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頁
“諸位如何決斷?”劉協看向燃燈、彌勒以及三大觀音,如今佛門之中,真正能做主的,也只剩下這些人了。
一個量劫以來,佛門看似強盛無比,但實際上,佛門當年壯大卻是取了巧,似如來、四大觀音以及大量高手,都是從闡截兩教挖來的,以往佛門勢大,又有兩位聖人坐鎮,自然無人反叛,但如今聖人被留在陽間,如來倒戈,順帶帶走了佛門的大半力量,剩下的幾人,無論如何選擇,也已經難擋大勢。
燃燈沉吟片刻後,對著劉協躬身一禮道:“大勢已去,老僧欲回靈鷲宮閉關,不再過問世事,望聖皇恩准。”
大漢大勢已定,但別忘了,劉協可是想要與天爭命,這份因果,燃燈可不敢沾染,當下請辭道。
“准!”劉協一揮手,六道輪迴出現,打開陰陽兩界通道。
燃燈微微一禮,散去自身佛祖業位,順著六道輪迴,去往陽間。
“還有誰人想走,朕今日絕不留難,但若爾等返回陽間之後,還要與我大漢為敵,下次相見,便莫要怪朕無情!”劉協看向剩下的幾人,淡然道。
觀音默默地散去天地業位,隨著燃燈的腳步,飛往陽間,文殊等人亦是一個個飛起,這些人都是聖人門徒,顯然不準備加入大漢,一個個飛離,但仍舊有不少人默默地選擇了留下來,佛門既然大勢已去,但大漢也有佛門存在,他們自然不會沒有容身之地。
劉協扭頭看向郭嘉,卻見郭嘉點點頭,催動風水陣,再度將靈山移回陽間。
第六十七章 秦漢之爭
准提與接引並未離去,雖然知道,靈山被轉入陰間,便大勢已去,但心中卻仍舊不死心,只是兩人未曾想過,結局會來的這般快,燃燈、彌勒、觀音、文殊已經散去了天地業位,恢復了本來的面目。
當準提和接引看到這一幕時,心中不禁一驚,看向燃燈,希望燃燈能夠給他一個說法。
燃燈迎上准提和接引的目光,苦笑著將陰間的事情說了一遍。
當得知如來和昔日那三千紅塵客倒戈之時,准提已經苦澀的閉上了眼睛,錯了,終究是錯了,截教這一次反戈一擊,對佛門的打擊,太重了,重到他們無法承受,佛門一滅,兩人失去道統,雖然不至於失去聖位,但這卻代表著他們當年立下的大宏源將成為泡影,灌注在身上的天地氣運也會大打折扣。
只是事已至此,二人也已經無話可說,接引目光看向燃燈道:“不知道友意欲何往?”
燃燈也是上古時期聽過鴻鈞講道的人物,一身實力,已經達到斬二屍的地步,只差一步,便能達到劉協的層次,不過這一步,燃燈走了上千萬年也沒能邁過去,不過仍舊不影響燃燈在洪荒的分量。
佛門雖然已經不在,但燃燈的身份跟別人可不一樣,當初燃燈作為闡教副教主,最後卻將闡教十二金仙之中的四個弟子引入佛教,令闡教元氣大傷,如今元始天尊再出,或許能夠容得慈航等人,但卻未必容得下燃燈。
而日後若是佛教重立,以燃燈的能力,接引自然希望燃燈能夠繼續留在西方,哪怕靈山如今已經成了大漢的地盤,但日後可未必。
燃燈自然明白接引的意思,思索片刻後,搖頭道:“此番量貧道深感自身不足,欲回靈鷲洞繼續修行。”
他不願意入大漢,但同樣,在局勢未明之前,也不願意再入聖人門下,當年在闡教貴為副教主,但實際上卻是元始天尊一眾弟子的奶媽般的角色,後來入了佛門,雖然如願以償,得了佛祖之位,但實際上,仍未掌握大權,佛教的權利,一直都在如來手中,燃燈也算看出來了,這聖人門徒和非聖人門徒,有著本質的區別。
如今好不容易脫離佛教,他卻是不想再繼續陷進去了,而且接下來乃爭命之劫,大漢、大秦要與天爭命,自洪荒誕生之後,可說是最浩大的一場量劫,哪怕是燃燈,也不願意摻入其中。
接引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之色,卻也知道,燃燈看似好說話,實際上內心卻十分堅定,既然已經說出此言,他再說也是無濟於事,倒不如留下幾分情面,當下拱手道:“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好強留。”
說完,卻是將目光看向彌勒、觀音以及文殊等人。
彌勒猶豫片刻後,搖了搖頭,朝著二聖一拜,告辭離去,觀音與文殊等人卻沒有走。
看著剩下的幾人,接引和准提也只能默默地嘆息一聲,帶著幾名僅存的大羅金仙離開靈山,從今日開始,零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永遠都不歸屬佛門所有了。
幾人離開不久之後,西牛賀州再度震動起來,一片蒙蒙的霧氣之中,靈山重新出現在西牛賀州之上。
“聖皇,如今我大漢已經據有天州、玄州、北俱蘆洲以及西牛賀州四州之地,是否立刻揮兵中州,搶在大秦之前,占據中州?”呂布躬身道。
“不必!”劉協搖了搖頭:“派人前往中州,引渡萬民。”
中州,乃當年玉帝鎮壓運朝的主戰場,也是那一戰中,因為戰鬥波及到太多凡人,致使玉帝被天道降罪,哪怕時隔百萬年之久,中州在陽間九州之中,依舊人口凋零,氣運不盛,而這裡,也是劉協定下的與大秦最終決戰的主戰場,提前將萬民引渡到其他四周,也可以避免到時候大戰一起,生靈塗炭的局面。
