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餘生知道,歷史就像蝴蝶的翅膀,有時候可能使勁扇都沒事,但有時候,很小的細節,就會導致一個人有截然不同的遭遇。這並不稀奇。所以,也沒打算仔細追究。

  只是和顏悅色的對齋藤邦雄道:“你被錄用了。”

  齋藤邦雄大喜過望,對餘生接連鞠躬道:“多謝余先生!多謝余先生!”

  餘生擺擺手道:“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

  “余先生儘管說。”

  “我知道你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士,所以我想請你把你在中國戰場所經歷的戰爭細節,完整客觀的回憶一下。寫出來,並配上漫畫。我負責給你出版。書名就叫《6軍步兵漫話物語》。”

  齋藤邦雄早有這個打算,只是剛剛回國,還餓著肚子,只能暫時擱置。聽餘生如此說,大聲答應道:“哈伊!”

  齋藤邦雄歡天喜地的離開後。下一個應聘者推門而入。只不過,放在餘生桌子上的,不是一張簡歷,而是一份投資計劃書。餘生掃了一眼。現這份投資計劃書很貼心的用漢語寫成,而投資的出資人落款,居然是大阪商團。

  餘生問來人道:“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五十餘歲的日本男子回答道:“我們大阪商團非常有和余先生合作的誠意。並且,我們是確定無疑的反戰人士。如果說大阪商團這個名字還不足以讓余先生入耳的話,那麼。大阪第四師團這個名字,余先生想必是聽說過的。”

  餘生有些吃驚,問道:“大阪第四師團和大阪商團之間有什麼關係麼?”

  “其實這個關係很簡單,許多大阪商團中的成員子女,就在大阪第四師團服役,而許多從大阪第四師團中退役的士兵,都會加入大阪商團,繼承家中產業。這麼說,余先生明白了麼?”

  餘生哭笑不得:“原來如此。”

  在後世,如果要論數二戰中。哪個日本軍團是最英勇善戰的軍團,可能爭議會很多。但是,如果要論數二戰中,哪個日本軍團是最愛好和平的軍團,那麼,毫無疑義是大阪第四師團。

  這個大阪第四師團的徵兵所在地,是日本大阪。這個師團成立於一八八八年,士兵的主要來源是菜販子。在一九三七年,日本軍隊入侵中國時,它已經配備了當時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裝備。成為日軍中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堪稱日軍之中的“精銳”。

  然而,大阪此地和日本其他的地方不同。在日本古代,基本的社會結構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大名。而擁有土地的大名,則服從於幕府將軍。而幕府將軍則在名義上服從於實際上是傀儡的日本天皇。這種長期不變的社會結構導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級關係嚴格,富有服從精神的文化特點,也是二戰中日本軍隊普遍狂熱“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礎。

  大阪一直都是日本的商業城市。此地居民不依賴於土地和大名的等級制度生存。反而會因為各種苛捐雜稅和管理此地的大名鬥智鬥勇、討價還價,根本就沒有什麼忠誠度可言。所以,效忠天皇。也根本談不上。

  縱然是出於國家法令,大阪的年輕人不得不服兵役。也不會按照日本上層宣傳的那樣,“為效忠天皇而死,為大日本帝國而死”。臨別贈言,大多是“御身大切”,譯為中文,就是“保住小命,活著要緊”。

  而想活著,這些在大阪第四師團服役的士兵,就絕對不會無腦遵從上級讓他們苦戰送死的命令。甚至第四師團內部還制訂了所謂“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的“三不要”原則。

  有了這些原則,大阪第四師團的戰例自此讓人啼笑皆非。

  一九三七年,因為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所以日本人將大阪第四師團調往中國東北。在訓練兩年後,一九三九年,日本為了北進,試探蘇聯的虛實,與蘇聯軍隊在諾門坎大打出手。

  隨後,日本關東軍下令駐紮在偽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個精銳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日本的仙台師團在接到命令後,強行軍四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在抵達戰場的當天就投入戰鬥,隨後就死傷慘重,被蘇聯人打得潰不成軍。

  而大阪第四師團,卻在命令下達後,患了拖延症。大阪師團內的官兵,在接到緊急增援的命令和蘇聯人很兇猛的消息後,接連因為五花八門的怪病“病倒”,並要求留守。

  日軍聯隊長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怒不已。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大阪第四師團眾人五花八門的怪病迅“痊癒”。隨後,大阪第四師團進軍海拉爾。然而,出工不出力這種事情,在大阪師團內早已深入人心。前進的度緩慢無比。仙台師團走了四天的路,大阪師團整整走了八天。就這個樣,還有大量的人員。因為各種稀奇古怪的原因“掉隊”。

  而在大阪第四師團抵達前線的當天,日本人看到戰事無望後,便和蘇聯人達成停戰協定,宣布停戰。停戰的消息傳出後。患有各種“行軍拖延症”的大阪師團士兵,紛紛治癒。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趕到前線。非常“傷心”的和戰損極多的其他師團的士兵“抱怨”——老子趕路這麼急切,居然沒有仗打,實在是讓人傷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