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由於收藏太多,需要專門搭理。所以,在一**零年,日本明治二十三年,川崎正藏創立了他的私人美術館兼博物館——長春閣。長春閣中來自中國的珍寶無數,除了《寒山拾得圖》之外,還有一隻由日本僧侶帶回到日本的中國明代雕刻的犀角鼎爐。

  這隻犀角三足鼎式爐造型取自商周青銅器鼎,下承三獸吞式足。爐身附有透雕三組螭龍互相盤繞,爐身淺浮雕夔龍紋,形象取材自漢代紋飾。難得的是這件器物完全由一塊完整的犀牛角雕琢而成,三足與器身為一體,整挖而成,總重量達九百克。

  雕成後有如此重量,很難想像原料的大小。由於中國的犀牛早已經滅絕了許多年,所以,中國所產的犀角器物很是少見。而且,由於犀角本身的材料形狀所限,即使有存世的器物,也多被雕刻成杯狀,以減少原料的浪費。雕成鼎爐的犀角器物,舉世難尋。存世的恐怕也不過只有三兩件而已。

  第二百二十章 財閥

  有了這個傳統,川崎家便一直視各種古玩,特別是中國的珍貴古玩,為重要財產的一部分。即便是在川崎正藏去世後,收集中國古玩的活動也一直沒有停止。只不過,在戰時,為了支持戰爭,川崎家不得不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軍火製造上去,收購古玩的計劃便暫時擱置了下來。

  到了戰後,美國人占據了日本,日本經濟體系崩潰,民生凋敝的一塌糊塗時,川崎家也收斂了起來。雖然其名下私產中,還有為數不少的田地,但是這些地種出來的糧食蔬菜,也只夠供應川崎家一族。少有富餘。一開始也沒想著要拿為數不多的糧食,換取什麼。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饑荒的年月要過多久,糧食吃一口就少一口,能節省,便節省。

  而餘生在東京,以及日本其他城市中,對古玩的大規模收購,很難瞞過日本的這些財閥。很多人認識到這是一條為子孫後代留下東山再起資本的捷徑。所以,有幾個財閥便和川崎家聯絡了起來,由世代收藏中國古董,經驗豐富至極的川崎家中人牽頭,幾個財閥一起出糧出人,趁著饑荒年月,大量的收購收藏在民間的、包括古玩在內的珍貴之物。

  不過想要大規模收購,就要和餘生起衝突。至少要攔下夜無光帶領的這隊人,讓其知難而退一段時間,才方便這些財閥的行動。所以,半路攔車,打架鬥毆,也成了應有之義。這還是這幾家財閥自認為最柔和的手段。

  日本財閥歷史悠久。住友財閥,起源於十六世紀,曾經與德川幕府有著很深的糾葛。三井財閥源起於十七世紀,在十八世紀開始經營銀錢匯兌業務,數百年的金融沉澱,讓其底蘊極為雄厚。三菱財閥,源起於十九世紀,岩崎彌太郎在土佐藩經營的運輸業務。大阪本就是日本的商業之都,運輸行業的利潤又高的嚇人,趁著明治維新和日本快速發展的東風迅速崛起。安田財閥原本是明治維新時期的紅頂商人,在一八六三年。於東京開設“安田屋”錢莊時,便有二十五萬兩黃金,作為經營資本。這幾大財閥統統於二十世紀初成形。一直綿延到後世。

  除了這幾大財閥,隨著日本明治維新和掠奪中國後的迅速崛起,又有一批新的財閥。伴隨著新興行業出現,諸如川崎、日產、中島、野村、淺野、大倉、古河等等。這些財閥,作為日本的經濟支柱,和研發製造軍火的主要力量,支撐著日本的對外戰爭。而戰爭帶來的訂單,也讓這些財閥的財富,以外人難以估計的速度積累起來。

  所以,到了戰後,美國人想要解除日本人的軍事體系,第一件事。就是要解散這些財閥。一九四五年十月,美國駐軍總司令部要求日本的十五家財閥上交有關自己名下公司經營業務的基本內容及資本結構報告。報告很快上交。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美國駐軍的總司令部便下令凍結這十五家日本財閥的資產!

  然而,美國人是不會理解東方人儲藏財富的秘密的。在歐美國家,一個中產階級的主要財富,是手中擁有的一家或者幾家公司的股票。房產什麼的,都不能算是主要財富。而在東方,所有的財閥,世家,中產階級和小市民。乃至於下田幹活的農夫,主要財富都不會是公司股票。自古以來,皆是如此。這些人手中的主要財富,是大量的房產。地產,農田,牧場,林場,古董,金銀珠寶。以及各種看似沒有什麼暴利,但實際上價值穩如泰山,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的事物。

  這些日本財閥手中的資產也是如此,雖然為了支撐戰爭,這些財閥將大量的流動資金都投入到了自己名下的軍工企業中。但是,手中留存的不動產,價值總和依然是驚人至極。

  更何況,這些財閥在實質上,也參與著日本國內各種政策的制定,包括戰爭與戰敗投降。在日本天皇正是宣布投降之前,這些日本高層,可是沒有不提前知道這些消息的。而在這些財閥預先知道了日本要戰敗的消息之後,當初為了決戰本土,一億玉碎而準備的軍需,便通通都被這些財閥和其他日本世家高層給瓜分吞沒掉了。

  戰後,當年為了決戰本土而準備的軍需,絲毫不見蹤影,也沒有關於其去處的記載。消失的無聲無息。所以,這些財閥雖然因為日本戰敗而有些虧損,但實際上,根本沒有傷到元氣。這些軍需用品,被他們慢慢的投放到戰後日本的黑市中,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化變現。成為其後來保全自身的資本。而這些,在美國人占領日本後,由於不是落在某個公司的帳目下,都算是各家的私產,是不能搶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