一個量劫以來,佛門看似強盛無比,但實際上,佛門當年壯大卻是取了巧,似如來、四大觀音以及大量高手,都是從闡截兩教挖來的,以往佛門勢大,又有兩位聖人坐鎮,自然無人反叛,但如今聖人被留在陽間,如來倒戈,順帶帶走了佛門的大半力量,剩下的幾人,無論如何選擇,也已經難擋大勢。
燃燈沉吟片刻後,對著劉協躬身一禮道:“大勢已去,老僧欲回靈鷲宮閉關,不再過問世事,望聖皇恩准。”
大漢大勢已定,但別忘了,劉協可是想要與天爭命,這份因果,燃燈可不敢沾染,當下請辭道。
“准!”劉協一揮手,六道輪迴出現,打開陰陽兩界通道。
燃燈微微一禮,散去自身佛祖業位,順著六道輪迴,去往陽間。
“還有誰人想走,朕今日絕不留難,但若爾等返回陽間之後,還要與我大漢為敵,下次相見,便莫要怪朕無情!”劉協看向剩下的幾人,淡然道。
觀音默默地散去天地業位,隨著燃燈的腳步,飛往陽間,文殊等人亦是一個個飛起,這些人都是聖人門徒,顯然不準備加入大漢,一個個飛離,但仍舊有不少人默默地選擇了留下來,佛門既然大勢已去,但大漢也有佛門存在,他們自然不會沒有容身之地。
劉協扭頭看向郭嘉,卻見郭嘉點點頭,催動風水陣,再度將靈山移回陽間。
第六十七章 秦漢之爭
准提與接引並未離去,雖然知道,靈山被轉入陰間,便大勢已去,但心中卻仍舊不死心,只是兩人未曾想過,結局會來的這般快,燃燈、彌勒、觀音、文殊已經散去了天地業位,恢復了本來的面目。
當準提和接引看到這一幕時,心中不禁一驚,看向燃燈,希望燃燈能夠給他一個說法。
燃燈迎上准提和接引的目光,苦笑著將陰間的事情說了一遍。
當得知如來和昔日那三千紅塵客倒戈之時,准提已經苦澀的閉上了眼睛,錯了,終究是錯了,截教這一次反戈一擊,對佛門的打擊,太重了,重到他們無法承受,佛門一滅,兩人失去道統,雖然不至於失去聖位,但這卻代表著他們當年立下的大宏源將成為泡影,灌注在身上的天地氣運也會大打折扣。
只是事已至此,二人也已經無話可說,接引目光看向燃燈道:“不知道友意欲何往?”
燃燈也是上古時期聽過鴻鈞講道的人物,一身實力,已經達到斬二屍的地步,只差一步,便能達到劉協的層次,不過這一步,燃燈走了上千萬年也沒能邁過去,不過仍舊不影響燃燈在洪荒的分量。
佛門雖然已經不在,但燃燈的身份跟別人可不一樣,當初燃燈作為闡教副教主,最後卻將闡教十二金仙之中的四個弟子引入佛教,令闡教元氣大傷,如今元始天尊再出,或許能夠容得慈航等人,但卻未必容得下燃燈。
而日後若是佛教重立,以燃燈的能力,接引自然希望燃燈能夠繼續留在西方,哪怕靈山如今已經成了大漢的地盤,但日後可未必。
燃燈自然明白接引的意思,思索片刻後,搖頭道:“此番量貧道深感自身不足,欲回靈鷲洞繼續修行。”
他不願意入大漢,但同樣,在局勢未明之前,也不願意再入聖人門下,當年在闡教貴為副教主,但實際上卻是元始天尊一眾弟子的奶媽般的角色,後來入了佛門,雖然如願以償,得了佛祖之位,但實際上,仍未掌握大權,佛教的權利,一直都在如來手中,燃燈也算看出來了,這聖人門徒和非聖人門徒,有著本質的區別。
如今好不容易脫離佛教,他卻是不想再繼續陷進去了,而且接下來乃爭命之劫,大漢、大秦要與天爭命,自洪荒誕生之後,可說是最浩大的一場量劫,哪怕是燃燈,也不願意摻入其中。
接引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之色,卻也知道,燃燈看似好說話,實際上內心卻十分堅定,既然已經說出此言,他再說也是無濟於事,倒不如留下幾分情面,當下拱手道:“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好強留。”
說完,卻是將目光看向彌勒、觀音以及文殊等人。
彌勒猶豫片刻後,搖了搖頭,朝著二聖一拜,告辭離去,觀音與文殊等人卻沒有走。
看著剩下的幾人,接引和准提也只能默默地嘆息一聲,帶著幾名僅存的大羅金仙離開靈山,從今日開始,零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永遠都不歸屬佛門所有了。
幾人離開不久之後,西牛賀州再度震動起來,一片蒙蒙的霧氣之中,靈山重新出現在西牛賀州之上。
“聖皇,如今我大漢已經據有天州、玄州、北俱蘆洲以及西牛賀州四州之地,是否立刻揮兵中州,搶在大秦之前,占據中州?”呂布躬身道。
“不必!”劉協搖了搖頭:“派人前往中州,引渡萬民。”
中州,乃當年玉帝鎮壓運朝的主戰場,也是那一戰中,因為戰鬥波及到太多凡人,致使玉帝被天道降罪,哪怕時隔百萬年之久,中州在陽間九州之中,依舊人口凋零,氣運不盛,而這裡,也是劉協定下的與大秦最終決戰的主戰場,提前將萬民引渡到其他四周,也可以避免到時候大戰一起,生靈塗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