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午,唐生智倉促召集師以上將領布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三十六師掩護司令部和直屬部隊從下關渡江以外,其他部隊都要從正面突圍,但唐生智擔心屬於中央軍嫡系在突圍中損失太大,又口頭命令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七十四軍和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突圍,有輪渡時可過江’,這個前後矛盾的命令使中國軍隊的撤退更加混亂。

  然而只有屬於粵系的第六十六軍和第八十三軍在軍長葉肇和鄧龍光帶領下向正面突圍,在付出巨大代價後成功突破日軍包圍,第一五九師代師長羅策群戰死。

  其他部隊長官大多數沒有向下完整地傳達撤退部署,就各自拋下部隊前往江邊乘事先控制的船隻逃離。這些部隊聽說長官退往下關,以為江邊已經做好了撤退準備,於是放棄陣地湧向下關一帶。

  而負責封鎖挹江門的第三十六師沒有接到允許部隊撤退的命令,和從城內退往下關的部隊發生衝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

  到了十二日晚間,唐生智與司令部成員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輪從下關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後第七十四軍一部約五千餘人以及第三十六師也從煤炭港乘船過江,第八十八師一部和第一五六師在下關乘自己控制的木船過江。逃到下關的中國守軍已經失去建制,成為混亂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過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趕到的日軍射殺在江中。到了十三日清晨,滿江屍體,江水盡紅。”

  “到了十三日清晨,日本人進城,對已經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與平民展開了無差別的屠殺。除了正常的機槍掃射和集體活埋之外,還有數不盡的凌辱虐殺的手段。無分老幼男女,而幼兒與女性的遭遇尤其慘烈。”

  “據我所知,日本侵略者殺人的手段多達百種以上,可謂集古今中外殘酷手段之大全。諸如槍殺、刀劈、砍頭、刺刀挑捅、鍘刀斷頭、活埋、水淹、大卸八塊、五馬分屍、二馬分屍、刀刺肛門、開膛破腹、剮人剝皮、電磨粉身、火燒水煮、冰涼活人、鐵釘貫頂、鐵鍋燜人、四肢釘牆、亂刀劃面、剖腹滅子、活人解剖、毒氣殺人、細菌實驗、以人作靶(練刺殺或射擊)、摔布袋(人裝入麻袋反覆摔打致死)、挖眼、割耳、割舌、剁手、剁腳、點天燈、坐飛機(人坐在手榴彈上引爆)、烤活人、滾釘筒、軍犬咬死、軍犬舞(群犬撕咬活人)、槍刺挑殺嬰兒、水煮嬰兒、水田倒插嬰兒、摔死嬰兒、活劈孩童(用手分撕成兩半)等等,不勝枚舉。侵華日軍把殺人作為兒戲,有的日軍官兵竟殺人喝血、吃心肝、吃活人腦,殺人祭軍馬、殺人餵馬、以活人填溝渠過軍車,這類罪惡獸行,經常發生……”

  餘生語調平靜,在講述的時候,他後世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見到的所有文字資料和影像,以往零零散散看過的所有的資料,全部清晰無誤的浮現在腦海之中。

  他所訴說的這些,自然不僅是這一世的余勝所見的南京,而是後世學者經過數十年的考證研究,才還原出來的被日本人否認和隱瞞的侵略真相。

  悲哀與痛楚深入骨髓,暗流洶湧而表面平靜。眾記者聽聞,無不屏聲斂氣。

  “而據日本侵略者的殘暴尚不止於此。根據日本國內媒體《東京日日新聞》報導,兩名日本軍官進行‘殺人競賽’。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長官鼓勵下,彼此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占領南京時,誰先殺滿一百人為勝者。他們從句容殺到湯山,向井敏明殺了八十九人,野田毅殺了七十八人,因皆未滿一百,‘競賽’繼續進行。至十二月月十日中午,兩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軍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謂殺了一百零五人,向井謂殺了一百零六人。又因確定不了是誰先達到殺一百人之數,決定這次比賽不分勝負,重新比賽誰殺滿一百五十名中國人。”

  “這篇報導圖文兼備,而在日本國內,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兩人被稱為——皇軍的英雄。”

  “據統計——日本軍隊在南京的大規模屠殺行動約二十八起,殺害中國人約十九萬!零散的屠殺行動約八百五十八起,殺害中國人約十五萬!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共死亡三十多萬人。”

  眾記者都是中國人,而在上海灘租界,雖然日偽有黃道會等諸多爪牙,但反日的情緒依舊極為濃重。所以,在整個上海孤島時期,沒有一篇讚揚日本人的文章,也沒有一部讚揚日本人的電影出現!

  所以,當眾記者聽到餘生給出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具體信息之後,不由得義憤填膺。早已忘了自己來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一個八卦。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了餘生對南京大屠殺詳細的描述,便足以對編輯和老闆交代。

  《大華報社》的記者是個三十餘歲的男子,詳細記錄完餘生的描述後,對餘生說:“余先生,你放心,歷史真相不容掩蓋,國之恥辱不容忘記。明天無論如何,我《大華》也會出一份號外。讓大家了解真相,一心為國,共同抗日!”

  ************************

  寫這一章之前,看過很多紀錄片和史料。看完之後的心情確實不太好。另,過會兒還有一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