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天好幾下自以為必中的拳腳,都被餘生的這一套懶扎衣給接了下來!

  陳天一聲驚咦!這個年代的國術,雖然出了許多大師,可也是講究傳承的。除非像孫祿堂那般的大師,才能在獲得威望和尊重後,博取眾家之長,同時精通八卦、太極和形意,三大拳法!

  否則的話,無論是背叛師門,改投其他師傅,還是偷拳學藝,都是要受人白眼,甚至受人追殺的!

  陳天可不知道餘生鑽了時空管理局的空子,腦子裡記著的功夫片和電視劇不計其數。剛才的那一式長拳是從《少林寺》中學的,那一式詠春是從《葉問》中學的,而那一式雲手則是學《太極張三丰》!

  而那一套頗得神髓的懶扎衣,卻是當年餘生後世在看《太極宗師》的時候,跟著公園裡面練太極拳的老頭學來的!

  那個時候的餘生年紀還小,隨手練來,也無人關注。《太極宗師》熱播了一年,他便跟著練了一年。公園裡的老頭見其年幼,便任由其偷學。這一年的童子功練得七七八八,但因為不過只是練懶扎衣中的那麼幾個招式,所以練得純熟。

  到了這一世,餘生有了二十年的功底。便對這一套簡單至極的懶扎衣自然有了新的體悟,只是,平日並沒有細想過。直到被陳天逼迫,才隨手使了出來。發現自己原來還會這麼一套高妙的功法。

  原本,洪拳講究個剛強,講究穩馬硬橋、剛勁有力,拳勢剛烈至極,吐氣開聲之間,山崩海裂!然而,正如老子所言,剛不可久。洪拳雖然霸道剛烈,可是如果重拳打空,或者年紀漸長,或者陷入持久戰,那麼威力就會降低不少!並且,對人的消耗極大!

  後世《葉問2》中,洪金寶所演的那個洪拳大師,之所以打不過美國大力士,最終慘死拳台,便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而太極拳則不同,太極拳以柔取勝。講究個心靜體松,講究呼吸悠長自然,勢勢意連形隨。虛虛實實之間,將對手的攻擊引向其他地方。不但適宜年長者練習,而且最適於久戰。

  餘生雖然並不能將這兩套南轅北轍的拳法融匯唯一,可是在被陳天一頓臭揍後,已然體味到兩者共用的好處。時而洪拳剛烈,時而太極柔和,剛柔並濟間,竟是與陳天都得旗鼓相當!

  而搏擊的時間越長,這兩套拳法用的越純熟,後世和今生,關於武學的所有記憶,終於在餘生的腦海中融合起來。而後,便是隨心所欲,圓熟伸展!

  這種圓熟伸展,對習武之人而言,是極為難得的了悟。國術雖然是講究個殺伐實戰,但一旦成為系統性的東西,便總會有抽象哲理在其中。這個時代的練武之人很多,但是大部分能成就國術大師的,都是文武兼備。可是這種哲理性的東西,對於餘生這種專業的文科生而言,卻是不難!

  而習武之人一旦有所明悟,這功夫便算是陡然上了一個台階!以往的各種艱澀與僵直褪去,只剩下熟悉如意,自在非常的功夫!

  餘生越打越覺得順手。自有所了悟以來,陳天的數十下攻擊,都被餘生化解開來!餘生一笑,邊打邊問道:“陳兄,我這就算是晉級武學宗師的境界了?”

  “當然,你有二十年的功夫在身,想突破不過是捅破一層窗戶紙的事情而已。”

  “可是,我覺得我這武學宗師和你目前的境界沒有差別,不見不聞,覺險而避,是不是有些誇張了?”

  陳天停下手,找來一根布條,將眼睛蒙上。甚至找來兩團棉花,塞住了耳朵。對餘生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出手看看?”

  餘生也不做聲,腳下輕點,向前一竄,便至陳天身側,對準陳天,一拳擊出!

  餘生這一拳並不迅捷,為的不過是收斂聲息。功夫到他這般境地,於無聲無息中出手傷人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情了。這一拳擊出,連舉手投足之間細碎的聲響也絲毫不見。

  而陳天無知無覺,甚至也不像是在躲避。蒙上眼睛後,便如盲人一般,試探著向前一跨步。完全是沒有章法套路的一步。

  而就是這一步跨出,餘生的拳便也到了其身後。竟是擦肩而過!陳天毫髮無傷!

  餘生一驚,再轉身連連出拳,卻拳拳擊空。

  陳天的動作,與武功毫無關係,卻將餘生的十幾拳全然避開,絲毫不損。所以,絕非僥倖或偶然。

  餘生停下手,陳天感覺到沒有危險了,才從眼睛上取下布條,耳朵里摘除棉花。對餘生道:“你明白了麼?”

  ***********

  都說收藏本書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大家可以試試哈(*^__^*)

  第八十七章 日本憲兵隊

  餘生長嘆:“原來這至誠之境已經脫離了武學的範疇。天人合一後,此身所感應便不再是這一招一式,而是每一個動作的契機與其帶來的因果。菩薩畏因而眾生畏果,如此而已。”

  如此境界,超越餘生在後世所知,卻又理所當然。當年在後世,總覺得武俠小說與江湖故老傳聞中,大俠們夜闖皇宮王府,偷來絕世珍寶是小說家的虛構,可如今看來,卻是真的。

  功夫練到至誠之境,便仿佛遊戲開了外掛一般。種種崗哨都可提前預測,並順利躲開。偷點金銀珠寶不過是小意思而已。若真是心存惡念,匹夫一怒,血流五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怪不得陳天非要等到這個境界,才去日本憲兵隊,想來是有所傳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