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那些經歷過戰爭,經歷過集中營的人來說。《辛德勒的名單》和《美麗人生》兩部電影中,所反映出的史實,與他們所經歷的相同,卻又有所不同。

  因為有真實經歷,所以給外有代入感。但由於《辛德勒的名單》和《美麗人生》這兩部電影中的人性光輝,當這些人隨著故事,再回憶當年往事的時候,並不感到黑暗痛楚,反而感到些許撫慰。

  這些經歷過歷史真實的人,在觀看《辛德勒的名單》和《美麗人生》兩部電影之後。不由得將自己曾經認識的人物,將影片中的進行對比,試圖找出原型。而當年被辛德勒救助過的猶太人,更是開始將電影中的人對號入座。

  畢竟,即便電影中沒有自己,也有自己認識的人。能從電影中,看到有人飾演自己的經歷,很是難得新奇。甚至有人開始回想自己曾經認識的人,並寄來信件,詢問餘生。基多的人物原型,是否是其所熟識的那個。

  當然,這種對比的作用,並不止於此。當《辛德勒的名單》和《美麗人生》。席捲世界的時候,辛德勒的善行終於廣為人知。特別是猶太人。

  如果按照真實歷史的發展,辛德勒此人的所作所為,雖然並不會就此埋沒。但是,要達到舉世皆知的地步,還要等半個世紀之後。史匹柏拍出《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來才行。

  可是,那個時候歷史的當事人大多已經過世。縱然有人對辛德勒心存感激,也只能口頭上說說,或者在旅行經過辛德勒墓地時,致以敬意。純屬於隔靴搔癢。

  而餘生的到來,生生將《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的出現,提前了半個世紀。這一來,不僅受到辛德勒恩惠的人,對辛德勒感激異常,許多經歷過集中營的猶太人,對辛德勒的善念感激不盡。就連一些並非猶太人的,也對辛德勒所為感喟非常。

  而辛德勒的住址也被人扒了出來。自從《辛德勒的名單》在全球熱映之後,辛德勒家中幾乎每天都會有人拜訪,並送來禮物。而且,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信件,從世界各地寄來。

  除了感謝信和出席各種活動、接受各種採訪的邀請信之外,還會有受到辛德勒救助,或者純粹是看辛德勒花錢花多了,有些心生惻隱的人,寄來金額不等的支票,或者各色禮品。在一九四七年元旦時,辛德勒受到的信件和包裹,堆滿了他和夫人所在的小院子。

  而辛德勒當年,為了救助猶太人花出去的百萬美元,在《辛德勒的名單》上映後一個星期,便通過電影票房和接受他人贈與的支票和禮物,給賺了回來。而這件事情,也被新聞媒體廣泛的報導。善行有善報,正能量的一塌糊塗。

  與此同時,這些猶太人也對深惡痛絕的納粹軍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辛德勒的角度,可以看到從猶太人的角度看不到的東西,例如阿蒙的脆弱,和在泯滅人性的屠殺與漠視之中,閃爍出的人性火花。

  這讓受害的猶太人很是矛盾。從故事的角度看,這種敘述沒有錯。而且,救助了數以千計猶太人的辛德勒,也有足夠的人品保證其看到的大體為真。阿蒙的泯滅人性,只在於其受到的教育。

  如果換一個角度,他是絕對的精英。

  但是,從情緒的角度說,德國納粹軍官殺害猶太人無數,猶太人自然不會認可任何人講德國納粹軍官的好話。不過,因為《辛德勒的名單》所敘述的大體屬實,所以,卻也沒有猶太人對這種理智客觀的敘述提出過異議。

  如果說,電影是夢幻,而潛意識的夢幻其實是在尋找與表達自己的話,那麼,《辛德勒的名單》與《美麗人生》兩部電影,實際上最大的作用,就是讓經歷過戰爭傷痛的猶太人,從中找到自己。

  特別是《美麗人生》中的基多,由於沒有具體人物,作為人物原型,所以,在上映後有諸多猜測。許多猶太人將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某人的某個特質,扣到基多的頭上。

  並且,很願意將這種巧合對新聞媒體訴說。於是報紙上,經常回出現《某某某,是基多式的英雄》。到後來,基多此人,幾乎成為猶太人在二戰中英雄的代名詞。

  這樣影響力巨大的兩部電影,毫無疑問有改變歷史的能力。電影上映幾個月後,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三日,第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儀式,在美國洛杉磯神聖公民大禮堂舉行,主持人是傑克本尼。

  一九四七年的奧斯卡,並沒有什麼太出彩的電影。連能在後世留名的都不多。按照真實歷史發展,一九四七年,第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是威廉惠勒導演的《黃金時代》。

  威廉惠勒也憑此片獲得最佳導演。連最佳男演員,也是出演此片的弗雷德里克·馬區。此片在這一屆奧斯卡,共斬獲七項大獎,收穫驚人。

  如果單從影片質量來看,《黃金時代》也算得上是中上。故事講的是三個同鄉的軍人,在經歷二戰戰場後,乘坐同一架飛機復原回家,並逐步適應社會的事情。結局是好萊塢式的喜劇結局。

  單從時代感和故事來看,老兵復原的故事,也算是契合時代主題。並且受眾也多。按照當時的評論,就是“把希望和勇氣帶給退伍軍人”。由於故事不錯,甚至還在後世一九七五年重拍過一遍。

  不過,這部電影跟《辛德勒的名單》與《美麗人生》兩部電影相比,就差的太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