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黃金外,中國大量的文物被日本人強取豪奪。根據後世的日本官方統計,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華以來,到一九四五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從中國掠奪的文物多達三百六十萬件。

  而且,日本人和當年的八國聯軍不同。八國聯軍對於北京城的掠奪毫無組織和計劃。一通亂搶之後,焚毀的圓明園的價值,恐怕比所有搶劫到的文物的總價值還要高。而日本人對中國的劫掠,則是經過長時間的偵查和計劃的。

  在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在中國取得特權,然後便派了大量的特工以各種身份進入中國。這些特工的任務不是掠奪,而是搜集情報。而經過長時間的情報搜集後,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日本的各大財團和政府機構,如滿鐵、三井、三菱等,便派出大量對中國文化研究極深的專家學者。以各種名義,搜購中國的文物。

  當然,這種“搜購”也不過是個幌子而已。日本人做的,是對中國文物資料更詳細的收集與整理。並羅列出值得搶劫的名單。而且,不僅僅是中國,在這個時代,所有國力日漸衰弱的亞洲國家,都在日本人考察和搶劫的範圍之內。

  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以掠奪亞洲財富為主要目的的“金百合計劃”!

  而“金百合計劃”的正式實施與南京大屠殺相伴而行。南京自成為民國政府的首都後,便有不可計數的商賈巨富,政界要員聚集於此。人口稠密,商業發達。又是六朝古都,聚集積澱下的古玩珍寶,黃金白銀無以計數。

  所以,日本人在屠殺三十萬中國人的同時,也沒忘了把南京的銀行富戶搜刮的一乾二淨。至於平民百姓的財產,被掠奪的數量更是無法統計。中國人從來都有省吃儉用,把財富留給下一代的好習慣,結果這無數代積累下的財富,便全都便宜了日本人。和死亡數十萬人的大屠殺相伴的劫掠對比,日本人對偽滿的劫掠,只能算是“金百合計劃”的前奏。

  當然,搶劫只是日本人劫掠財富的手段之一。對於富戶的敲詐勒索“你不給錢我就撕票”的事情和見到墳墓就挖的事情常有發生。同時,日本人還大量的生產煙土以及其提純後的產品,並以此獲得大量的財富。在一九三四年,煙土顧問委員會在日內瓦召開會議時,美國人就曾直斥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煙土販子!

  這些被日本劫掠而去的中國文物中,不乏絕世無雙的珍品。其中最珍貴的北京人頭蓋骨至今不知所終。而禁止中國人拍照的便有南宋李生的《瀟湘臥遊圖卷》、南宋李迪的《紅白芙蓉圖》、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圖》、元代因陀羅的《禪機圖斷簡寒山拾得圖》、西魏時代唯一的墨跡《菩薩處胎經》等等。

  除此之外,中華數千年積累的典籍也被日本人一掃而光。戰後,美國曾對日本掠奪的文物進行過調查,確認日本有十七處地方存放著戰時搶來的書籍,其中有日本皇宮、東京科學博物館、東京帝國大學等。美國占領當局的結論是,日本有三百萬冊從中國各地圖書館擄掠來的珍貴圖書和手稿。

  在後世,日本人從來都不願意承認這段歷史。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下水道

  絕大多數在博物館中展出的中國文物,並不標明出處。歸還更是無從談起。後世中國追討回的文物寥寥無幾。三百萬冊文化典籍,只不過要回來十餘萬冊,連十分之一都沒有。實在讓人惱火。

  而被劫掠到日本的財富,卻成為日本人在戰後崛起的雄厚資本。雖然波茨坦公告明令日本不得擁有軍工企業,但是在日本人將軍工企業轉為民用之後,其工業體系卻是保留了下來,而其從大量的亞洲國家掠奪而來的勞工修築的各種基礎建設,也被保留了下來。隨後,美蘇冷戰,日本反而成為美國人在亞太的橋頭堡,對日本的態度轉而變為扶植。

  於是,日本人從亞洲各國掠奪來的財富便迅速轉化成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因此,即便在戰敗後遭受重創,日本人也可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這對於一個資源極度貧乏,地域狹小至極,所有食物和工業原料都基本上依靠進口的島國而言,簡直就是奇蹟!

  但是,後世之人,包括中國人在內迷信的都是日本人的經濟模式、管理方式、各種並不合中國國情的精神。崇洋媚外,跪舔的一塌糊塗。八九十年代,中日少年野營對比的假新聞在中國傳得到處都是。中國這一代不如日本這一代的謬論勢不可擋。卻不知,日本的強盛不是依靠他哪一代人怎麼怎麼樣,而是依靠從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搶來的資源!

  在後世,在這些搶奪來的資源大量消耗之後,日本很快便被中國超過,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位置不保。什麼什麼樣的精神,高大上到突破天際的管理,所有的謬論不攻自破,灰飛煙滅。

  餘生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平常和夜無光和青小藝說起後世的世界發展趨勢,也大多加上一些邏輯假設,將其變成推測的一種,而不是必然。不過,當時事逐漸與餘生說出來的推測相同時,夜無光和青小藝,乃至於陳天等人,對餘生的眼光都佩服的五體投地。

  閒談中,餘生自然也對日本人從中國劫掠財富一事憤懣不已。陳天在接到夜無光傳遞來的消息後,知道這件事情怕是牽連不小,於是便認真準備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