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後面的齊射效果並不理想,場面也遠遠沒有第一輪齊射那麼整齊壯觀。可是上百顆炮彈幾乎還是在十秒不到的時間內接連落入相應的目標區域內的。

  而每一個區域內,都有相應的炮彈照顧著,即便是那些步兵們察覺到了炮彈的落差,想要在十秒之內就躲開炮擊,還是很難做到的。

  炮火,在一團的陣地前形成了一道死亡之網,所有踏入到這裡的敵軍步兵,都將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

  可以說,一團是幸運的,卻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們第一輪就得到了炮兵的全力支援,不幸的是,一旦炮兵的炮擊停止下來,那麼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這裡都將無法得到炮兵的支援。

  畢竟他們所面對的是整整一個日軍師團的進攻,這道數公里長的戰線,一百門火炮是無法做到同時支援所有地方的。加上炮兵的使用方法,這也導致了每次能夠支援到的戰場只有一個團的防區。

  而一團作為主力團,他們自然肩負著戰場上最重的任務,他們自然是要出現在戰場的最前端,同樣的,他們所面臨的,也必然是敵人的主力部隊進攻點。

  三輪炮擊過後,炮聲漸漸的停了下來,一團前面的陣地漸漸的恢復了平靜。炮兵開始調整了射擊諸元,他們要去支援其他的地方了。

  雖然漢軍的火炮並不是最先進的,可是他們的戰術卻是最先進的。

  這種戰術是在二戰後才興起的新式戰術,並且逐漸的將之前的那種分散式炮兵戰術給逐漸的淘汰掉。

  這種戰術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當炮兵注意到你的時候,那麼你將很難活著離開這裡。

  但是這種戰術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炮兵必然會浪費大量的炮彈,不過所能夠給敵人帶來的威脅,也將會是最大的,無論是在身體上,亦或者是心理上。

  不錯,王思銳沒有按照目前常規的部隊配置,將火炮分散在各個師里為他們提供火力支持。

  而是將炮兵集中在一起,開始使用起了二戰後才興起的集群炮兵戰術,而這種炮兵作戰方式對於炮兵人員的作戰素質要求並不高,但是對於炮兵指揮官的要求卻很高。

  他們不要求一門炮要把炮彈打在哪裡?摧毀哪一個目標,他們只需要將炮彈送入一個區域內,對這個區域進行地毯式的轟炸就可以了,這也是炮兵的無差別轟炸。

  212:真以為炮兵是軟柿子?

  213:只有殺戮,才能活著

  如果那天我沒有在那裡,那麼我永遠也不會相信我們竟然能夠打出這樣的戰果,就是放在一年以前,這也不是我們能夠做到的,甚至連想像也都不敢。

  那天過後,我們不再懼怕讓人聞風喪膽的騎兵,而那一戰過後,似乎華人好像在一夜之間真正的站了起來。

  許學者專家都認為,華人的重新崛起是在庚子國變之後,但我和我的弟兄們卻都認為,華人真正的崛起是在盛京會戰之後。

  那一戰,我們不僅僅打出了讓整個世界都不敢相信的戰果,甚至連我們自己也不敢相信這會是真的。

  ——炮兵警衛團二營三連戰士楊小風

  『噠噠噠……』

  一營和二營組織了近八十挺機槍,分別部署在一道長約一公里不到的防線上,那裡沒有戰壕,沒有掩體,所有士兵臥倒在那黑色的土地上,在第三師團騎兵第三大隊距離防線一公里左右的位置的時候,這八十挺機槍忽然間火力全開。

  平均每十二點五米部署了一挺重機槍,一名機槍手與副機槍手趴在那裡。在兩挺機槍的中間,部署著一個班的士兵。

  在短短不足一公里的防線上,炮兵警衛團一共部署了八十挺機槍,近兩千支步槍,或許這樣說還不算是特別的直觀。

  那麼就說的簡單一些,十個人並排站在一起,身子緊靠著身子,每人手拿一張弓,然後一起將這十隻箭射出去,這就是目前戰場上的局勢。

  戰馬雖然有著令人恐懼的高機動能力,但是在特定的時候,戰馬的存在,反而會成為一種噩運的降臨。

  就好比現在,八十挺機槍與兩千支步槍組成的密集火力網,僅僅只是一個照面,跑在最前方衝鋒的數百日軍騎兵便應聲倒地。

  子彈真正擊中他們的並不多,大多數是因為子彈擊中了戰馬,他們與戰馬一同跌倒在地的,或者是戰馬吃痛之下,將他們掀翻在地。

  不過子彈也並沒有讓那些日軍騎兵多等,剛剛落地之後,便有一顆顆新的子彈朝著他們射來。

  機槍手甚至都不需要去瞄準,只需要將槍口保持一個水平,確保機槍是朝著正前方的就可以了,微微的左右搖擺一下,就能夠很輕易的將自己面前的防區進行覆蓋射擊。

  見過綠化工人拿著水管來回晃著澆花嗎?現在的子彈就跟那些來回晃動的水一樣,一顆緊挨著一顆的朝著敵人撲去。

  日軍騎兵已經衝鋒到了一千米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雖然步槍的威力基本等於零,可卻剛好適合馬克沁重機槍來進攻,加上戰馬調頭需要時間以及空間,他們完全可以保證,在戰馬完成調頭之前,將對方解決掉。

  也就是說,前來偷襲炮兵陣地的第三師團騎兵第三大隊,此刻已經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往前進攻,他們連摸到敵人防線的機會都未必會有,往後撤退?連戰馬調頭的時間都不會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