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撒石灰之類的手法會麼?”餘生平靜問道。

  “……這是下三濫的招數!我怎麼會練過。”陳天大怒。

  “下三濫的招數,本來就是用來對付下三濫的人的!另外,敲悶棍的技巧看來還需要專門的學習一下,還有要在戰前做一下心理培訓啊……”餘生不為陳天的怒火所動,自顧自的在一張紙上記下自己所能想到的巷戰裝備和技巧。

  陳天看著餘生紙上寫的內容臉色鐵青。餘生紙上記錄的內容如下:一、需要結實一些的繩子十米,不但可以用來勒脖子,還可以用來當絆馬索,或者用來設置機關,逃命也能用。二、需要生石灰十小包,這是迷人眼睛擾亂視線的最佳利器。三、汽油一瓶,防火可以用到。四、五十枚邊緣鋒利的銅錢。五、一根結實的鐵質短棍,敲悶棍的絕佳工具,六、……

  餘生看著陳天的臉色,悠悠然道:“陳天兄不必覺得這些東西丟臉,因為,黃道會中人並不會知道你是誰。而且,你這次去是殺人的,不是比武!”

  “巷戰這種事情,其實並不適合陳兄的性格。一腔正氣,光明正大。而巷戰,講究卻恰恰是陰暗。恰恰是於別人不防備中的偷襲。巷戰的技巧與其他的戰場並無不同,都講究的是以弱勝強。以陳兄的武功,身體的素質,有了這些東西會很容易做到突然襲擊並儘快擊斃對手。而不至於被人合圍。”

  “城市中的地形極為複雜,是最容易躲藏,但也是最容易被合圍的地方。只要陳兄不落入黃道會眾人的合圍中,以陳兄的武藝便絕無危險。”

  陳天聽得出餘生平靜語氣中的關切。陳天自幼便無父母,雖然被師父陳真收養,但陳真也在其年幼時被日本人害死。此後,陳天便遵從陳真遺命,隱遁習武。為了隱藏身份,便也再不與人有過深交。更從未有過人如此關心。

  陳天聽得心中一暖,知道此事兇險,餘生對他的生死有所牽掛。看著餘生在紙上記下一條又一條匪夷所思的計劃。臉上陰晴不定,長嘆一聲,便任由余生安排去了。

  **************

  黃道會自常玉清幫日本人組建開始,至今,不過是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會中有一千餘人,在上海談不上根深蒂固,發展也並不迅速。也只因有日本人的扶持,才屹立不倒。

  而軍統的前身是中華復興社,又名藍衣社。其核心組織是由黃埔軍校的精英組建的三民主義力行社。自一九三二年正式成立,極效仿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主義的褐衣黨。和黑衫黨。強調以擁護蔣介石以建立其“在全國人心目中的至高權威和信仰中心”為目標。不但有國民政府的鼎力支持,更和上海灘各大勢力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數年發展下來,勢力膨脹的速度如同滾雪球一般,在上海灘已經算是根基極深。

  所以,這一次軍統出手對付黃道會。也並不用什麼陰謀詭計。而是明打明的實力碾壓。這一日清晨,黃道會在上海灘數十個據點,同時發生了槍擊和爆炸事件。其中還包括一些常玉清暗自安插,自以為隱秘的暗線!

  這數十個據點中黃道會的人或死或逃,片刻後,便潰不成軍。幾乎是在一瞬之間,黃道會便失去了安插在租界區的全部耳目,和安插在日本人統治區的絕大部分耳目,情報來源瞬間被軍統切斷。

  餘生聽著外面的聲音,當他發現絕大部分巡捕都被軍統製造出的爆炸案吸引走目光時,便按照計劃離開別墅,去往滬江大學。滬江大學中,也有投身於軍統以求抗日的幾個青年學生。這幾個學生也已經接到軍統的命令,組織起一批同學,準備在租界中進行“抗擊日本人和漢奸,為劉湛恩校長送葬”的大遊行。

  而遊行開始的時間,以餘生到達滬江大學的時間為準。遊行行進的路線,也是餘生和陳默事先商量好的,在到達滬江大學後才會告訴幾個青年學生骨幹。

  這一日,正是劉湛恩出殯下葬的日子。英靈不遠,當見敵之鮮血而瞑目。

  ***************

  謝謝大家的支持。關於更新的問題說明一下,由於清唱是個新人,所以第一次簽約的時候會慢一些。近期清唱已經和編輯聊好了小說的大綱和構架,也已經自查完畢。所以,清唱爭取這個周把簽約的事情搞定後,恢復兩更。

  第四十一章 損失過半

  遊行這種事情,對於從後世中國穿越而來的餘生,還是有些新鮮感的。畢竟,後世的人生活的遠比這個時代安逸和諧,平常忙著上班掙錢泡小姑娘,連步行的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遊行。

  也只有這個時代的人,才會用這種成本極低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並期望獲得關注和改變。而二十世紀初的中國,遭遇過太多不公,所以,遊行便也成為家常便飯。

  而遊行的主力,多是學生。這個時代的學生群體,大多是接受過教育,生長於中國倍受外國欺壓的時代心中自然有所不滿。並且,這些學生既沒有養家餬口的壓力,又沒有太多的牽絆。有閒有時間又沒有後世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折磨,自然有遊行的精力。

  劉湛恩這一死,牽動起全上海教育界的神經。教育界中人無不自危,誰也不知道下一刻子彈會落到誰的身上。所以,這次遊行,不僅僅有滬江大學的人,上海灘租界內的各大高校,甚至是中學,都有學生骨幹組織學生前來。而各學校校長,也都很是默契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學生們去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