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此時的張愛玲,換上旗袍,改變髮型,拿掉大眼鏡,一番裝扮後,已然褪去青澀的氣息!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以才氣自傲的女子,在一番裝扮後,仿佛是蝴蝶破蛹而出,在眾人面前綻放出她光彩華美的羽翼來。

  而這種華美中,卻仍舊有一種高蹈於紅塵之上的氣質,正如張愛玲在真實歷史上對於愛情與相遇的理解——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的問一句,噢,你也在這裡!

  這種與世間只有一步之遙的疏離和艷麗,對人的衝擊,遠比後世原劇中的方艷芸更有衝擊力。餘生作為導演,也挑不出張愛玲表演上的一絲毛病,他對方艷芸這個人物的理解已經和張大才女相差甚遠。而蔡楚生作為一個有十幾年戲劇和電影經驗的老戲骨,自然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所以,這一場戲除了餘生為了以防萬一,補拍了一遍外,也是順利通過!

  這樣拍戲的效率極為驚人。由於演員都算得上自己人,所以彼此了解甚多,演對手戲時,也會有默契。即便有生疏的地方,餘生也說得。

  如此,每天都可以順利的拍完兩三場高質量的戲。被改編成電影的《上海灘》,不過是有二百餘場戲而已。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竟然拍完!比餘生預想的速度還要快一倍!

  第一百一十七章 演戲(二)(第二更)

  戲拍完後,餘生便和蔡楚生一起,將膠片剪輯出來。香港大學此時已經放了暑假,張愛玲拿著餘生給她的片酬四處亂花,和青小藝一起,逛遍了香港所有堪稱繁華的地方,買了無以計數的零碎東西。

  而常不已帶著拍完戲的少年和孩童們,按照夜無光和餘生商量好的計劃,或者分批去往澳大利亞,接收餘生買下的牧場和產業,要麼暗中潛回上海灘,幫助夜無光。潛回去的人,會由恢復南造雲子身份的廖雅權重新安排一個讓日本情報機構放棄關注的身份。游離於日本人的視線之外。

  而去往澳大利亞的人,從此便遠離二戰的戰火,可以太平度日。

  二戰中,雖然日本也曾派飛機轟炸過澳大利亞,但是,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先後用兵於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又惹惱了美國,兵力極為分散,並且絕大多數陸軍兵力被中國人給牽制住了,所以根本無力入侵澳大利亞本土。

  而反觀之澳大利亞,雖然曾經是英國人的殖民地,並在一九零一年才成為獨立的聯邦國家。但是,移民澳大利亞的大多數是歐美人。歐美的先進工業文明,加上澳大利亞自古以來就沒有被怎麼開採過的一整塊大陸的豐富資源。實力其實極為雄厚。

  一九四二年三月,日軍和澳大利亞軍隊在巴布紐幾內亞的幾個海島上遭遇。從此,日軍便陷入噩夢之中。

  澳大利亞軍在紐幾內亞島上,並不依靠美國的援助,單獨作戰。在原理海岸線的原始叢林中,由於對地形和氣候的熟悉,對日軍產生了極端的壓制。而紐幾內亞由於靠近赤道,完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溫暖濕潤,蛇蟲眾多。日軍自被澳大利亞軍隊的火力壓制在地道內後,便開始大量的死亡。

  一開始,是蚊蟲傳播的各種稀奇古怪的疾病。隨後,就是熱帶雨林中,各種毒蛇在日軍毫無防備中的撕咬。一旦咬中,基本無藥可救。再隨後,大量的真菌和細菌在傷病員的傷口中生長。有的傷病員的傷口中甚至能長出青苔,而這種微生物的生長,日軍毫無應對之策。

  此時的日軍並沒有抗生素可用。第一代青黴素要在一九四三年才會大量生產。而且,即便大量生產,其技術也是掌握在美國人手中。也是為美國人和其盟國拯救戰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日本士兵受傷,幾乎就是必死無疑!戰損極高!

  而且,在這種極端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下,日軍沒有任何保養武器和保存食物的經驗。槍炮損壞極多。食物大量腐爛。日本士兵沒有食物可吃的時候,只能吃同伴的屍體求生。

  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中,並非沒有遭遇過殘酷的戰爭。被稱為“餓島”的瓜達卡納爾島,被稱為“白骨街道”的英帕爾戰場,日軍都遭受過重大傷亡。可是,瓜島三萬六千日軍中死了二萬二千人,死亡比例不過是接近三分之二;英帕爾戰役九萬日軍中戰死二萬六千,死亡比例不過是接近三分之一。

  而紐幾內亞之戰,日軍先後投入二十萬兵力。可是到了戰後,活著回到日本本土的日本士兵,還不到一萬八千人!死亡比例居然高達百分之九十!

  而澳大利亞人之所以如此憎恨日本人,也是有原因的。在戰前,日本和澳大利亞並無任何衝突,甚至連經濟上的糾紛也沒有。但是在被日本拖入戰爭後,駐守新加坡的英國守軍中,一萬多名澳大利亞士兵,在日本集中營中,被活活折磨死了八千多個。

  消息傳出,澳大利亞人自然是不會善罷甘休。不但在紐幾內亞收割了十幾萬日本軍隊的性命。到了戰後,也堅持將日本天皇作為戰犯,進行審判。而美國人為了說服澳大利亞人放棄這個對美國利益不利的計劃,甚至不得不將首席法官的位置讓位了澳大利亞人威廉·韋伯。而澳大利亞人毫不猶豫的處決了一百四十名日本乙丙級戰犯。數量為同盟國之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