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排好這些,青小藝仍舊不放心,又讓包括夜無光在內的八個少年輪流安排出時間,在這些孩子們組團賣報的時候加以照拂。

  餘生看這些孩子們準備的熱鬧,心中久違的溫暖也浮泛起來。在上班之前,把三十六個孩子和青小藝聚集到別墅的院子中,對青小藝說:“你的準備很好,不過,我覺得這些孩子們賣報,是不是缺一個合適的叫賣聲?”

  青小藝輕輕皺起眉毛,顯然沒想到這一點。她雖然懂得經營組織,卻沒有經歷過後世的商業化社會,不懂得廣告才是銷量的保證。

  餘生笑道:“既然沒有,那麼不如唱《賣報歌》吧!無論天賦怎麼樣,孩子們的聲音大多還是清澈的,會吸引人。九個人合唱,都算得上是一個樂隊了。”

  《賣報歌》本就是聶耳在上海見一小姑娘在街上艱難賣報,善念一現,才做出的歌句。曲調輕快,極易上口。不過,這賣報歌雖然在上海灘有所流傳,這些從外地而來的難民孩童和青小藝卻是不會的。

  餘生便給他們唱道:“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報,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九個銅板就買一份報。”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大風大雨里滿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滿身的泥水惹人笑,飢餓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耐飢耐寒地滿街跑,吃不飽,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誰告,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

  餘生唱了三遍,除了改變原版中報紙的價錢外,便一字不動。眾孩童學習能力有高有低,但是餘生又唱了幾遍後,大多都學會了。出乎餘生意料之外的是,學得最快、唱的最好的竟然是眼淚包子阿花。

  當清澈的童音唱起時,餘生幾乎以為是後世的一個著名童星重生於此。

  第十六章 靈犬示警

  待得一切準備好,青小藝帶著這些孩童去不同的報社去拿派發下來的報紙。當然,按照正常的時間,無論哪個報社,報紙在早晨八點之前也會派發完畢的。只是因為有餘生的關係在,所以做出承諾的各大報社都會留一份報紙給這些報童。

  當然,特例只有這一日,以後,這些孩童們便要早起了!

  九個衣著整齊的孩童組隊唱《賣報歌》的廣告效果極好。與其說九個孩童是在組隊賣報,還不如說,這九個孩童是在組隊賣萌。並且買單的人極多,但凡家中有年幼子嗣的,都會觸景生情,憐愛之意頓生。即使在這昏暗亂世,人原本的天性也未曾泯滅。對孩童的喜愛讓人類的傳承綿延不絕。

  九個孩童,手中拿著的九種不同的報紙,不過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便售賣一空。平均每人都賺了兩三個銀角之多!幾乎頂得上一個普通的學徒工每日的收入了!除了可以滿足正常的衣食花銷外,還能有所結餘。

  孩童們仍舊循例將自己所掙的錢交給青小藝,由青小藝統一調配。青小藝計算完一日賣報所得的收益後,也是驚訝不已。不其然想到餘生教阿花唱《賣報歌》時臉上溫潤的笑意。不由得面色有些羞紅——這個男子闖入她生活的速度太快,也給了她太多驚喜。

  **********************

  《岳飛精忠報國》這部電影的大部分拍攝,其實差不多都已經完成了。只是,有些地方還需要精益求精。新華公司的大部分人都被困在這上海孤島中,沒有辦法出去,所以,有些外景的構想實在是沒辦法拍。縱然是張善琨在香港有關係,也頂多是拍些外景帶回來,再剪輯進去。所以,如同話劇表演般的布景便不得不啟用。

  而且,演員們的薪酬雖然便宜,並且演的賣力。但是表演畢竟不是下地種菜,只憑賣力就能做好。雖然梁家三姐妹演的岳母姚氏,岳妻李氏,還有梁紅玉都還算是不錯,夜無光演的岳飛文氣了些,但也有英武姿態。

  可是夜無光的幾個兄弟演的角色就實在是讓人傷心了。陸崢嶸演的粘罕怎麼看怎麼猥瑣,不像是統領大軍的敵國先鋒,反倒是像個採花賊。宋華君演的趙構不像是宋朝皇帝,像是宋朝太監。

  季陽原本是這八個少年中最粗壯的一個肌肉男,可惜世代務農的遺傳氣質,讓他顯得太過憨厚。雖然有肌肉,卻也顯不出血性之氣。還是在表演之前,餘生幫他回憶了日本人是怎麼把他們村中的人都趕盡殺絕的,他才演的有如神助。

  凡此種種煩心事,不勝枚舉,餘生甚至把超越這個時代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給這幾個少年大體講了一下,這幾個少年的演技也沒什麼提高。

  倒是青小藝聽了他這個未婚夫的講解之後,舉一反三,自己對著鏡子裝扮梁紅玉,大略看上去,居然不比梁家三姐妹差。

  演員的表演水平不行,便只能靠大量的膠捲和後期的剪輯彌補。餘生需要從無數喊卡的廢膠片中選出少年們表演最神似的那個表情和動作,並拼接到一處。形成一段流暢的影像。實在挑不出來的時候,便只能把少年們再叫來,並重新補拍。

  八個少年原本以為拍電影是個輕鬆容易的事情,卻不料一卡幾十次,重複性的表演讓他們叫苦不迭,身心俱疲。青小藝組織孩童們上街賣萌加賣報的這天,餘生從眾多膠片中剪輯出電影開頭,大約十分鐘左右的影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