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架空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作者:末日遊俠【完結】

  簡介

  重生了,竟然沒有給我任何作弊的機會。

  除了在軍校學習的知識以外,也就只剩下了在軍隊實踐的經驗。

  八國聯軍來了?那就看一看到底誰能幹的過誰?

  什麼?你的人數有優勢?

  抱歉,我們早就不玩人海戰術了!

  造槍,造炮,造飛機!

  打槍,打炮,打飛機!

  關於八國聯軍是否裝備重機槍的問題

  關於書友提出的八國聯軍是否裝備有馬克沁重機槍這個問題在這裡做下解釋,首先,第一挺馬克沁重機槍是1884年誕生的,而早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這是馬克沁重機槍第一次參加實戰。

  而馬克沁重機槍在設計成功之後,在全球推銷當中,李鴻章也到了現場,並且被嚇的直喊太快了,太貴了,但最後還是買了一些。

  另外,八國聯軍時期不僅僅只有八國聯軍裝備了重機槍,就連清軍也裝備的有,其中部分是自己仿製的,只有三十挺。加上購買的原版機槍,數量並不比聯軍少。

  然而恐怖的不僅僅只有這些,清軍還裝備了40000支德制11毫米口徑的毛瑟步槍,1400支奧地利曼利夏連發騎槍,軍官配備有左輪手槍,英國的溫徹斯特步槍,俄國的哈奇開斯步槍。

  然而,後面還有更恐怖的,克虜伯大炮一百門,德制諾爾費登機關炮80餘門。

  看到這麼多清軍恐怖的武器列表,洋人的裝備雖然不如清軍,但這中差別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只是在數量上的差別特別明顯。

  而聯軍一共只有九十門炮,早就開始裝備部隊的重機槍,其實也出現在了戰場上,只不過數量不是特別的多。而且,當時聯軍可是很重視清軍的戰鬥力的,這也是由最開始的兩萬人增兵至五萬人的原因,既然都增加了三萬人的兵力,那重機槍又怎麼可能不來呢?

  無論是從一些照片,還是其他的文獻資料當中,都能夠證明八國聯軍那邊是有重機槍出現的。

  第一章:逃命路上

  驕陽當空,烈日炎炎,額頭上豆大般的汗珠止不住的滑落下來,整個後背,都被汗水打濕。

  可即便如此,隊伍當中的人也依舊不敢停留下來稍事歇息,只能頭頂火辣辣的太陽繼續前行。

  「管帶大人,弟兄們也都跑了大半天了,您看是不是稍微歇息一小會兒?讓弟兄們也喘口氣?」一名老兵油條子抬手擦著額頭上的汗珠,走到一名管帶模樣的年輕人面前勸說道。

  「休息一刻鐘,稍後我們繼續趕路!」王思銳點了點頭,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去休息,但現在這情況,又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八月中旬的京城,氣溫足足有三十五六度,一路上更是有不少人都因此而中暑倒地。

  王思銳轉過頭來看了眼身後的隊伍,心情稍稍有些沉重。一支四百人的隊伍,滿打滿算出來才十來天的時間,現在就只剩下了一百來人。

  死了的,都是聽話懂事的好兵,只要王思銳一聲令下,絕對會不顧生命危險往上沖的人。

  而活著的,大多數都是一些老油條,打仗的時候只會慫恿著新兵向前沖,而他們自己則躲在後面看情況。

  戰況稍微有些對己方有利,他們便會一窩蜂的衝上去,否則第一個逃跑的絕對是他們。

  不過王思銳現在也沒心情去計較這些事情了,一直到現在,王思銳都沒有能夠緩過勁兒來。

  穿越了,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清朝末年,而且穿越回來的檔口還正好是八國聯軍入侵時期。

  好死不死的,王思銳的身份也很讓他尷尬。新編巡防營管帶,而他的這個營,也只有四百多人。更要命的是,這個營剛剛成立三個月不到。

  而『王思銳』雖然沒有什麼惡習,甚至很受官兵們的待見。但卻不得不承認,『王思銳』只是一個空有一腔熱血,卻毫無真材實料之人。

  巡防營成立三月之久,時間雖然不長,但也不短,整個巡防營被『王思銳』給整的內松外緊。

  而且為了能夠立下『戰功』,更是不擇手段。

  當然了,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提醒一下。

  管帶,相當於後世的營長,能夠坐上這個位置的人,必定不會是什麼年輕有為的小傢伙。

  可在『王思銳』這裡,卻是個特例。

  依靠著家族的運作,『王思銳』通過賄,賂兵部的某位大員,讓本來沒有任何功名的『王思銳』,一躍成為了一名新晉管帶。

  可惜天不遂人願,『王思銳』雖然成為了一名管帶,但是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可手中也並無多餘的錢財。

  於是乎,王家只好又自掏腰包的為『王思銳』組建了一營人馬。

  看似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傻乎乎的『王思銳』在聽說聯軍即將打過來的消息以後,竟然跑到上官面前主動要求出戰。

  而正準備著逃跑的上官,巴不得有人主動提出這樣的請求。

  於是乎,上官當場給了『王思銳』五百兩白銀,作為犒賞,並承諾等打完這一仗之後,至少也要幫他升任統帶一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