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此同時,應當從軍隊中選拔出一些能力出眾,思想新奇的軍官或者士兵進入軍校深造,以培養漢軍的基層軍官素質,用一年的時間來完成第一步的計劃。至此,第一部分也就算是結束了。

  第二部分則是在未來第二年開始,部隊應當繼續擴軍,並且按照第一年的計劃進行募兵訓練,擴軍人數同樣為十萬。

  第三部分出現了輕微的改動,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漢軍已經有了二十六七萬人左右的兵力,其中十六七萬是兵齡在一年以上的老兵,六七萬是兵齡在兩年以上的老兵,四萬人左右是參加過戰鬥的精銳,以這樣的基數,在長達幾年的訓練之後,他們完全能夠支撐起更大規模的軍隊。

  所以,到了第三部分,這一次雖然同樣是一年的時間,但擴軍的人數卻增加了五萬。

  第四部分是直接增加了二十萬,也就是說,按照王士珍的計劃,在四年之後,王思銳手中的漢軍至少要達到五十萬以上的兵力。

  而這時,王思銳已經基本立於不敗之地了,也就可以向外擴展了,同時吸納其他地區的兵員,這也是第五部分的核心內容。

  以現有的五十萬兵力為基礎,每攻下一個省份,則在這個省內招募四萬名士兵,也就是組建兩個師的部隊。

  如果計劃一切順利,那麼在第五年之後,至少可以保證黃河以北,長城以南的半個華夏都已經在王思銳的控制之中。

  雖然這裡還有第六部分,但那僅僅只是一個提議,第六部分的內容為南征北伐,並沒有具體的計劃,王思銳也很清楚王士珍為什麼沒有寫出第六部分的內容。

  雖然這份擴軍計劃與王思銳的想法多少有些出入,但大體上還是比較合理的,也比較符合王思銳目前的實力,並不會因為步子邁的太大而扯著蛋。

  而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工業部分,這個計劃只有兩步,第一步,全力展京城北側的工業園區,儘可能的掌握更多的技術與經驗,待合適的時候,可以展第二座工業園區。

  第二步則是應立即啟動人才引進、培養計劃,否則在後期龐大的工業建設當中,他們將會因為缺少人才而導致最終的失敗。

  在看完了整份計劃之後,王思銳在這份計劃的下方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並且將這份計劃命名為『國』計劃。

  這份計劃被列為『復』計劃的後續,同樣的也作為『復』計劃的一個分支計劃來運作。

  因為兩者當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可以說兩者幾乎各占一半。

  「人才方面我已經讓人去秘密的搜尋了,估計近期就會有消息傳回來。這份計劃也可以實施,但是有些細節必須要更改,第一年至少需要招募二十萬士兵,這些士兵的軍餉降低為二兩半銀子每個月,訓練期限改為半年,之後由教官對這些新兵進行評比,成績優秀的可以直接補充進軍隊,待遇也提升到一線部隊相同。剩下的轉為預備役。

  而那些轉為預備役的士兵,軍餉提高到三兩銀子每月,另外在訓練方面也要與一線部隊相持平,以後部隊的擴軍只會從預備役當中進行選拔,自轉入預備役開始,若是五年內依舊沒有能夠進入一線部隊,則自動退役。」王思銳說道,到最後還不忘跟王士珍解釋一下自己這麼做的原因:「我不想讓一個五年都沒有進入一線部隊的士兵到戰場上去送死,那是對這個國家的不負責,同樣的也是對他的不負責。」

  聽著王思銳的話,王士珍深深的皺起了眉頭,王思銳的這個方法的確有可取之處,龐大的預備役,可以為一線部隊提供來之即戰的補充兵力,可以最大限度的解決一線部隊補充新兵的戰鬥素質問題。

  可是同樣的,儘管將預備役的軍餉降低了許多,可那依舊是需要一筆龐大的資金來支持的。

  對於漢軍目前的情況來說,與其訓練二十萬還不一定什麼時候才能上戰場的部隊,還不如直接訓練個十萬精兵更加合適。

  同樣的,設立一個預備役,這也會增加高層的工作量,畢竟他們需要來回的去轉,而且還要做新的預算,這個對於目前人手緊缺的王思銳而言,顯然有些不太合適。

  「預備役這個概念的確很好,但並不適合我們目前的情況,我覺得當我們擁有一百萬軍隊的時候,才能夠去考慮組建預備役的事情,現在去組建這個,只能是浪費財力,物力以及人力。」王士珍說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一批士兵基本上都能夠進入一線部隊,之所以組建這麼個預備役,其一是為了以後做準備,這第二嘛……還不是讓錢給鬧的?我們現在雖然有很多錢,但是這些錢卻並不經花,每一文錢都必須要用在有用的地方,而將預備役的軍餉降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也能夠刺激那些新兵們更加努力的訓練,爭取早日進入一線部隊。」王思銳笑著解釋道。

  什麼為以後積攢經驗之類的,全是王思銳在胡扯八道,而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錢,王思銳必須要算著怎麼去花錢才行。

  而既要擴軍,又不想花太多的錢,那麼就只能在新兵的身上算計一下了。雖然新兵期的軍餉是降低了,但這對於王思銳來說也並非全是壞事。

  王士珍臉上微微有些抽搐,這王思銳還真是心機很深吶,竟然連這種辦法都想出來了,也不由的不讓王士珍佩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