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卻可以達到奇襲,像閃電一樣攻擊敵軍的目的,雖然戰術不正宗,但就目前而言,嚇傻日本人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加上此次是全線進攻,日本人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

  603:那是什麼?

  『嗡……』

  三號區域前方大約兩公里左右的位置上,數百台野豬坦克與屠夫坦克以及裝甲偵察車忽然爆出陣陣動機的轟鳴聲,陣陣黑煙悄然升起,空氣中到處瀰漫著尾氣的味道。

  一個個裝甲兵麻利的檢查著自己的戰車,然後迅的鑽進車輛內部。

  這些年來裝甲部隊在一直不斷的擴充,從最開始的一個師,到三個師,再到現如今的九個師,其中一半以上的裝甲師全部配備了最新式的屠夫坦克,另外的一半則是屠夫坦克與野豬坦克的混合體。

  唯一與之前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如今的裝甲師已經配備了一些步兵裝甲車,可以確保裝甲部隊在戰場上的突襲能力。

  一零九裝甲師只有一百二十輛步兵裝甲車,每一輛可以搭載一個班的步兵,上面擁有十二個射擊孔,步兵裝甲車的裝甲火力雖然不值一提,但若是對上對方的步兵,那就是一個渾身是刺的刺蝟。

  十二個射擊孔足以阻擊一切想要靠近他的敵人,任何人都無法輕易的去摧毀它。

  一零九裝甲師被一分為二,其中將近二百台坦克和四十餘輛裝甲偵察車,以及五十輛步兵裝甲車,還有一個旅的步兵被劃分在一起,兵力雖然不多,但是攻擊強度卻遠常人之所想像。

  「出!」一零九裝甲師師長呂鵬大手一揮,兩個方陣的部隊忽然間朝著各自的目標區域涌去。

  坦克在正前方開路,裝甲偵察車以及步兵裝甲車在兩側負責掩護,步兵尾隨在坦克的身後,整個巨大的編隊以五公里左右的度緩慢的朝前移動著。

  「一公里!」陳小民抬頭看了眼前方的日軍陣地,那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陣地,挖掘的戰壕對於裝甲部隊來說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只有不足半米深,不足半米高的掩體,坦克只需要輕輕的一腳油門便能夠越過去,戰壕的寬度只有不足一米,這點寬度對於坦克來說也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那些日軍步兵要是有勇氣的話,在坦克越過戰壕的那一剎那,他們倒是可以對坦克最薄弱的地方起攻擊,眾所周知,坦克最薄弱的地方便在於車底,只要有勇氣拿著足夠的炸藥鑽進坦克車底,那麼一個人就可以幹掉一台坦克。

  陳小民是裝甲步兵,但是他的運氣並不怎麼好,當初挑選裝甲步兵的時候,陳小民並沒有被選中。這裡指的裝甲步兵是真正意義上的裝甲步兵,是那種坐在裝甲步兵車裡的步兵。

  而陳小民身上的職責也要比其他的步兵多了一些,除了要作戰以外,他還要負責對坦克提供火力保護。

  啥?你說坦克需要步兵去貼身保護?這不是開玩笑的吧?

  事實上並沒有,坦克在進行坦克決戰的時候,的確不需要步兵去為其提供火力掩護,但是在面對敵方步兵,或者是突襲戰的時候,卻是需要步兵來掩護的。

  雖然現在這個時間段敵人的步兵可能還沒有找到對付坦克的辦法,但萬一敵人要是找到了,他們又沒有及時的去做出應對,到時候損失的可就不是一兩輛坦克那麼簡單了。

  所以,防範於未然,反正裝甲步兵也跟在身邊,多擔負一個職責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無非就是多費點力氣而已。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坦步協同作戰,就是需要步兵跟在身邊的,步兵在保護坦克的同時,坦克也在為步兵遮擋著炮火,兩個是相輔相成的,這也就是裝甲師為什麼要配備步兵的原因。

  當然了,隨著裝甲步兵車的大量裝備,在未來這種看似最新式的戰鬥方式可能會被逐漸的淘汰,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之下,仍舊是需要用到這種戰術的。

  『嗡……』

  一台台坦克忽然間爆出了比剛才更加強烈的轟鳴聲,經常開車的人都知道,這種聲音一般情況下是在空擋猛踩油門所出的聲音。

  但是在坦克身上出這樣的聲音,那就只有一個原因,這是坦克在對身後的步兵示意,接下來他們要起衝鋒了。

  細節決定成敗,這些細節往往也就是人們所常說的默契,一支部隊在一起訓練的時間久了,相互之間也了解到一定程度了,這個時候只要一個眼神,其他人就能夠明白他的意思。

  而其他人若是需要用話語去傳達自己的意思,然後在相互之間進行溝通,一來二去的浪費的都是時間,別人一秒鐘就能夠完成的事情,你卻需要半分鐘,甚至是一分鐘,若是無數個差距加在一起,最終會是什麼效果?

  聽到坦克明顯異常的轟鳴聲之後,陳小民也是急忙做好了準備,將手中的步槍上膛,槍口朝下,這是為了防止奔跑途中意外引的走火而誤傷自己人。

  果不其然,在陳小民準備好衝鋒之後大約十秒鐘左右,坦克明顯的加快了度,剛開始的時候陳小民只需要不慌不忙的走著就能夠跟上坦克的度,而現在卻需要一路小跑著。

  幾分鐘後,陳小民就需要大步的跑著才能夠跟上坦克的度,在奔跑的同時,他的雙眼也在不斷的從坦克與身體之間的縫隙內觀察著前方敵軍陣地上的情況。

  日軍終究還是太弱了,即便此刻他們在兵力上有著絕對的優勢,陳小民也依舊對日軍毫無畏懼的感覺。這是多年以來的訓練,以及歷次大戰勝利所帶來的信心給他們帶來的自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