王府,不得詔命不允許出府。

  而李師師,對於這個宋徽宗的情婦,趙桓選擇了將他跟後宮諸多嬪妃一樣,跟宋徽宗一起陪葬。這次陪葬的人選,除了鄭皇后外,其餘人妃嬪一律陪葬!

  第六二八章 陳橋驛

  隨著趙桓的登基,汴京局勢變的穩定起來。

  李初跟施天逸這邊指定的計劃如今也達成了一半了。

  所欠缺的也就只剩下最後一步了。

  比之最後那一步,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北方,金人已經打到了相州、打到了開德府,這已經是深入大宋的腹地了。原先李初是在吐蕃,是不知曉北方這邊的情況,是施天逸有意的隱瞞,這才讓北方局勢變的如此糜爛。

  如今,李初來了,他是絕對不會再放任北方局勢這樣糜爛下去。

  越是糜爛一天,百姓遭殃的越深。

  他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有一顆普通人的心,見不得大量同胞因為他的一己之私變得受苦受難。

  或許這是人性吧。

  所以,在趙桓登基的當天下午,李初就向趙桓請辭,提議要率領麒麟軍北上平定金人。

  麒麟軍這一出趙桓是倍感感動。

  他想當皇帝,他是想當一個安慰的皇帝,而不是一個隨時被人威脅的皇帝,如今金人侵占北方,都快打到汴京來了,趙桓的心中自然是很不舒服,在之前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日夜期盼著麒麟軍能夠早日抵達,早日過來,那麼北方危機就能早一日平定。

  眾朝中大臣們對麒麟軍今日下午就要出征也是非常的感動。

  原因也是一樣,金人打到相州的消息傳來後,京中不少人都已經害怕的悄悄的收拾行李準備開溜,他們這些大臣礙於身份不得不強行留在這邊,即便是如此,不少人都暗中準備好了一些東西,隨時準備逃命。

  而麒麟軍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也是他們最後的依仗。

  只要麒麟軍能夠將金人趕出去,那麼汴京沒了威脅,他們這些大臣才能當官當的順。

  可是從情理上來說,今日乃是陛下登基大典的重要日子,就算要出征也是明後日了,沒想到麒麟軍會這麼主動的提出今日下午就出征,於是趙桓帶著文武百官一同從宣德門出,出了朱雀門,最後來到了南熏門,出了南熏門一路走到麒麟軍的軍營,帶著群臣親自來相送。

  這一送,就是直接送到陳橋驛。

  陳橋驛,當初的太祖皇帝就是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了大宋國。

  對於這個,趙桓卻是絲毫不擔心。

  如果麒麟軍有反心的話早就反了,在大理,在吐蕃那次沒有大好的機會?可是麒麟軍是怎麼做的,平定大理,滅亡吐蕃,把大宋江山開疆拓土。而且這次汴京宮門之亂也是一次大好的機會,若是麒麟軍有異心的話,直接就不那麼早那麼快趕到這邊,等待趙楷帶著禁軍把皇城攻破了,把他趙桓給殺了後再帶著大軍過來,然後以誅殺叛亂為由直接把所有人都殺了,那個時候誰人能當麒麟軍之威?

  可是呢,麒麟軍並沒有這樣做。

  忠心啊。

  這麒麟軍對大宋朝的忠心,當真是沒的說啊。

  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大將在,何愁天下不定?趙桓也是對麒麟軍,對李初放心的很呢,還有什麼能比這李初更讓人放心的?擁有大軍又如何?擁有大權又如何?

  別人都可能會反,唯獨麒麟軍是絕對不會反。

  天下人都可能會變,唯獨麒麟軍李初不會變!

  有李初在,有麒麟軍在,當真乃為大宋之福啊。

  最後一杯酒相送,麒麟軍從陳橋驛出發開往北地,趙桓在陳橋驛遠遠的看著麒麟軍的離去。

  相州。

  童貫、岳飛利用安陽的水系河流組建成了一條防線,在這邊攔住了金人前行的腳步,前幾天還擊退了一次完顏宗望的進攻,而金人隨著大軍深入大宋腹地,補給有些困難。不少的金人大臣提議要就地打草谷,以掠奪大宋百姓來補充金人糧草供應問題。

  這個提議被完顏阿骨打給否決了。

  完顏阿骨打也是在考慮,十分的猶豫。

  那位給他信件的施天逸實在是太恐怖可怕了,遼人、宋人,甚至於金人都可以說是被玩弄於他的股掌之下,要不是這位施天逸,他如今能消滅遼國,甚至還快打到大宋的京都附近?

  他忌禪啊。

  可是,可是如今大軍深入大宋腹地,這沒有補給的話,眼看著就要攻到宋人的帝都了,卻突然被反撲的阻擊拖在了這大名府,這相州。完顏阿骨打也煩啊。

  無疑,就地補給從大宋百姓手裡搶奪糧食是最佳最好的打算了。

  可是施天逸那邊……

  完顏阿骨打上下兩難,這個選擇太艱難了。

  如今,缺乏糧草,軍中已經開始怨聲載道了。

  這一天,繼續這樣的過去了。

  相州被阻擋在安陽防線,而開德府那邊,大軍也被攔截在黃河這邊。

  金人少船,尤其是戰船,這些宋兵南撤之時把沿河一帶的戰船全部收攏走了,使得金人在水上完全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好不容易從一些百姓手裡搶來了幾艘漁船,結果面對宋兵的戰船襲擊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只能白白丟了性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