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明治天皇想要安排好後事,但中國人卻愣是不肯給他這個機會。

  無奈之下,在召開最近的一次御前會議的時候,明治天皇將年三十一歲的皇太子嘉仁喊到了大殿之中,並且由皇太子嘉仁主持會議,明治天皇旁聽。

  明治天皇的這種舉動,其實已經很明顯了,而他的身體情況如今也是越來越差,交權給皇太子嘉仁,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早晚的事情。

  而嘉仁又是明治天皇僅存的兒子,排名老三,可以說,在接班人這一塊,明治天皇根本就沒得選。而歷史上在1912年明治天皇死後,直到1915年嘉仁才正式登基。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58歲的明治天皇已經無力再去處理繁重的公務,三十一歲的皇太子接管國務似乎也都一切正常。

  而這次的御前會議,就在日本位於中國的間諜查探到部隊已經登船出的消息傳回國內之後,而此次會議的內容,也正是打破了日本美夢的議題。

  原本為了避免國內的震盪,明治天皇和一眾高層是並不打算公布在外征戰的結果的,但是現在,戰爭即將燃燒到日本本土,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的辦法再去做任何的掩飾了,而重中之重的問題是,日本6軍現有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抗敵人的進攻,因為有俄國的前例在,所以這次對日本的威脅,將有可能是滅國之戰。

  所以,日本此刻更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於是,御前會議主要就是商量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全民動員,因為明治天皇早些年的決定,所以日本其實並不缺少士兵,大多數三十歲以下的男子都接受過軍事訓練,只要放武器給他們,再稍加訓練,那就是一支部隊。

  第二件事情則是商討該如何應對此次的危機,日本想要加入協約國或者同盟國的消息始終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這讓日本人暗恨不已。然而他們也猜到了兩大集團壓下這件事情的原因,可誰又有辦法呢?

  英國對於中國的態度,始終要比對日本的態度更好,雖然他們之間一度差點簽訂英日同盟協約,但是在那之前,英國民間可是有著很大的反對聲音的,他們更希望英國能夠與中國簽訂同盟協約,來共同挾制日本。

  沒錯,國際事務就是這麼的狗血,狗血到你永遠不敢想像接下來到底會生什麼?

  這個御前會議只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就結束了,最終的結論是,將九州島變成中國人的絞肉場,島上所有的腐乳老幼全部撤離至本州島,然後,動員九州島上所有的適齡參戰人員加入軍隊來抵抗即將到來的侵略戰爭,除了九州島以外,其餘的四國,本州,北海道三地也需要進行全民動員。

  日本人很清楚,此番中國人來侵略日本本土,絕對不會輕易的撤退的,他們一定會一雪前恥,報了十幾年前的血海深仇的,所以,日本也是做好了死戰到底的打算。

  但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是精神上做好了這種打算而已,實際上因為日本的各種資源都在向著海軍傾斜,6軍得到的資源更是少之又少,動員了那麼多的兵力,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放給他們。

  所以,皇太子嘉仁建議暫時取消海軍的擴軍計劃,將所有的資源全部用於6軍兵器製造,這一提議得到了明治天皇的認可,並且最終下令停止海軍擴建,加大6軍兵器製造的度。

  該做的準備,明治天皇和日本高層都已經在做了,現在他們唯一希望的,只能是希望前期部署的部隊能夠抵擋住中國人的登6,儘可能的給日本帶來更多的準備時間。至少也要拖到他們製造夠了足夠的武器裝備的時候在全面開戰。

  然而此時的情形最終卻是陰差陽錯的與後世的抗戰相反了過來,當時兩國都沒有準備好就爆了戰爭,現在也同樣是都沒有準備好。

  艦隊是在上午大約十點鐘左右開始出的,如果按照這個時間,那麼大約會在7日的清晨左右抵達日本本土,最遲上午十點鐘,他們將會抵達之前預定好的三個登6場中的任意一個。而從地理位置以及登6環境來判斷的話,鹿兒島是絕佳的登6場地,因為鹿兒島外圍並沒有大量的島嶼,日本也沒辦法在那些島嶼上布置岸炮對艦隊產生威脅。

  而除了鹿兒島以外,其他的兩個地方都有大量的島嶼,一旦在那裡布置了岸炮,將會對登6部隊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所以,日本在鹿兒島那裡布置的兵力又是最多的。而此次日本可謂是傾全國之力來防禦這一戰,只要能夠將他們的先頭部隊給打掉,或者是將運兵艦隊給打掉,那麼日本將會獲得至少半年的準備期。

  所以,這一戰日本的主要任務則是幹掉中國人的運輸艦隊,而好在日本本土已經架設了有線電報線路,無論中國人將會攻擊哪裡,其他兩地都會第一時間內得到消息,而那個時候,位於其他兩座軍港的軍艦也將會前來攻擊中國艦隊,也讓他們嘗一嘗運輸艦被擊沉的感覺。

  日本在中國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海軍勢力,朝鮮那邊也是同樣的,如今在朝鮮,日本基本上已經被趕出了朝鮮國界,而朝鮮王李熙也正在籌備著一場盛大的宴會,而宴會過後,李熙將會宣布出兵日本的決定。

  多年農奴翻身當家作主,這種感覺還是很爽的,此時的李熙也是幹勁兒十足,同時也更加堅定了牢牢跟在中華帝國身後的決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