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四喜並不排除日軍中也有這樣的人才,但不管怎樣,他必須要將一切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都逐步的排查一遍。

  再說了,去驗證一下這個問題也並不影響什麼,只需要派出一個班的戰士加快速度到前面偵察一下就行了。

  很快,一個班的戰士脫離了大部隊,朝著前方迅速的跑去,而餘下的人則是迅速的清理著戰場。

  日軍的屍體他們沒有興趣去收拾,日軍的武器他們也看不上眼,但看不上眼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這麼扔在這裡,萬一要是被日本人撿走了,之後繼續用這些武器對付他們該怎麼辦?

  所以,這些武器被收攏在一起,就那麼堆在那裡,然後就是一把大火直接燒掉。

  啥?你告訴我說大雨天點不著火?拜託,俺有汽油好不?什麼天還能讓汽油點不著的?雖然不多,但是燒掉這些步槍還是沒有問題的。

  一把大火燒掉了日軍最緊需的裝備,然而罪魁禍首們卻壓根不將這些東西看在眼裡,直接繼續朝著前方趕去,後面的大部隊距離他們並不遠,他們也沒有時間在這裡耽誤太多的時間。

  大約十幾分鐘的時間,剛剛派去偵察的一個班的一名戰士就跑了回來,將前面的情況大致的匯報了一下。

  651:窮途末路

  派出去偵察的一個班,的確在距離這裡不遠處的地方現了一些痕跡,如果是在平時的時候,是很難現這些痕跡的,乾燥的路面,車輛壓過並不會留下什麼痕跡,但是在雨天,濕滑泥濘的路面,只是人走過都會留下一些痕跡,更不要說沉重的車輛。?

  不過那個痕跡並不是特別的明顯,而且他們也無法判斷是否真的有輜重隊剛剛走過,所以那個班只是派了一名戰士回來匯報,其餘人則繼續加朝前趕去。

  接到這個消息之後,馮四喜也是急忙命令部隊加前進,雖然不知道前面是否真的有情況,可一旦真的有情況的話,那麼他們只要能夠打掉日軍的這支輜重隊,那麼接下來日軍所面臨的困境就會愈來愈嚴重。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一仗他們竟然會打的這麼順利,除了登6的第一戰遇到了一些問題以外,之後的戰鬥幾乎猶入無人之境一般的順利。無論是具備作戰能力的日軍,還是新兵,幾乎沒有人能夠阻擋下中國人的步伐。

  而日本對於各種資源的欠缺程度,也幾乎是讓所有登6日本的中**人們感到了大吃一驚,這在國內幾乎是不敢想像的。

  在日本,你根本看不到硬化路面,你根本看不到任何機械化的車輛,這裡更像是幾年前的中國,出行基本靠走,運貨基本靠馬,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也就罷了,日本基層的平民們的生活也是異常的慘烈。

  這一路上走來,中國的軍隊不知道闖進了多少個日本平民的家中,那些家中有的是空無一人,舉家逃亡的空屋子,也有的是一家人躲在裡面,希望能夠躲過這一劫的。

  但無論是無人的還是有人的,在每一個家中搜出來的糧食,最多最多的,也就只夠他們一家人吃上一周的,不過中國經歷過這種苦日子,所以他們也很清楚,這些糧食如果是緊巴巴的過的話,倒是可以勉強吃上一個月。

  而這也不禁讓人難以想像,日本國內都窮成這個鳥樣了,那麼十幾年前,日本又是怎麼打敗的中國呢?

  直到現在,當大量的中**隊登6上日本本土之後,親眼看到了這裡的一切之後,他們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了過來,日本其實並不強,至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

  當年之所以敗給日本,倒不如說是敗給了他們自己,如果當年清政府能夠上點心,對海軍,對6軍不是那麼的苛刻,不那麼的任人唯親,不那麼的刻意講究皇權,當年的甲午戰爭,必然將會是另外一個結果。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日本其實就是一個賭徒,每一次的賭博,他們都喜歡壓上全部的賭注,贏,則資本翻倍,輸,則傾家蕩產。

  日本人的這種魄力,是當年的清政府所不具備的,所以他們才一次又一次的敗給了日本人,讓日本人從中國搜颳走了大量的財富,讓他們擁有了更多的資金和資源去建造更多能夠攻打中國的武器裝備。

  這是國人的悲哀,也是清政府的悲哀,當年他們只看到了日本人表面上的強大,卻沒有看到日本人內部的虛空。

  儘管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但日本政府對於那些留學生可是有著嚴格的照顧的,很少會讓留學生刺探到日本真正的核心機密,連他們留學的軍校都是如此,那麼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也要展軍備的情況,會讓他們真正的刺探到嗎?

  歷史上日本人因為幾次驚天豪賭而獲得了成功,到了後期的時候,特別是在侵華之後,他們從中國獲取了大量的資源,這才足以支撐他們能夠支撐起那場長達十多年的戰爭,讓他們有膽量去跟美國人叫板。

  但事實上是,如果當年東北軍能夠奮起抵抗,直接將入侵的日軍給打回去,或者是全殲,亦或者讓日軍看到東北軍的強大,而不是一槍不放的就丟掉了整個東北,將倉庫內大量的裝備留給日本人,將大量的機器設備留給日本人,那麼至少可以保證,侵華戰爭會延後幾年的時間爆。

  當年光是日軍在東北軍倉庫里繳獲的大炮飛機的數量,就比日軍現役的大炮飛機還要多,還要先進。而後來侵華日軍的武器裝備,戰備補給,也都是通過當年東北軍留給他們的設備製造出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