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朝鮮軍的實力,中華帝國還看不上。

  事實上也就是這樣,金與哲很清楚他們與皇家陸軍之間的差距,這不僅僅只是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單兵實力方面,也是有著巨大差距的。

  「另外告訴你一件機密,此事不准外傳。」在得到了金與哲的保證之後,宋步緩緩開口道:「李熙目前就在奉天準備反攻的事情,你是他最信任的人,希望不要讓他失望。」

  316:通往彼岸的浮橋

  『砰~~~』

  『砰~~~』

  一根根一人粗的木樁子,一端被削成銳利的尖狀,高越一米五左右,在大約一米左右的位置,有一道深度約為四五公分左右的凹槽。

  兩名士兵合力將其扶正,另外兩名士兵手持巨大的鐵錘,雙臂青筋凸顯,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時的落下。

  沉悶的撞擊聲,鐵錘與木樁一次又一次的碰撞,隨著時間的流逝,木樁的頂端也被漸漸的砸出了一些痕跡,原本一米半高的木樁,大約也只剩下了一半還留在地面上。

  很快,有士兵取出一根雙指粗的繩子,一端系在木樁的凹槽中,最後打了個死結,確認繩子不會脫落。

  而另一端,則系在一個長寬高約一米乘兩米乘一米的鐵箱子上,而這個鐵箱子,則是安安靜靜的躺在一輛改裝過的馬車上面。

  馱運它的馬匹,此時正靜靜的站在一旁休息,幾名士兵暫時代替了馱馬的工作。

  木樁準備完畢,鐵箱子準備完畢,繩索連接完畢。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幾名士兵開始移動腳下的步伐,度越來越快,待差不多到河邊的時候,幾人猛的將駝車抽起,駝車上的鐵箱子直接滑落在了水中。

  此時的江水並不算洶湧,但也不是靜止不動的。

  鐵箱子剛剛沒入水中,便迅的浮出了水面,緊接著,被水流的力道直接衝出老遠,制止捆綁在木樁上的繩子起到了作用,這才停止在了那裡。

  早已準備好的幾名士兵,迅的收攏繩子,將那個鐵箱子收到岸邊。

  緊接著,第二隻箱子沒入水中,因為繩子都是一樣的長度,所以木樁安插的位置,便是鐵箱子在水中相距的位置。

  繩索收攏好以後,兩隻鐵箱子大約有一米的寬度,旁邊的士兵努力的控制著這兩隻箱子,在岸邊早已準備好的士兵,迅的抬起三根手臂粗的木棍,手腳麻利的將這三根木棍放在了兩隻鐵箱子中間的卡槽內,除非能夠確保這兩隻鐵箱子之間的距離不會生變動,否則的話,這三根木棍將會瞬間消失在水中。

  做完這些之後,緊接著幾名士兵便抬起了一塊鋼板,鋼板的寬度大約有一米三左右,放置於兩隻鐵箱子上,兩邊各有十多公分可以置於上方。

  而兩端則各有兩個鐵製半圓形狀,大小剛好與鋼板上預留出的孔隙吻合,眨眼間的功夫,鋼板便被放置在了兩隻鐵箱子上面,緊接著,又是兩名士兵,其中一人手中拿著一根長約兩米的鐵棍子,類似於鐵釘形狀,只不過另一端並不是尖銳狀,而是螺紋狀。

  那名背著背包的士兵,迅的跳上了鋼板,與此同時,手持鐵棍的士兵已經將棍子插入了第一個孔中,那士兵迅的將鐵棍對入第二隻孔洞之中,然後從背包內取出一枚特製的螺絲,迅的用工具將其擰緊。

  如此反覆,只需要短短一分鐘不到的時間,這座長約三米,寬兩米的浮橋便搭建完畢。

  不過這一次他們要搭建的可不是長三米寬兩米的這種簡易浮橋。

  做完了這件工作之後,他們並沒有閒下來,而是迅的移步到了旁邊,繼續對剛剛下水的浮橋進行搭建。

  這次的任務比較繁重,一個排需要搭建一百米的浮橋,而一次這樣的工作,能夠搭建出三米的寬度,兩次是五米,三次是七米,也就是說,完成一百米的任務,他們需要重複四十九次同樣的動作才能夠完成。

  而這,對於一個班來說,卻是極其繁重的任務,每一隻鐵箱子重達上百斤,就是鋼板,也有近百斤重。

  如果是在白天,那麼還稍微好一些,雖說難度不小,但也不難完成。

  可現在是在夜晚,又不需點火,只能藉助微弱的亮光去搭建浮橋。

  儘管士兵們身上都穿上了救生衣,即便是掉入水中也不至於淹死,加上他們又都學過游泳,重新回到岸邊也並不難。

  可是也沒人想要在夜晚的時候下去游泳。

  平均到每個班,需要分攤十二次這樣的任務,就是累也能將人給累死。

  不過沒辦法,誰讓他們幹的就是這個呢?就是再累,他們也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否則的話,影響的將會是整個戰役的計劃。

  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個排才勉強的將一段長約一百米的浮橋搭建完畢,隨後,疲憊不堪的士兵,拖著沉重的步伐,肩扛著提前準備好的簡易欄杆,挨個插入鐵箱子兩側的孔洞中,這是為了防止步兵渡河的時候,因浪潮過大而墜入河中的。

  其實原理也很簡單,也並不費事。只是將一根鋼管截成手指長的圓管,然後焊死在鐵箱子兩側,然後用提前製作好的簡易欄杆直接插進去,而欄杆下方三四十厘米處焊成十字狀即可,只要沒有炮火攻擊,這樣的欄杆足以保護渡河的士兵安全。

  做完這一切之後,一個班的工程兵,外加兩個班的步兵走上了浮橋,登上了另一端,爾後在岸邊準備好的其他士兵,則用手中長約四五米的竹竿子,推著浮橋前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