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王奇來到司令部前十分鐘,蔡鍔已經與西島助義達成了協議,日本陸軍第二、第六師團餘部有條件投降,西島助義將會代表西寬二郎和大久保春野出席投降儀式,中華帝國方面必須要保證日本陸軍投降士兵的安全以及糧食,必須無條件的救助日軍傷兵,同時,在戰爭徹底的結束之前,中華帝國方面不得公布第二、第六師團投降的事情。

  原本曹錕是只接受無條件投降的,但是日本人提出的條件其實也並不過份,加上不公布日軍投降的消息,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對於中華帝國也是有利的。

  比如,他們可以繼續迅速的推進,從而占領更多的土地。

  而此時的朝鮮半島,也只有日本第四師團以及十萬左右的朝鮮偽軍,這點兵力對於皇家陸軍來說,根本就無法形成任何有效的威脅,皇家陸軍可以很輕易的化解他們的抵抗,從而將利益最大化。

  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投降的事情肯定是要公布的,為此,曹錕特意將受降儀式安排在了三天後,當然,日本陸軍是要在今天就繳械投降的,三天後只是一個補充的儀式,屆時將會有軍內的媒體進行記錄存檔。

  為什麼要寫王奇這個角色呢?並不只是單純的為了表達一下炮兵的委屈,事實上,這個角色是以作者君的爺爺為原型寫的,不過俺爺爺不是炮兵,是步兵,當年戰爭開始前在訓練新兵,他們那批部隊是要去解放灣灣的,部隊訓練好之後,便帶著部隊從中部一路南下到福建,結果剛到福建沒多久,北邊戰事吃緊,不得不暫緩了收復灣灣的計劃,當年不管是調到南邊的還是正在路上的,又或者是即將完成訓練的,全部都給調到了北邊,俺的爺爺從中部到南部,又從南部到北部,好不容易趕到了朝鮮,然後戰爭結束了……

  另外,後面還有一更!

  361:天皇吐血了(推薦票加更)

  日本,東京!

  儘管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投降的消息還沒有傳來,但是這件事情似乎已經變的越來越有可能了。

  上一次,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派人傳出消息的時候,這兩個師團正打算在平壤與皇家6軍決一死戰,爭取在那裡拖住皇家6軍的步伐。

  但是很快,皇家6軍便越過了平壤,直接朝著南部猛撲了過來。

  中看不中用的朝鮮偽軍,一時間敗退千里,丟掉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第四師團本就不怎麼樣,加上兵力過於分散,懶於備戰的第四師團,在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丟掉了手中大部分土地。

  而現在,東京這邊所知道的消息,還是第四師團傳回來的。

  雖然說終於是有了前線的消息,可是這個消息對於他們來說,未免有些太過沉重了,是的,皇家6軍已經打到了任實郡和昌寧郡一線,如果不是他們還顧及日本海軍的話,估計早就已經將蔚山給占領了。

  也就是說,短短二十天的時間,日本丟掉了朝鮮五分之四的領土,現如今也只有釜山和光州這兩處地方還完全的被日本人控制。

  明治天皇忍不住的將一套古董茶具憤怒的摔碎,那是他最喜歡的一套茶具,平日裡就是不小心的放下都會心疼上一陣子,但是這一次,他已經忘記了自己心愛的茶具。

  朝鮮,日本帝國花費了那麼大的精力,損失了那麼多的東西猜得到的朝鮮,現如今竟然已經沒有了,而且還是在二十天內丟掉的。

  現在,日本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只剩下了台灣這一塊土地。

  慶幸的是,台灣與大6有一海之隔,而大6又幾乎沒有任何的海軍力量,所以目前台灣方面還算是穩定。

  加上日本在全面占領台灣之後,實施的一些仁政,近年來已經基本上得到了台灣民眾的認可,所以,台灣民眾對於日本的反抗力度也是越來越小,不少的反抗勢力也已經逐漸的下山投靠日本。

  而日本方面雖然對於這些反抗勢力可謂是恨之入骨,但是為了長久的統治,日本並沒有追究這些反抗勢力的責任,而是放他們回家,並且幫助他們生存下去。

  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仁政措施,加上日本在台灣也是用建設本土的想法去建設台灣的,所以台灣民眾近年來對於日本的認可度也是越來越高。

  同樣的,後世日本對於東北的規劃,其實就是借鑑了台灣的統治經驗。而在歷史上,侵華日軍當中有大多數軍人都來自於朝鮮以及台灣,據戰後統計,侵華日軍中最精銳,最殘暴的師團中,台灣人的平均比例為百分之三十二,最高的達到百分之四十七,最低的為百分之二十三。

  台灣,現在已經成為了日本這個東亞列強身上的唯一一塊遮羞布了,但是朝鮮,日本人顯然也沒打算就這麼輕易的放棄。

  可是現在的結果,卻讓明治天皇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已經不知道了到底該怎麼辦,更不知道事情為什麼會展到如今這種局面。

  日本明明已經跟中華帝國提出了停戰的請求,並且尋找了英國人作為中間人。而王思銳也是同意了停戰,並且給出了半個月的期限。

  的確,自打王思銳給出回復之後,到現在,不多不少,剛剛半個月的時間。皇家6軍的攻勢也的確是停止了下來。

  可是這半個月的時間內,日本人卻是損失慘重,不僅僅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而且也丟掉了大量的土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