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373:以自我為中心

  回到帝國銀行之後,閻維藩則是將自己一個人鎖在了辦公室內,並且吩咐自己的秘書,在自己出來之前,任何人不准進去打擾他。

  昨晚和今天所生的事情,讓閻維藩心中激流涌動,甚至在從軍營中出來之後,閻維藩的心情也還是久久的未能平靜下來,這就接任帝國銀行行長之職了?

  幸福來的簡直太快,閻維藩壓根就沒反應過來。

  閻維藩的確是個金融能手,無論是之前跟著喬家干,還是投奔國家之後,閻維藩的能力是無法質疑的。

  而近期喬老的身體狀況愈來愈下,這也讓行里有了不少的流言,甚至,其他的幾位副行長已經在積極的運作著這件事情了,在他們看來,儘管這是個新的帝國,但也依舊難逃人情關係,這幾千年來所形成的風俗,根本就不是一個帝國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就能改變的。

  閻維藩也很想去運作一番,至少以他現在的地位,若是在加上喬老的舉薦,閻維藩還是會有很大勝算的。

  可是閻維藩再三思索之後,還是沒有去跑關係,而是將一顆心都扎在了貨幣改革這件事情上。論起帝國銀行行長和貨幣改革,一個是對私人有好處,另一個則是對國家有著莫大的好處,閻維藩最終還是理智的選擇了後者。

  而讓閻維藩所沒有想到的是,帝國銀行行長這個職位,竟然不聲不響的落在了他的頭上,特別是王士珍昨夜與他談話的時候,不經意間透漏出的一句話,更是讓閻維藩感動不已。

  當時王士珍只是淡淡的提了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簡簡單單的六個字,當時閻維藩只是感覺到了有些希望而已,但卻沒想到第二天就直接面聖,並且接過了帝國銀行行長的職位。

  如今,任命書已經被交到了閻維藩的手中,這份任命書是皇帝當著閻維藩的面,親自書寫的,並且親自蓋上的皇帝玉璽,最終又親自交給閻維藩的。

  以閻維藩的聰明,他很輕易的便想到了王思銳這麼做的目的,他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世人,只要你有能力,又肯吃苦,在那些喜歡投機取巧的人面前,前者永遠是占據著優勢的,帝國需要那些有能力,又肯吃苦的實幹派。

  難得皇帝如此信任自己,並且將貨幣改革這麼大的事情交給自己來負責,無論如何,絕不能讓陛下失望。閻維藩在心中暗暗的想到。

  旋即,閻維藩便在辦公室里翻起了資料,採用金本位制度的事情已經定了下來,但是皇帝也提出了要求,為了避免有人惡意兌換金子,從而導致國家經濟崩潰,所以在採用金本位之後,必須要禁止金子作為貨幣流通。

  同時,也必須要想盡辦法的避免金本位因為各種原因而崩潰,但是這裡面具體該怎麼操作,王思銳並沒有說,閻維藩也並沒有問,身為一個皇帝,他能夠想到這些就已經算是個千古明君了,如果什麼事情皇帝都能想的面面俱全,那還要他們這些官員幹什麼?

  事實上,禁止金子作為流通貨幣,這種做法正是在一戰後金本位全面崩潰的時候,歐洲各國採取的一項應對措施,雖然這個舉措並不完美,但是也有效的制止了經濟崩潰的局面,但是說到底,它還是個不完整的體制,還需要不斷的去完善。

  整整一天的時間,閻維藩就在辦公室里想著辦法,帝國金子沒有銀子那麼多,而貨幣改革之後,銀子也將會被全面廢棄,但是作為中央政府,是肯定要保護老百姓的,至少在這方面,是不能夠讓老百姓吃虧的。

  可是帝國手中又沒有太多的金子,那麼相對應的,所行的貨幣數量也就無法滿足正常的兌換率。

  那麼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被迫的提高金銀兌換率,而此時金銀兌率是1:4o,如果新的貨幣按照1兩金子行4o元的話,那麼一元相應的也就等於一兩銀子,這個是穩定當下經濟局勢的最好辦法,但是如此一來,帝國手中的資金將會瞬間縮小數倍,甚至是出現經濟倒退。

  雖然禁止了金子流出,但是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那麼是不是可以採取另外一種便捷的方式呢?現在帝國手中的確是沒有足夠的金子,但是民間卻擁有大量的金子,原因無他,華夏數千年以來都流行穿金戴銀,每家每戶,即便是再窮的人家,起碼也有個金戒指什麼的,藏在民間的金子,數量絕對要遠於帝國的存貨,甚至可以稱之為世界之最。

  畢竟前面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放著呢,這一點是華夏的根本。

  那麼,如果帝國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將這些金子收上來,作為儲備,屆時帝國銀行布兌率,但是卻不允許金子流通,沒有流通,那麼誰還會去刻意的兌換金子?

  這樣,帝國只需要能夠保證有足夠的金子在手中,是不是可以完全的脫離金子的對貨幣的限制呢?

  閻維藩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如果能夠脫離金本位,開闢出一種全新的制度,同時又以金子作為儲備,安撫民心,使百姓對於手中的貨幣有足夠的信心,並且在以自我為中心,使帝國貨幣常年穩定在一個匯率上面,如果能夠成功,甚至未來幾年之後,帝國的經濟將會影響到整個世界。

  如果真的能夠展到那一步的話,帝國在國際上將會有怎樣的影響力?

  緊接著,閻維藩將自己的想法詳細的寫了下來,隨後又經過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修改,完善,並且與手下核心進行了數次激烈的爭討,這才算是確定了一個初步的方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