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說到這個一線部隊的時候,柔克義耍了個心眼,他直接列出了幾支部隊的番號,二師,三師,四師,十八師,十九師,二十師,二十一師,二十二師,只能在這八個師里選擇。

  柔克義可不想到時候王思銳給他們安排個剛剛轉為正規軍的預備役師,那樣美國人能學到個鳥?

  「好吧,公事談完了,下面我以朋友的身份透漏給你一些小道消息,國內覺得你崛起的太快了,實力又大的嚇人,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不應與你為敵……」

  284:兩廣風雲之再起

  就在中華帝國成立之後的第五天,兩廣總督德壽終於是堅持不住了。

  朝廷已經沒有了,皇帝也已經退位了,德壽的堅持,徹底的成為了一場泡沫,多日以來的勞碌,卻忽然間現好像從來就沒有起到過任何的作用。

  儘管在他們的這個組織里,仍舊有些人不願意放棄,想要依靠著英國人的支持繼續與王思銳進行對抗。

  或許在他們看來,他們掌控兩廣地區的時間才是他們真正的優勢,他們完全可以利用現在的一些優勢,去百姓當中宣傳漢軍的殘忍,激起百姓的抵抗**。

  雖然這樣未必會讓他們獲得最終的成功,可是同樣的,漢軍也別想輕易的得到兩廣地區,即便是得到了,那也是毀於一旦的兩廣。

  那些人更是抱著拼個魚死網破的心態,他們在賭,在賭王思銳不敢殺光所有的百姓。

  只要英國人不放棄,那麼他們就不會失敗,即便是失敗了,也可以逃到香港,最起碼的安全還是沒有問題的。

  儘管有些人一個勁兒的在鼓吹抵抗言論,但是兩廣總督德壽卻已經是心灰意冷了起來。

  比起幾日之前的那股衝勁兒,現在的德壽,倒更像是個遲暮老人一般,在清帝宣布退位的那一刻,整個人似乎都被抽空了一般,整個身子瞬間癱倒在了那裡。

  這段時間以來,德壽更是承受了所有的壓力。

  有來自漢軍的,也有來自英國人的,有來自基層百姓的,還有來自他們自己組織的,四方的壓力全部匯聚在了德壽一人的身上,這讓德壽瞬間老態了許多。

  這一日,德壽終於是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清廷已經不在了,漢軍的兵鋒,不是他們這些人能夠抵抗的。

  所以,德壽已經徹底的放棄了,現在,他只想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安穩穩的過完下半輩子算了。

  對於其他人的那些想法,德壽並沒有制止,也沒有去理會,而是任由其展。

  德壽派遣了一名自己的心腹,親自攜帶著自己書寫的書信送到了位於省界邊上的漢軍手中。

  雖然此時漢軍正在忙於調動,北方的軍隊有火車可以乘坐,所以調動的度稍微快一些,可南方的軍隊可沒有火車可以使用,他們只能依靠雙腳去一點點的趕路。

  加上南方各省剛剛收復不久,政府還沒有來得及組建,不像是北方那邊,早就被漢軍給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

  沒有了預備役兵站,這也就意味著南下的第四集團軍必須要攜帶各自的物資,這也再一次的拖延了他們的腳步。

  按照目前的估計,二月初第四集團軍能夠完成集結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甚至是在二月底,他們都未必能夠按計劃起攻擊。

  對於南方那糟糕的交通狀況,武自詡也是費勁了腦筋,可卻依舊於事無補。

  當然,第四集團軍沒有時間去搭理德壽,但是德壽的那封信,也同樣的沒有被送到第四集團軍手中。

  他的那名親信的確按照德壽的要求去做了,可無奈敵眾我寡,在穿越省界的時候,被一些人給現了,然後便以投敵的罪名直接將其處死,最終在其身上現了這封信件。

  而拿到這封信件的,正是主張藉助英國人和百姓來抵抗王思銳的一名將領。

  於是,當天夜裡,這名將領便帶著部分部隊返回了廣州,第三天抵達廣州,秘密的與其他主張抵抗的人一同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必須要避免德壽投敵。

  最終,在一月十日的夜裡,剛打算睡覺的德壽,忽然覺得身體很不舒服,旋即便口吐白沫,渾身抽搐不止,府中連忙喊來醫生,但也難以救回德壽。

  而德壽一死,整個兩廣地區便徹底的亂了起來,有人主張和平談判解決問題的,也有人主張武力抵抗換取自治的,他們是想讓清廷在兩廣進行復國,然後在一點點的北進,收復先前失去的土地。

  主張和平的,自然是要想盡了辦法的去與漢軍進行接洽,可那些主張抵抗的又豈會讓他們如願?

  於是,滿清遺老內部進行了一場近乎瘋狂的洗牌,幾乎每一日都會有人被殺死。

  而為了能夠激起民憤,那些主張抵抗的人也毫不猶豫的將這盆髒水潑到了王思銳的身上,百姓們顯然並不清楚這裡面的一些情況,雖然他們對王思銳也是有所耳聞,也聽人說起過王思銳廣施仁政,但一想起大規模的暗殺兩廣官員,便有人覺得王思銳這個人人品不怎麼樣,為了勝利,甚至可以不擇手段。

  一時間,整個兩廣地區瞬間亂了起來,而這種局面,顯然也是英國人所沒有預料到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廣愈來愈亂,最終,英國人不得不出面進行干涉。

  雖然表面上兩廣地區算是平靜了下來,但暗地裡卻是激流涌動,各方勢力也是在不停的進行著博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