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這是在夜間,黑燈瞎火的,這讓他們怎麼辦?點燃火把?這不等於是給敵軍炮兵標明了方向嗎?也只有傻子才敢這麼幹。

  於是,萬般無奈之下的小嘰朝野,只能被迫的放棄了夜襲的計劃,並且命令士兵全部退回去,等到天亮以後再做打算。

  而讓小嘰朝野鬱悶的是,明明取得了勝勢的中國人,為什麼要忽然間撤退?這不符合戰場常理,也根本不符合目前的戰況。根據白天的戰鬥情況,日軍這邊差不多損失了將近七千人,而中國人的損失估計連一千都不到,這麼懸殊的傷亡比例,中國人此刻應該想盡辦法的去攻擊才是,可他們又為什麼要選擇撤退呢?

  陰謀?

  還是這其中有什麼隱情?

  據說中國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內訌,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會做出一些讓人可笑的舉動來,雖然日本也同樣發生過這種事情,但是在一些大的事情上面可是從未出現過的。

  中國人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小嘰朝野也相信他們不會是烏合之眾,他們的軍人甚至比日本軍人還具有奉獻精神。

  小嘰朝野並不想將事情往最壞的一面去想,因為那樣會讓他迷失方向,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可是換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對方的指揮官,那麼在目前的戰局下,到底發生什麼樣的情況才有可能讓自己做出撤退的命令?

  首先的第一個,是上級的命令,這種情況往往預示著更高一級的指揮部有更加龐大的計劃,而三七一師的進攻會打亂更高一級指揮部的計劃,所以在發現他們進攻之後,就立即命令撤退。

  而中國人是有無線電技術的,這一點早就已經成為了透明的,只不過礙於中國人對於無線電唔的比較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從中國人手中繳獲過無線電,也沒辦法進行相應的研究。

  不過據說歐洲那邊已經研究出來了,目前正在加緊測試,甚至一些部隊都已經使用上了無線電。

  想來想去,小嘰朝野覺得這個可能性並不大。

  目前登陸北海道的日本軍隊數量並不多,中國人也因為海軍運力的問題,所以不可能像中俄戰爭那樣,迅速的將大量的軍隊部署到位。

  所以,理論上說,中國人在登陸北海道以後,理應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北海道的所有日軍,然後在慢慢的將北海道打造成進攻本州島的前沿陣地。

  這樣的部署是對於中國人最有利的一種,而通過白天的戰鬥,也證明了三七一師的確有能力在兩天內解決掉三十六師團。

  眼看著第一階段目標即將達成,卻忽然間撤退,在這個緊要關頭給日軍留下一個喘息的機會,但凡是有點理智的人都不會做出這種決定的。

  所以,小嘰朝野很快的便排除掉了上級命令這種可能性。

  那麼就剩下最後一種可能性了,三七一師的自身原因。

  傷亡太大這種選擇可以直接拋棄掉了,這時候說傷亡太大,那是根本不現實的。

  部隊過於疲憊也可以拋棄掉,登陸北海道到現在也不過才不到一周的時間,無論那支部隊,開戰一周,且沒有經歷過消耗戰這種耗費精力的戰鬥,都不可能出現疲憊的狀況的。

  難道是物資問題?海軍運力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和運力內,他們必須要迅速的將大量的部隊運往北海道,同時還要負責運輸已登陸部隊的物資,如果在前期他們將重心放在運輸部隊上面的話,那麼的確有可能出現物資短缺的情況。

  而這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一種情況,也是很現實的一種情況。但是這種情況似乎也並不怎麼可靠,因為根據情報顯示,就在今天上午,三七一師才剛剛得到了補給,他們的重炮就是在那個時候過來的。

  哪怕登陸敵軍總體上缺少物資,至少三七一師目前是不會缺少物資的,而若真的缺少物資的話,那麼最合理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打上一場狠仗,就像今天的那種戰鬥,然後死死的守在第一條戰線,等待後續的援軍或是補給到來。

  坦白的講,如果中國人真的守在了那裡,並且今晚的偷襲計劃失敗的話,那么小嘰朝野是沒有膽量在第二天,甚至是第三天再發起一次戰鬥的。

  而兩天的時間,是足夠他們進行一次補給的,畢竟只有幾十公里的距離,就算是單純的依靠人力,時間上也是來得及的。

  剛剛得到補給,打了一場大勝仗,然後忽然撤退,一時間小嘰朝野也有些懵逼了,根本摸不清楚中國人的套路。

  戰場上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況,可是小嘰朝野卻沒有絲毫的辦法去應對。

  遠處的爆炸聲的確是引起了三七一師的注意,但這個時候可沒人有精力去搭理日本人,防線上的陷阱也已經給他們留下了,至於日本人會不會上當,那就不是他們能控制的情況了。

  此時此刻的三七一師,正在加緊後撤,部隊不僅僅只是退出了第一道陣地,甚至是直接退到了十公里開外的地方,然後部隊分批連夜趕工,在那裡修建一條防禦工事,做出一副就是要打防禦戰的態勢。

  不過三七一師構築的防線比較簡單,就是一個不足一米的坑道,然後將挖出來的泥土直接堆積在前面形成掩體,沒有防炮洞,甚至連機槍掩體都沒有,而且防線也是零零散散的,一段一段的,中間空缺的地方,則是用單兵坑來解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