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頁
不斷有人聽到消息趕來,府門口熱鬧得很,突然見十七八個僕役或搬或抬,把很多東西丟在地上,更有兩人架一個身著錦衣的老者出來,不由分說把他往地上一丟,轉身走了。那老者坐在地上哭天搶地,開口閉口儘是:“列祖列宗哎,你們睜開眼睛看看吧……”
後面一個老太監跟著哭,不停地喊:“王爺,奴才沒用,沒能護得了王爺!”
很多人立刻認出老者的身份:荊州王!無他,北安王府有兩位王,北安王和荊州王,北安王程墨青春年少,俊郎非凡,絕對不是眼前的老者,長相年齡對不上。再說,這裡是北安王府,北安王乃是此間主人,奴僕哪敢把主人趕出來,這是要造反嗎?
不少人竊竊私語,那些趕來看熱鬧,隨時準備投井下石的人不自覺往後縮了縮,連荊州王都落得這樣悲慘的下場,何況他們?還是老實一些,以保萬全吧。
更有本來想走的人,也留下觀看事態發展。
劉澤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更是拍著地面乾嚎:“列祖列宗哪,你們天上有靈,怎能眼看子孫被人欺辱至此?”
有人低聲道:“他不會去哭太廟吧?”
“不會。太廟須由陛下領祭……”言下之意,劉澤一個藩王,沒資格到太廟祭祀列祖列宗。
“不是祭太廟,是哭太廟。要真是這樣,那樂子就大了,陛下也不能坐視不管哪,畢竟同族同宗。”何況當今皇帝還是一個沒有根基的弱勢皇帝,極需宗族支持,這樣的情況下,北安王如此對荊州王,有熱鬧看了。
說話的人,聽到的人,都露出會心的微笑,北安王要倒大霉了,如果皇帝搞不掂宗正寺,只好拿北安王開刀啦。
被攔在府門口,又不願離去的人,大多是嫉妒程墨飛速崛起,巴不得程墨倒血霉的,更有人和好友低語:“今天來的不冤。”
更有人在心裡暗嘆:“能親眼目睹程五郎如煙花般墜落,此生不虛。”
也有人呼朋喚友,派僕役請親近之人,一同見證歷史性時刻。
眾人的反應,盡在劉澤眼中,他現在只想把事情搞大,逼劉詢出面,要麼壓制沈定,要麼下詔程墨,給他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這也是他醒來,被架出去,臨時想出來的計策。不得不說,他在危急時激發自身潛力,想到的辦法十分惡毒,把程墨逼到危險境地。
他嚎得更大聲了,老杜也賣力表演,看著是勸,實是訴苦:“王爺啊,您付了四千畝良田三年的租子,卻只住幾天,就被人趕出來,實在太不公了。”
原來荊州王住在北安王府中,不是白住,而是付了租金?而且北安王還背信棄義,租金到手,就把人趕出去,一點情面都不講?
有人十分不齒:“不是說北安王富可敵國嗎?怎麼如此下作,連幾個銅板的租子都收?”
旁邊有人提醒:“不是幾個銅板吧?你沒聽說嗎,是四千畝良田,三年的租子,四千畝良田哪!”
這人加重語氣,酸溜溜的。
“你們懂什麼,哪有人嫌錢財多?北安王再有錢,送到面前的銀子也不會往外推吧?”
“剛收了人家的租金,就把人家趕出來,他不富可敵國,誰富可敵國?”有人鄙視道,這人身著錦衣,卻半新不舊,顯見家道中落,一年不如一年了。
劉澤朝老杜使個眼色,老杜繼續哭訴:“只准王爺帶老奴住進來,原來是為了今日。虧得王爺信了他,早知今日,不如包下一家客棧……”
“嗤”
吸氣聲不斷,收了人家那麼貴的租,卻只准人家帶一個老太監服侍,想幹什麼?是為了租子到手,把人家趕出來嗎?
“太不像話了。”
“沒想到北安王是這樣的人。”
“人心不古啊。”
“我看,以後還是別去宜安居買家具了,這等為富不仁之輩,還是別再幫襯的好。”
議論聲四起,眾人滿嘴大義,實則羨慕嫉妒恨,我也想白收租,不給住啊,四千畝良田啊,一年得收多少穀子,何況還是三年?這樣的便宜為何沒落到我頭上?
表面上自然是要做義憤填膺狀,痛斥不守信的北安王的。
劉澤和老杜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笑意,眾口一詞,看你還怎麼把我趕走?
第891章 收場
程墨邁出門檻,只見府門前的空地上,黑壓壓的全是人頭,一片錦衣在陽光下閃瞎人的眼,這些人幾人湊在一起,或竊竊私語,或低聲談論,當中有個大嗓門特別響亮:“沒想到哪,北安王竟是這樣的人。”
那人比常人稍矮,中氣十足,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見大家都看他,先是挺了挺胸,接著把腰一縮,躲到旁邊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背後。
那男子無奈道:“會稽伯,你也是男人,怎敢說不敢認?你躲什麼啊。”
這男子正是會稽伯,前年因為手頭拮据,裝不起供暖系統,去年眼看京城的勛貴公卿都裝了,再不裝就成為笑話啦,只好東挪西借,湊錢裝上。他在人群中看熱鬧,聽說劉澤付了租金,才得以入住,不禁嫉妒,四千畝良田一年得收多少租子,要是自己有這收入,日子就好過多了。
後面一個老太監跟著哭,不停地喊:“王爺,奴才沒用,沒能護得了王爺!”
