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皇上為臣做主!」王思銳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光緒皇帝的做法,只不過,暗中王思銳可不這麼想。

  次日,光緒皇帝便接到了喪報,當天晚上,******亦劻因誤食耗子藥不治身亡,這也讓剛剛鬆了口氣的光緒,不得不再一次打起了精神。

  149:京城變天了

  臨走之前,王思銳也不忘給自己討了個欽差的身份,負責整治京城物價飛漲的亂象。

  王思銳並沒有住在皇宮內,像這樣的超級豪華別墅群,王思銳自覺自己是住不起的。

  不過對於皇宮的兵力守備情況,王思銳可是一點也沒有放鬆。

  隨著內外城的秩序逐漸的恢復,王思銳又調了一個團的部隊駐紮在了皇宮附近。

  而皇宮內已經沒有了多少人,那些宮女太監們,也已經被監禁了起來。皇帝和太后身邊每人只安排了一名太監和一名宮女負責伺候,同樣的,他們也負責監視。

  為了保證這兩人不會同流合污,王思銳更是對這些人發出了通告,一旦發現知情不報,將會對他們凌遲處死,並且,他們的家人也要跟著一起死。

  當然了,這兩人只是負責伺候,外面還有不少的士兵負責監視呢,只要稍有異動,便會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外城!

  許多有實力的商人都會在這裡設置一個分號,而最聞名的,也是最有實力的當屬晉商商會。

  在這個時代,晉商便是代表了國內最有錢的財團之一,他們並不是某一個單個的商人,而是指一個群體。

  他們有自己的商會,有自己的決定,只要商會作出了決定,下面的成員便會齊心協力,所以,這些年來晉商也就成為了國內響噹噹的財團之一。

  而晉商的代表人物,必數喬致庸無疑,這個渾身充滿了神奇色彩的傳奇人物。

  如今已經八十三歲的喬老爺子,在後輩子孫的攙扶之下,緩緩的進入到了琉璃廠內。

  隨著京城城區的擴大,各種燒制工作也並不適合繼續待在城內進行,所以琉璃廠早在很多年以前便搬到了城外,只不過琉璃廠的名字卻是保留了下來。

  順治年間,京城開始實行『滿漢分城居住』,而琉璃廠恰恰是外城的西部,當時漢族官員大多數都選擇居住在琉璃廠附近,後來全國各地會館也紛紛建於此地,官員,趕考的書生,也經常聚集於此。

  琉璃廠的歷史文化底蘊,便是從明清兩代遺留下來的。

  只不過,此時的琉璃廠卻並沒有以往的那麼喧鬧的感覺,更是沒有任何一名書生進京趕考,甚至連一些官員的家門也是緊緊的閉著,上面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昔日的繁華,今日的落魄!成也洋人,敗也洋人!」喬老爺子望了眼只站著零零散散少數人的街道,與昔日的繁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由的嘆氣道。

  喬家商號的分號也建在琉璃廠附近,而喬致庸作為喬家的掌舵人,這些年來更是一直居住在京城,所以對於這琉璃廠附近的情況,那可謂是瞭然於心。

  看著現在的這一幕,不由的讓人感到有些唏噓。

  「喬掌柜為何如此感慨?」一名上了年紀的老者剛好聽到喬老爺子的嘆氣,不由的問道。

  「邱掌柜看到這一幕難道就一點也沒有別的想法?」喬老爺子看著自己的這位老對手,老朋友。

  「說沒有想法那是假的,可這想法卻不是我們能想的,喬掌柜,聽我一句勸,有些事情別去較那個真兒了,如今的京城,已經變了天了,不是你我能夠左右的了的。」邱掌柜低聲的說道。

  邱家和喬家最開始的時候是對手,而且還是你死我活的那種。但喬致庸後來以德報怨,結果邱家也下定決心兩家永不相鬥。

  也正是有了這個基礎,才讓喬家後來的生意越做越大。所以,兩家即便是有生死之仇,但是現在也早就已經冷靜了下來,反倒是成為了相互的助手。

  「邱掌柜難道有什麼消息?」喬致庸微微皺了皺眉頭,顯然,京城變天這事他還沒有接到任何的消息,但是在此之前,喬致庸可是做了不少的鋪墊的。

  「你可知道兩宮為何會這麼快便返回京城?」邱掌柜問道。

  「還不是王思銳統領帶兵打敗了洋人,逼迫洋人簽訂了協約?」喬致庸說道。

  「話雖這麼說,可實際上這裡面的頭頭道道可多著呢。有些事情你知我知便可。」邱掌柜拉著喬致庸走到一旁,低聲的吩咐著,待喬致庸點頭同意之後,這才繼續開口:

  「其實咱們看到的條約,那是第二份條約。」

  「第二份條約?」喬致庸有些疑惑,他可從來都沒聽說過這份條約簽訂了兩份的。

  「沒錯,你知道這第一份條約上面的內容嗎?這麼跟你說吧,第一份條約那才叫真正的條約,只不過條約上面卻又一項條款是見不得光的。這份條約我們只需要支付給洋人一共三千萬兩白銀的安置費就行了,而最後一條卻是要殺掉王思銳王統領。

  而後來朝廷也的確這麼做了,可這王統領死了以後,洋人立馬翻臉不認條約,硬是強迫著朝廷簽訂了第二份條約,也就是目前我們看到的這一份。

  還有,昨夜的槍聲你應該也聽到了吧?還有這大街上的士兵,是什麼來路我就不多說了,以喬掌柜的腦子,我想並不難猜出這些人的真正身份。」邱掌柜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