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327:日軍的陰謀

  「混蛋,亂搞,他楊大山到底想幹什麼?真以為到了戰場上老子就收拾不了他了是吧?誰給他的膽子擅自做主的?處分,必須要嚴重處分他。」六零三團團長李品洲重重的將手中的軍用水壺扔在了地上,任由水壺中的清水散落一地,口中狠狠的怒罵著。

  「哎呦,我的李團長吶,現在可不是說什麼處分的時候,還是儘快的將我們的情況上報給旅里吧。這個楊大山,真是個能惹事的主,一點也不讓人省心。」六零三團參謀長宋毅一臉愁眉道。

  「命令楊大山,立即給我撤回來。」李品洲繼續命令道。

  「李團長,這個先不急,部隊好不容易到了那裡,怎麼說也不能輕易的撤退。還是先把情況報給旅里,看上面怎麼說吧。」宋毅立即制止了李品洲的決定,楊大山雖然冒失了一些,但戰局對他們有利,貿然的撤回楊大山,恐怕會讓對面的日軍察覺出一些什麼,萬一日軍要是反過來打個反追擊,那可就熱鬧了。

  本來這楊大山的手下部隊打了個大勝仗,雖然傷亡過半,可真正失去戰鬥力也也有不到四十人,殲滅擊傷日軍可是將近四百人,這絕對是個大勝。

  李品洲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是興奮的大手一揮,直接給一連補充了四十名預備兵,然後又命令六零三團的其他三個營開始跟著四營向前推進,儘可能的做到前後呼應。

  可誰能想到?四營追的實在是太快了,而其他三個營在推進的時候,又遇到了一些日軍的零星抵抗,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也成功的拖延了其他三個營的步伐。

  而且這些日軍也是節節抵抗,被六零三團給趕的匯聚到了一起,大約有兩千人左右,而此時,六零三團大部隊距離四營差不多還有二十公里左右的距離。

  不消滅掉眼前的這兩千人日軍,六零三團又怎麼敢去支援四營?

  可以說,四營的一時衝動,已經徹底的打破了整個六零三團,甚至是整個六十師的作戰計劃。

  原本的計劃是穩步推進,為後續部隊提供安全的渡江場地,然後在分批推進的。按照計劃,他們今天的任務是向前推進十公里。

  可楊大山倒好,直接帶著四營突進了四十公里,就連整個六零三團也向前推進了二十公里。其他的幾個團雖然沒有額任務太多,但為了呼應六零三團,基本上也向前推進了十五至二十公里左右。

  等於是一個四營,在前面帶著整個六十師都在瘋狂的推進。

  推進的度越快,後方的壓力則越大。原本就不再計劃中的事情,現在忽然間卻要準備,後勤補給什麼的根本就跟不上,加上這裡到處都是山區,更加增加了補給的難度。

  除此之外,全軍推進,這也增加了後方的一些隱患,浮橋距離主力部隊越來越遠,這也就給了日軍可乘之機。

  萬一日軍集中兵力突襲浮橋,而主力部隊一時間又無法趕回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這時已經渡江的六十師將會徹底的成為孤軍,如果日軍再次集中兵力,在短時間內幹掉六十師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如果聯軍部隊能夠同時起攻擊,在六十師渡江之後便立即進行渡江,那麼這個問題將不復存在,可問題是,六十師成功渡江之後,才通知的朝鮮軍。

  也就是說,在六十師全部渡江之後,至少一天以內,不會有任何的朝鮮軍渡江的,最快也要到晚上才行。

  但是基本上也要等到明天天亮才會有第一批部隊渡江,這也是六十師為什麼計劃只推進十公里的原因,雖然日軍不堪一擊,皇家6軍也沒怎麼將他們放在眼裡,可皇家6軍也並沒有自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在參謀們的幫助下,做出的計劃,還是相對較為謹慎的。

  事實上,楊大山此刻已經在組織撤退了。

  只不過卻不是真正的撤退,部隊只是向後撤了幾公里,在徹底的看不到日軍之後,便直接一頭鑽進了大山內,同時派出了兩個班的斥候緊緊的跟隨著日軍,打算等到晚上的時候再去偷襲。

  …………

  中朝聯軍司令部內,對於前線部隊的失控,沒有人敢去隱瞞這一消息,整個六十師似乎像是全體瘋了似的,前面有一個四營帶著頭,六零三團為了策應四營而不得不跟進,結果將散落在那裡準備打伏擊的日軍趕到了一起。

  最後到了六零三團不得不停下來,然後先解決這些日軍的地步。

  除了六零三團以外,其他幾個團為了策應六零三團,也不得不被迫的繼續推進數公里之遠。整個六十師現在已經徹底的脫離了先期的作戰計劃。

  更要命的是,四營向前推進了四十公里左右,而六零三團,卻只推進了二十公里,之間距離差不多有二十公里的距離,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距離。

  當曹錕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大吃一驚,立即下令全軍停止推進,並且強令四營立即後撤至六零三團所在的位置,與六零三團匯聚一起。

  隱隱的,曹錕總是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太對勁兒,但是卻想不出到底哪裡不對?

  在朝鮮軍還沒有渡江之前,曹錕也不敢讓六十師全推進,畢竟對面的日軍可不少,一個六十師擊潰他們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想要徹底的擊敗,還是有很大難處的,而最讓曹錕頭疼的,還是物資問題。

  雖說曹錕手中並不缺少物資,甚至早在幾個月之前,帝國就已經秘密的在江邊囤積起了各種物資。可是浮橋有限,物資渡江的度又很慢,加上朝鮮山林密布,物資補給將會是很大的困難,沒有路,沒有足夠的人手,這才是曹錕真正擔心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