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前面的九個條例一共商議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而最後的第十條,雙方只用了半天的時間便達成了一致。

  很顯然,不想讓王思銳活下去的不僅僅只有洋人,還有清廷。其實後面的談判不讓王思銳參與,亦劻當時就有這方面的考慮,結果他還沒開口呢,洋人那邊就主動的提出來了。

  雖然雙方簽訂了條約,但是這份條約並沒有執行完畢,所以整份條約的內容還處於保密階段,媒體方面也只能遠遠的看著,即便是偷偷的看到了條款上的內容,也沒有人敢泄露出去。

  …………

  「哼,他們還真看得起我王某人,竟然單獨列出了一個條款,看來我王某人給他們的壓力也挺不小的嘛!」在得知條款具體內容之後,王思銳自嘲似的笑談道。

  「這他娘的也太欺負人了,咱們辛辛苦苦的打了勝仗不說,狗屁的朝廷還這麼給您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就這樣的朝廷,根本就不值得咱們去效力。」武羊表情憤怒的說道,在得知這份條約的內容之後,武羊的心中忽然間有種莫名的委屈,稍稍猶豫了下,還是堅定的說道:「旅長,要不咱們反了算了。」

  「就是,旅長,咱們反了吧!」武自詡也緊跟著附和道。

  現在誰都知道,只要王思銳被處死之後,接下來倒霉的便會是他們這些王思銳的心腹,而不僅僅只是他們,甚至連下面的營長,甚至是連長都有可能遭到處置。

  而王思銳控制了這支軍隊大半年的時間,而且還是一手帶起來的,下面的人難保會有什麼壞心思。

  既然這份條款已經出現了,那麼清廷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絕對會斬草除根的。

  王思銳看了眼下面的幾位心腹愛將,頗有些無奈。

  不是他不想反,而是以現在的實力,他根本就沒有反清的能力。

  他固然可以直接占領京城,稱霸一方,可清廷依舊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建都,畢竟存在了幾百年的時間,只要清廷一聲令下,還是有更多的百姓願意跟隨他們的。

  而且,洋人也絕對不會允許王思銳反清的,因為這樣他們便會失去一個合法的勒索對象。

  遷都,對於清廷來說的確很好,至少洋人想在打到跟前那是不太可能了。而占領了京城之後,洋人將會直接與王思銳交鋒。

  對於已經嘗試過王思銳厲害的洋人,他們會願意嗎?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王思銳扯出反清的大旗,聯軍便會立即兵臨城下。雖說短期內王思銳還有抵抗的實力,可這場戰爭只要拖上十天半個月的,王思銳便會彈盡糧絕。

  最後,即便是真的成功了,推翻了清廷,以王思銳目前的實力也無法控制全國,到時候全國將會陷入群雄割據的局面,歷史的悲劇將會再一次上演。

  條約的內容,逼迫著王思銳的這些心腹愛將不得不作出了最壞的決定。可是他們卻沒有戰略眼光,只看到了眼前的危險,只想著解決目前的問題,卻沒有想到以後該怎麼去做。

  「不是不反,只是時候未到!」王思銳嘆了口氣。

  「旅長,這都什麼時候了,在等下去就沒命了。」馬三如情緒有些激動道。

  原本他是不相信這份條約的,因為這份條約的內容並不是馬三如打探出來的。而是李鴻章身邊的心腹,劉學詢親自送來的抄錄版本。

  馬三如等人對於劉學詢還是很不信任的,但是在見到劉學詢送來的這份條約內容之後,便立即明白了劉學詢的意思。

  在表示了一番感謝之後,王思銳依舊是拒絕了劉學詢的邀請。

  而劉學詢倒也並未在意,反而揮了揮手,一言未發,滿臉笑意的離開了軍營。

  「想要我的命,沒那麼簡單。」王思銳半眯著眼睛說道。

  好歹也算是清廷的功臣,即便作為交易,清廷已經將王思銳給賣了出去,可表面上他也仍然是功臣一個。

  清廷想要處死自己,就必須要秘密的進行,然後對外宣稱因病或是其他的什麼原因,以免引起國內的不滿,至於這份條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在清廷的統治時間以內,這份條約就絕對不會公布。

  而洋人那邊為了保證自己的臉面,也肯定不會公布這份條約的。

  任憑這些人千算萬算,可他們愣是不會算到,其實對於這個結果,王思銳也是早有準備的。

  這清廷挖好的坑,到底是誰來跳還說不定呢!

  第一三零章:看李中堂的碟中諜

  慶王府!

  的簽訂,固然讓這些朝堂大臣們鬆了口氣,歷時兩個月的談判,如今終於將西方那些豺狼虎豹給送走了。

  可這些王公大臣們卻高興不起來,合約的簽訂,並不意味著這件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賠款,放人,甚至是劃定使館區,禁止百姓參與反帝組織,這些對於清廷來說都易如反掌。

  畢竟作為國家的統治者,這點魄力還是有的。

  甚至,只要他們願意,可以在一個月內給洋人湊齊三千萬兩白銀,讓他們趁早滾蛋。

  而現在的慈禧老太后也是悔不當初,要說起這場戰爭真正的挑起者,其實並不能算作別人,正是慈禧太后。

  若不是慈禧太后自以為清軍可以輕易的擊敗洋人,若不是那中看不中用的新建陸軍給了慈禧老太后莫大的精神支持,慈禧老太后又怎敢意氣風發的同時對十一國宣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