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六鎮北洋軍主力擋在面前,就算國防軍一次抽調兩個軍發動進攻,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突破北洋軍防線。

  而以北洋軍的戰鬥力,就算他們南下的部隊只是一支偏師,是地方守備部隊。南方那些沒有經歷過戰鬥的新兵部隊也不是對手。

  到時候,北洋軍這支偏師也許已經拿下南方一兩個省份。

  而有了來自南方的財力和武器裝備增援,國防軍再想短時間內突破北洋軍防線一定會非常困難。就算最後突破了,國防軍也會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就在孫烈臣越來越不看好國防軍怎麼擋住北洋軍南下步伐時,楊興國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可是,袁世凱忽略了一件事。我們的確沒有辦法阻止他南下,但卻可以跟他在南方各省搶地盤!”

  “從陸地,我們的部隊南下肯定行不通,而且也沒有太多部隊可以抽調。”

  “可整個中國近八成的海軍實力都掌握在我們手裡,我們可以走海路,從海路直接繞過北洋軍控制區,從廣東登陸,同袁世凱一起爭奪南方各省。”

  孫烈臣臉上的擔憂一下子就一掃而光,然後非常激動叫道:“大帥英明!走海路的話,福建,廣東,甚至是廣西,都在我們攻擊之下。只要我們拿下其中一兩個省份,袁世凱的實力再怎麼擴充,那也在我們的包圍圈內。”

  第八百六十一章 土地問題

  就算國防軍財力雄厚,有自己的軍工廠和龐大的彈藥儲備,南下也不是一句話就能做到的。

  別的不說,同北洋軍對峙的兩個軍五個主力師肯定不能動。

  這就意味著楊興國必須從關在進行調兵!

  朝鮮獨立師的作用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為了保證朝鮮穩定,給國內提供源源不斷的鐵礦和財富,日本朝鮮駐軍不得不抽調重兵去圍剿實力越來越強悍的獨立師。

  而朝鮮多山的環境,就好像老天給獨立師專門準備的游擊戰戰場。

  無論日軍出動多少兵力,始終沒能拿下獨立師,反而還讓獨立師的規模越來越大,而還在北方山區建立了根據地。

  隨著朝鮮獨立師的忽然崛起,朝鮮其他地方的反抗組織,也如雨後春筍,一下子全部冒了出來。

  日本朝鮮駐軍雖然有十幾萬人!但現在都忙著肅清各地忽然冒出來的反抗組織,圍剿獨立師,一點多餘的兵力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不說進攻東北,連自己大本營都有保不住的趨勢。

  失去日本朝鮮駐軍威脅後,國防軍需要面對的敵人也就剩下一個老毛子。

  再加上國防軍在中俄邊境還布置了好幾個邊防旅就算真有意外發生,那也有邊防部隊頂著。所以,再把兩個主力軍留在關外,那就是浪費。

  深思熟慮過後,楊興國果斷下達了軍令。

  留下第三軍主力常駐東北三省,第二軍主力馬上集結坐火車趕到大連,然後登船南下。

  第二軍還在南下的路上時,黃興也到了北京城。

  這一次,楊興國不再顧忌什麼外界評價,直接以黃興手機的各部門為基礎組建政務院,然後由黃興擔任政務院第一任總理,負責國防軍控制區的所有政務。

  兩年來,以東北三省為基礎,黃興已經培養了足夠數量的政務人才。

  再加上東北的時候,大帥府下面的各個部門和機構就是按照國家標準組建的。

  所以,不到兩天時間,政務院的架子就被搭了起來。

  大量的來自東北三省的地方官員,也開始在軍隊配合下接受京畿一帶的大小几十個縣城。

  朝廷被推翻前,為了籌集足夠的銀子組建禁軍,京畿一帶老百姓所承擔的各種稅收整整比以前多了一倍。

  這就造成了國防軍拿下一個民不聊生的京畿。

  聽完黃興關於京畿幾十個縣城的匯報,楊興國一下子就怒了,大罵朝廷的不是。

  這時,黃興繼續報告道:“大帥,民不聊生還不是讓我最擔心的。”

  “僅僅民不聊生的話,只要我們給百姓準備好糧種和接下來的口糧,等到秋收,這種局面就會改變,我們也會得到一定的稅收。”

  “現在的問題是,京畿一帶的土地和良田都很多,養活近千萬百姓都不是問題。但。這些土地都掌握在朝廷重臣和京城大大小小的皇親國戚手裡。老百姓沒有土地,我們就是給他們糧種,他們也沒辦法種下去!”

  楊興國的眉頭馬上就皺了起來。

  東北三省之所以能在短短兩年時間發展起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關在土地多,人少,而且這些土地都是沒有主人的!

  不管是誰,只要到了東北三省就會有足夠多的土地給他耕種。

  老百姓有了土地,就有了收成。再加上國防軍對普通百姓的稅收又低,只需要一年時間,所有進入東北三省的百姓都會有餘糧。

  有餘糧以後,餘糧可以賣掉換成銀子,銀子又可以購買百姓必須的各種用品。

  這樣一來,東北三省的經濟和商業也就發展起來了。

  整個循環中,土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眼前的京畿,偏偏就沒有土地。

  不,有足夠的土地,但土地沒有掌握在普通百姓手裡。

  這就意味著老百姓不會有收入,也就沒有銀子購買東西,商業也就沒辦法發展起來,完全一個惡劣循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