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你的證詞完全不可信任!”

  清瀨一郎這一反問,其實問到了點子上。餘生完全不可能在冰冷的江水中生存這麼長時間。他的前身早就凍死了,所以,他才能從後世穿越而來。這幾乎牽連到餘生最大的秘密。

  不過,餘生早有應對方式。在穿越之初,他就開始構思這個問題應該如何回答。

  所以,清瀨一郎雖然問到了點子上,但是,餘生自有應對的方法。

  餘生笑道:“據我所知,日本是一個島國。地方不大,但周圍全是海。冬泳是一項很知名的運動。如果清瀨一郎先生不是故意忽視這一點的話,應該知道,冬泳運動,人感覺最冷的時候是下水之前和出水之後,而不是在水中。”

  “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冬泳運動的產生。余某自小跟隨父親練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因為家在長江邊上,冬天到長江游泳,簡直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平日冬天,都穿單衣。在這種情況下,在江水中堅持的時間長一些,也不算什麼。”

  “據我所知,有人曾經在沒有穿衣服的情況下,進入倒滿冰塊的玻璃箱子中,堅持的時間達兩個小時之久。在日本人入侵南京的時候,雖然已經是冬天,但是江水溫度仍舊維持在十度左右。正因如此,許多人才敢橫渡長江。”

  “一個自幼冬泳,視寒冷如無物的人,怎麼就不能堅持的時間更長一些呢?”

  “更何況,余某在上岸的時候,便遇到了遭受日本人襲擊的法國巡捕。這一點,目前已經回到法國的法國巡捕們和已經移居瑞士的巡捕官卡特雷斯可以給我證明!”

  以清瀨一郎為首的日本律師團,早已調查過餘生的資料,知道餘生武力值出眾,身體素質極好。他們對餘生的指責和疑問,也大多是推論的。根本沒有任何證據。所以,色厲內荏,並不是他們表面那麼自信。

  PS:麥克馬納斯的扯淡,是從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上扒下來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證

  英美法系,最講究的就是證據,沒有證據,證人也可以。←百度搜索→餘生有大量的證人可以作證,這一點就可以秒殺日本律師團提出的諸多疑問和推斷。更何況,如今的美國人和法國人好的穿一條褲子,都是盟軍陣營。

  這些大法官自然而然便會偏向餘生一方。這個日本人並無證據的推斷,就此揭過。

  雖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規定,一切反詰都限制在直訊時所提到過的主要問題上。但是,也有例外之處。日本人常常繞開問題本身,對闡述事實的證人本身的人品問題,進行攻擊。務必讓人感覺證人的人品,不是那麼堅挺。證詞不是那麼可靠。

  而日本人對證人信用和人格的攻擊,並不違反英美法系的習慣規則,並不違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憲章、程序規則或各種法官會議決議。所以,這種攻擊雖然超出了法庭規定的反詰範圍,但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卻並未加以制止。

  例如,日本律師團的美國律師,曾經反問作為檢察證人,證明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人一手策劃的日本陸軍少將田中隆吉,“你有精神病麼?”

  或者“檢察方面是否答應過你,如果你作出有利於他們的證言,他們便會給你以不可侵犯的權利和不把你當做戰犯來追訴?”

  對於其他的一些證人,為日本甲級戰犯辯護的美國律師更是直接反問道:“你在參加這一訴訟時期,得到了什麼報酬呢?”

  這種反詰的方式,和反詰的問題,經常讓關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證人們憤怒不已。不過,真金不怕火煉,有些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反詰的,許多事實鐵證如山,任由日本律師團如何巧舌如簧,也無法動搖分毫。

  日本律師團對於餘生的反詰,也是從質疑餘生的人品開始。在第一個問題折戟沉沙後。清瀨一郎又拿出一個經過日本律師團討論,認為足以對餘生的信用產生影響的問題。

  清瀨一郎道:“根據我和我的同仁,調查得知,一九三八年年初。余先生在上海灘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對記者敘述過所謂南京大屠殺的‘真相’。而當時有許多報社曾經根據余先生的敘述,向上海灘的民眾做出報導。”

  “我想知道,余先生早已經離開了南京城,是如何得知南京城中。所謂的‘真相’的呢?而且知道的如此詳盡?這究竟是南京城的‘真相’?還是余先生的譁眾取寵呢?”

  餘生一笑,清瀨一郎這個問題也問的有點技術。他在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對外界所說的南京大屠殺的真相,確實是根據後世他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資料,回憶出來的。

  但是,在穿越過來後,餘生便開始著手搜集相關的資料和證物。並暗中保存。為的就是留給後世一個真實而不容抵賴的歷史。而中國人又極多,日本人圍城,雖然殺了三十萬中國人,但是在日本人屠刀忍耐求生。陸續逃離南京的,也不在少數。

  並且,很多逃離南京的人,第一站就是日本人尚且管不到的上海灘孤島。這些人帶來了大量的消息,甚至還有照片等證物。而當年唐生智的胡亂指揮,也在老蔣那裡留下了底子。這些東西,被餘生暗中從軍統那裡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