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即便是這一次!就在日本軍部周密計劃數十年,認為滅亡中國只需要三個月的時候,你們仍舊撐過來了。而且,居然還越戰越強。這場百年大戰,似乎讓中國人迅速的適應了現代的文明和戰爭形式。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你們居然再次成為和美國與英國平起平坐的世界級大國。”

  “這種進化的速度讓別人瞠乎其後。不得不感嘆中國人超強的適應能力。日後中國必然興盛,追本溯源,便是這一場百年戰爭史。”

  餘生知道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其實極為辛苦。據戰後統計,僅僅在穿越野人山時。便有三萬餘人葬身原始森林。即便是野戰醫院,醫學知識豐富的護士女兵,也只有五個人走出野人山。

  第一次遠征,中國出動遠征軍十萬三千餘人,傷亡五萬六千餘人。英**隊傷亡一萬三千餘人,日軍傷亡四萬五千餘人。第二次遠征,中國駐印度軍隊傷亡一萬八千餘人,遠征軍傷亡四萬餘人,殲滅日軍將近五萬人。

  從中**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三年零三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四十萬人,總傷亡接近二十萬人。

  但從抗戰全局上來看,中國遠征軍出兵緬甸卻是少有的漂亮仗。他本以為被炸成殘廢的荒木居仁恨極了中國人。卻不料這個醜陋的殘廢,居然說出這麼透徹的話來。甚至,還有幾分能看透未來的睿智。至此,餘生才開始重視荒木居仁這個殘廢。

  一番閒談後。餘生帶著幾箱子寶石回到住處。他所在的住處,是麥克阿瑟專門批給他的,在東京大轟炸中保存完好的日式建築之一。餘生當然也不能白要。隨手寫了一張支票,就把這一處日式風味極為厚重,傳說已經有上百年歷史的宅院買了下來。

  這幾箱子珠寶原石被送回宅院後,最高興的當屬青小藝。青小藝雖然也是愛新覺羅氏的後人,但是和餘生相處了這幾年,隨著餘生到老美的地盤呆了許久後,審美的眼界明顯比自己老祖宗強多了。

  淡藍色泛著瑩光的玻璃種翡翠,非常得她的喜歡,而那一簇紅寶石,已經被青小藝用遊標卡尺,量了又量。開始構思,鑲嵌一條什麼式樣的項鍊比較好了。女人對珠寶的抵抗力,特別是顏色鮮艷又晶瑩剔透的珠寶的抵抗力,簡直就是負數。這幾箱珠寶原石,便被青小藝以珍而重之的姿態收藏了起來。只留下一小塊皮殼極薄的淡紫色玻璃種翡翠,作為平時把玩之用。

  這樣愉快的撿漏,自然不可能只進行一次。東京如今也不止一個黑市。餘生也不打算只在東京進行這種有益於身心麼健康的撿漏活動。有了麥克阿瑟的默許和美國大兵的支持。夜無光帶著一眾滿清遺老遺少,開著運糧食的卡車,將日本的主要城市和鄉村逛了個遍。反正日本也不大,美國人的轟炸並沒有針對日本的街道,這一群組團撿漏的人,坐著卡車,幾乎將日本地圖從頭到尾的刷了一遍。

  這一路上,用糧食換來的古玩,足足有十幾卡車之多。而這些古董被餘生和青小藝登記造冊,一一賞玩後,起運去往澳大利亞。此時,餘生當年收養的三十六個孩童們都已經長大,和夜無光、青小藝患難與共的常不已幾個人,也已經在澳大利亞娶妻生子,安頓下來。同時,建起了大片的房屋和倉庫,並按照餘生的吩咐,開始經營遠洋運輸。

  餘生當年購買下來的牧場也大多獲得了勘探權和採礦權,這群人正在逐步勘探。這些從日本搜集到的中國古玩,運到澳大利亞,當絕無風險。雖然這些東西並不適合在這個時候送回中國,但是,總是留在了中國人的手裡,比在日本人手中強一萬倍。

  而這些東西之中,也不乏精品。除了一些意趣盎然,但實際價值不高的蛐蛐罐之類的東西,還有一些難得一見古物。經過一幫滿清的遺老遺少鑑定後,從這一批古玩里挑出數件瓷器精品,汝、官、哥、定、鈞一應俱全。元青花只好靠後站。當年餘生和青小藝,在美國的跳騷市場,撿到一件元青花,和一件粉彩瓷就興奮異常,絕對屬於土鱉行為。要不是有意外發現的那顆夜明珠撐腰,餘生和青小藝兩個人就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這其中,有一個瓷瓶,甚至被這群老專家認為或許是唐代邢窯的白瓷。餘生表示不信。其中一個滿清遺老卻道:“其實,中華數千年,保留下來的文物最多的地方,絕非是華夏本土,而是海外。”

  “哦?”

  “且不說滿人入關之前的事情,就說滿人入關後,數百年的積聚中,我愛新覺羅氏一族,幾乎將天下的寶物搜羅殆盡,藏於皇宮與圓明園。結果呢,到了英法兩國進入北京之時,英國人和法國人還不是將其一網打盡,該禍害的禍害了,該搶走的搶走了!”

  “如果再往前說,元朝也曾集天下寶物於大都,而這些人離開大都,返回蒙古草原時,卻一把火將大都燒了個一乾二淨。再往前,宋朝、唐朝、魏晉、秦漢,有哪一個朝代不是如此。集萃精英於一處,卻在王朝傾覆時,讓最精粹的東西隨著王朝一起覆滅。”

  “與此相反,日本人的戰爭規模卻比中國人小了很多。即便是其戰國時代,幾十個人攻打一個大雜院的戰事,即便是再慘烈,又能有多大的破壞力。更何況,日本歷史上,天皇有名無實,被人當做傀儡的時候太多。根本無力集中舉國之力。雖然,數千年傳承久遠,根本沒有覆滅之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