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考慮到石磊在當地的巨大名聲,他絕對是整個高句麗境內大魔王一般的存在,所以李承乾不顧石磊的推辭,也不管石磊不懂管理的理由,堅定的任命他為安東都護府的第一任都護。

  好在石磊手底下並不缺少執政經驗豐富的智囊,他繼續做個人形圖章就好了,高句麗的普通民眾都很害怕他,而靺鞨族上下其實才是他最堅定的支持者,所以在他的任期內,高句麗的局面倒是很快的就平穩了下來。

  經過幾年的大戰以後,當地的民眾也嚮往平和的生活啊,而且石磊帶來了很多對他們有利的東西,更先進的種植技術,更多的商機,也確確實實的讓他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而且這些改變,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所以他們慢慢的對大唐,對自己身為大唐一份子的認可,也逐步建立了起來。

  有了這一任的良好表現,石磊越發受到李承乾的重用了。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看到石磊為了大唐東征西討的身影。

  不過在他的堅持下,他一直都沒有作為主帥出征過,只是作為最為強悍的王牌猛將,不過在他的輔助下,大唐逐漸發掘出了薛仁貴和蘇定方兩位帥才。

  而石磊也充分發揮出了自身的優勢,除了他無人能敵的勇武和過人的戰場直覺,還有他埋下的眾多釘子呢,現在的他們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發展,還有相互之間的幫襯,一個個的勢力都不算小了,在當地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有這些人做帶路黨,還自願充當了大唐的敢死隊員,石磊他們的攻勢總是無往而不利的。而回報給他們的自然是更大的地盤和更大的權勢。

  經過這段時間的征戰以後,倭國徹底臣服於大唐帝國,成了另一個都護府一般的存在,就為了島上的銀山和其他的礦產就很有必要這麼做,因為在對外貿易中,對銀子這類的貴重金屬等價物的需求在日益提高著。

  尤其是以高昌為中心的西域,也有越來越多的城邦,聚集在了大唐的羽翼之下,大唐的對外貿易當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周邊可以威脅到大唐的那些國家或者民族,也在這段時間內或是被打的分崩離析,或是被揍的一蹶不振。

  草原變成了大唐的後花園,而高原上的吐蕃帝國,雖然勉力維持著表面上的統一,其實已經暗流涌動,而且各大部族也是聽調不聽宣,對新任的贊普離心離德了,這個原本對大唐威脅頗大的高原帝國,也不復原本的輝煌了,隨時有可能轟然倒塌。

  大唐在李承乾的治下,在石磊的東征西討中,終於變成了一個史上面積最大,幾乎涵蓋了整個亞洲,國力更是強盛的無與倫比的龐大帝國。

  而這個帝國在鞏固陸地上的統治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海洋,除了開發越來越顯露出價值的南方以外,也逐步的開始了對海洋的開發,除了問大海要食物,也在開發海上絲綢之路,同時也在逐步增強對南洋各國的統治力和影響力。

  大唐的越發強盛自然少不了石磊的功勞,而李承乾也很明白這一點,所以在這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石磊不僅做到了武將的巔峰位置,他的爵位也變成了最為頂尖的國公。要不是他堅持推辭,現在的他很可能已經是個出將入相的人物了。

  但是石磊一直都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石家如今已經真正的走到了巔峰,他只是推辭了兵部尚書這類的職位,也只能暫時減少李承乾對石家的猜忌而已。

  所以在確定了大唐的穩固,並且石珝他們這一輩的孩子們也都能夠獨當一面以後,石磊痛下決心,是時候對象當初對李世民的承諾,選擇急流勇退了。

  在多次向李承乾乞骸骨請求退休以後,石磊乾脆的帶著三個看上去依然如三十許少婦一般的老婆,登上了自家最頂尖的新型船隊,奔向了浩瀚無垠的大海,從此杳無音訊。

  而石珝他們也按照石磊最後的要求進行了分家。石珝作為嫡長子,理所當然的繼承了長安這邊的產業和石磊的爵位,石磊和程處月的最小的兒子,則回到了雅州老家,算是作為石家保留血脈的最後退路。

  而其他幾個兒子則分別負責起了高原,草原,東北和東南四個方向上的產業,各有一大攤子家業,在互幫互助的同時,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競爭,從此都算是自成一系了。

  當然石磊也分別為自己的骨肉們準備了很多的後手,比如經過他改造後的最新一批也是最年輕的一批石家護衛麼,完全可以保證石家的各個分支在幾十年內都擁有無人能及的私人武力。

  而只在大唐留下了自己的眾多傳說的石磊,帶著老婆和最親近的人手們,正坐在巨大的旗艦上,奔向仍然被有著同樣膚色的印第安人們統治著的美洲大陸,開始了他們開拓和探險的新旅程!

  ————————

  全文完

  完本感言

  第二本書又完本了,雖然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心情難免還是很複雜的。

  有解脫,因為作者君一直加班,抽時間碼字有時候真的非常耗費精神,尤其是在訂閱比較差的情況下,能夠堅持下來,我覺得少不了各位朋友的支持和不斷的鼓勵。

  有感動,有些小細節可能是讀者朋友們隨手而為,但對我來說卻是滿滿的感動,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這樣的感動就在推動著我繼續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