很多人立刻認出老者的身份:荊州王!無他,北安王府有兩位王,北安王和荊州王,北安王程墨青春年少,俊郎非凡,絕對不是眼前的老者,長相年齡對不上。再說,這裡是北安王府,北安王乃是此間主人,奴僕哪敢把主人趕出來,這是要造反嗎?
不少人竊竊私語,那些趕來看熱鬧,隨時準備投井下石的人不自覺往後縮了縮,連荊州王都落得這樣悲慘的下場,何況他們?還是老實一些,以保萬全吧。
更有本來想走的人,也留下觀看事態發展。
劉澤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更是拍著地面乾嚎:“列祖列宗哪,你們天上有靈,怎能眼看子孫被人欺辱至此?”
有人低聲道:“他不會去哭太廟吧?”
“不會。太廟須由陛下領祭……”言下之意,劉澤一個藩王,沒資格到太廟祭祀列祖列宗。
“不是祭太廟,是哭太廟。要真是這樣,那樂子就大了,陛下也不能坐視不管哪,畢竟同族同宗。”何況當今皇帝還是一個沒有根基的弱勢皇帝,極需宗族支持,這樣的情況下,北安王如此對荊州王,有熱鬧看了。
說話的人,聽到的人,都露出會心的微笑,北安王要倒大霉了,如果皇帝搞不掂宗正寺,只好拿北安王開刀啦。
被攔在府門口,又不願離去的人,大多是嫉妒程墨飛速崛起,巴不得程墨倒血霉的,更有人和好友低語:“今天來的不冤。”
更有人在心裡暗嘆:“能親眼目睹程五郎如煙花般墜落,此生不虛。”
也有人呼朋喚友,派僕役請親近之人,一同見證歷史性時刻。
眾人的反應,盡在劉澤眼中,他現在只想把事情搞大,逼劉詢出面,要麼壓制沈定,要麼下詔程墨,給他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這也是他醒來,被架出去,臨時想出來的計策。不得不說,他在危急時激發自身潛力,想到的辦法十分惡毒,把程墨逼到危險境地。
他嚎得更大聲了,老杜也賣力表演,看著是勸,實是訴苦:“王爺啊,您付了四千畝良田三年的租子,卻只住幾天,就被人趕出來,實在太不公了。”
原來荊州王住在北安王府中,不是白住,而是付了租金?而且北安王還背信棄義,租金到手,就把人趕出去,一點情面都不講?
有人十分不齒:“不是說北安王富可敵國嗎?怎麼如此下作,連幾個銅板的租子都收?”
旁邊有人提醒:“不是幾個銅板吧?你沒聽說嗎,是四千畝良田,三年的租子,四千畝良田哪!”
這人加重語氣,酸溜溜的。
“你們懂什麼,哪有人嫌錢財多?北安王再有錢,送到面前的銀子也不會往外推吧?”
“剛收了人家的租金,就把人家趕出來,他不富可敵國,誰富可敵國?”有人鄙視道,這人身著錦衣,卻半新不舊,顯見家道中落,一年不如一年了。
劉澤朝老杜使個眼色,老杜繼續哭訴:“只准王爺帶老奴住進來,原來是為了今日。虧得王爺信了他,早知今日,不如包下一家客棧……”
“嗤”
吸氣聲不斷,收了人家那麼貴的租,卻只准人家帶一個老太監服侍,想幹什麼?是為了租子到手,把人家趕出來嗎?
“太不像話了。”
“沒想到北安王是這樣的人。”
“人心不古啊。”
“我看,以後還是別去宜安居買家具了,這等為富不仁之輩,還是別再幫襯的好。”
議論聲四起,眾人滿嘴大義,實則羨慕嫉妒恨,我也想白收租,不給住啊,四千畝良田啊,一年得收多少穀子,何況還是三年?這樣的便宜為何沒落到我頭上?
表面上自然是要做義憤填膺狀,痛斥不守信的北安王的。
劉澤和老杜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笑意,眾口一詞,看你還怎麼把我趕走?
第891章 收場
程墨邁出門檻,只見府門前的空地上,黑壓壓的全是人頭,一片錦衣在陽光下閃瞎人的眼,這些人幾人湊在一起,或竊竊私語,或低聲談論,當中有個大嗓門特別響亮:“沒想到哪,北安王竟是這樣的人。”
那人比常人稍矮,中氣十足,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見大家都看他,先是挺了挺胸,接著把腰一縮,躲到旁邊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背後。
那男子無奈道:“會稽伯,你也是男人,怎敢說不敢認?你躲什麼啊。”
這男子正是會稽伯,前年因為手頭拮据,裝不起供暖系統,去年眼看京城的勛貴公卿都裝了,再不裝就成為笑話啦,只好東挪西借,湊錢裝上。他在人群中看熱鬧,聽說劉澤付了租金,才得以入住,不禁嫉妒,四千畝良田一年得收多少租子,要是自己有這收入,日子就好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