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山海關城頭上原來有兩尊紅衣大炮,吳三桂由寧遠撤軍時又運回一尊。這是明清之際威力最強大的火器。原是葡萄牙人於明中葉傳入澳門,又傳入北京。本來寫作“紅夷大炮”,後改寫為紅衣大炮。這三尊紅衣大炮本是安放在山海關的城牆上,對著關外敵人。前幾天趕快用沙袋在山海西城上修築了炮台,使三尊大炮對著石河西岸。

  吳三桂在三百多親兵親將的護衛中出了西羅城,在稀疏林木中下馬。在緊張的鼓聲中,將以楊珅為首的大約上百名重要將領召集到面前,大聲說道:

  “流賊於上月十九日攻破北京,逼我崇禎皇帝與皇后雙雙自縊,身殉社稷。我數萬關寧將士,仍然忠於大明,誓不降順。逆賊西城總督親自率領十萬之師前來取我關城,昨日到了石河西岸……”

  吳三桂稍停一停,向石河西岸望了一眼,接著說道:

  “敵人倚仗人馬眾多,妄圖一戰取勝。我軍偏要冷靜沉著,憑藉雄關堅城,穩紮穩打。今日下午,滿洲大軍就要來到歡喜嶺,休息一夜,明日上午與我關寧兵共同出戰,出敵意外,裡應外合,必能一戰殺敗流賊,收復京城。我軍全體將士,務必拼力殺賊,挫敵銳氣,明日好一戰取得全勝!”

  “謹遵大帥嚴令,拼力殺賊!”關寧兵還不知已中了滿清的詭計,都振臂高呼,要與流賊決一死戰。

  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各出兵三分之二,漢八旗全部出動。滿洲一旗,足員是七千五百人,八旗徵調三分之二,那就是說,滿洲八旗出動了四萬人。蒙古八旗頂多出兵兩萬人。漢軍旗全部出動,也有三四萬人。多爾表所率南來之兵,至多大約在十萬左右,加上關寧兵四萬,全部敵兵約在十三四萬。

  張奇對這次決戰也很重視,他讓西城的磨坊系統加速運轉,又添了十座兵營,十座兵工廠,不分黑夜白天的生產武器,訓練士兵。

  此番出征,抽調了五萬大軍,再加一部分輔兵,西城軍總數也達到六七萬人。雖說在數字上對比,似乎不足敵軍的一半。然而張奇卻知道,西城軍的戰鬥力,幾乎是敵人的十倍。

  西城軍每一小隊共一百人,就擁有十門火炮,六十枝來復槍,十具擲彈筒。幾乎已放棄冷兵器。

  一萬騎兵,也都是每人兩支短火銃,都能連發五響。再加連弩一具,馬刀一柄。而且還特地配置了四枚山寨手雷。這種手雷不好的地方,就是要點火引著,然後才能扔向敵人。只不過還好殺傷力不弱,在這時代也算得上大殺器了。

  很快,西城軍就已兵臨城下,開始了幾場試探進攻,跟關寧軍打了幾仗。關寧軍雖說都是大敗,但對於大局沒什麼影響,也就不太重視,只等著滿清的援兵到來,到時候來個前後夾擊,一舉戰敗敵軍。

  “明日好天氣,准能旗開得勝,一戰殺敗流賊!”

  多爾袞的性格是遇事考慮周密,輕易不說出口來。此刻乍然起了一陣東南風,使長城外的初夏夜晚略微有些寒意。

  後金主力今晚就能開進山海關,明日參加大戰的有滿洲的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還有“三順王”率領的漢軍八旗。其餘人馬,包括滿洲八旗中的另外幾個旗和蒙古八旗,以及從錦州運來的紅衣大炮。

  多爾袞相信,僅憑隨同他今日來到的滿洲精兵,加上吳三桂率領投降的關寧兵,明日準定可以殺得西城軍潰不成軍。

  他估計各旗將士已經用過晚餐,立刻傳下諭旨,命將士們趕快休息,三更進關,在西羅城的樹林中搭好軍帳,繼續休息。明日五更以前,所有進關將士,要將馬匹餵飽,出戰殺敵。

  多爾袞還來了陣前動員,說出了這樣幾句話:

  “傳諭各旗將領,我大清兵十幾年來幾次進入長城,深入冀南、山東,都如入無人之境。從前,我大清與明朝是兩個敵國,所以我大清兵每次南下,攻破城寨,俘虜男女人口,搶掠耕牛財物,都是合法的。這次我兵進入關內,每到一地,都是我大清國土,人民是我大清人民,所以嚴禁騷擾百姓,不許動一草一木。各地大小官吏,凡願意投降的,照舊任職;以後犯法,決不寬容。”

  多爾袞又命人進關去向吳三桂傳下諭旨:滿洲大軍將於今夜三更進關,大部分暫駐西羅城中,一部分駐紮西羅城外的小樹林中。本攝政王定於四更時候率領隨徵文武官員與朝鮮世子及其左右官員進關。

  次日,太陽升高了,雙方鼓聲震地。但是天色昏黃,且有霧氣。雙方戰鼓敲得更凶,聲震大地,廝殺開始了。

  吳三桂的關寧兵比昨天增加了很多,作戰十分兇猛。西城軍卻不溫不火,只是列好陣勢,不斷打退敵人的進攻,卻不追擊。

  吳三桂的人馬雖也死傷很重,但倚仗人馬眾多,仍不後退。關寧軍都在等,心想只要堅持到後金的軍隊從旁側出現,就是發起總攻的時候。到時候兩面夾擊,必然能打西城軍一個措手不及。

  兩軍交戰正酣,忽然從海上颳起一陣狂風。這狂風起得那麼猛,颳得那麼凶,頓時天色昏暗,飛沙走石,日色無光,雙方都不能夠再進行作戰,暫時收兵。鼓聲也停止了,吶喊也停止了,馬蹄聲也停止了,只有狂風呼嘯的聲音。

  過了大約一頓飯時候,大風漸小,慢慢停了。敵陣上大聲鼓譟。除了關寧軍大大喊“殺,殺”之外,還有許多人齊聲呼叫:“哇!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