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波蘭永不滅亡 序曲:“波蘭已經滅亡!”(4)

  對波蘭人的這些打算,史達林當然想得到。

  1944年1月4日,蘇聯紅軍第一烏克蘭方面軍越過了1939年以前的波蘇邊境線,進入了波蘭境內。他們後面跟著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小分隊,到處搜捕公開露面的“國內軍”領導人,解除游擊隊的武裝,一些波蘭抵抗戰士被以種種藉口關押殺害。1月15日,倫敦流亡政府向盟軍總司令部呈遞備忘錄,要求蘇聯尊重波蘭的領土和主權。但史達林置若罔聞,因為他手裡已經有了新的政治資本。就在當年1月1日,同樣是在戰線後面的華沙,蘇聯支持下的波蘭工人黨、波蘭社會主義者工人黨和其他幾個政治團體秘密成立了一個“全國人民代表會議”,選舉工人黨中央書記處書記波列斯瓦夫·貝魯特為主席。貝魯特隨即宣布,不承認倫敦流亡政府的政治基礎——1935年波蘭憲法,而要以三權分立的1921年憲法為基礎來組織政府,並且成立新的人代會作為“新波蘭”的最高權力機構。人代會宣布倫敦的流亡政府無權代表波蘭人民,並且組建了“波蘭人民軍”。由於蘇聯的大力支持,儘管人民軍的力量還不到“國內軍”的1/10,但對峙的政治局面已經出現。

  1944年7月22日,全國人代會頒布法令,宣布成立行使臨時政府職權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同日,民族解放委員會在赫爾姆發表《告波蘭人民書》,自稱波蘭已解放地區的最高行政機關,並宣布在倫敦的流亡政府為“非法政權”。8月1日,民族解放委員會遷往剛剛由蘇軍解放的盧布林,並宣布以此為“新波蘭”的臨時首都。

  倫敦的流亡政府得知消息後萬分焦急。根據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內部成員泄露出來的蘇聯計劃,蘇軍將在8月上旬進攻華沙,並期望華沙城內舉行起義。但是,蘇方希望起義由地下的“人民軍”來領導,這樣就能使起義和紅軍的行動配合起來。屆時,由貝林格將軍指揮的波蘭人民軍正規部隊將進入華沙,並把這個城市的行政權移交給民族解放委員會。然後,這個委員會將把“首都”從盧布林遷往華沙,從而確立“新波蘭”的合法性。

  在這種情況下,米科拉伊奇克急忙詢問他在國內的代理人尤戈夫斯基,立即發動起義是否可行。尤戈夫斯基詢問了“國內軍”華沙區總指揮赫魯斯捷爾少將化名(“蒙特”),後者是一名激進的愛國分子。他表示,只有迅速取得對大城市的控制,才能避免它們落入蘇軍手中,所以“管不了那麼多了”,馬上就動手!

  波蘭永不滅亡 序曲:“波蘭已經滅亡!”(5)

  在龐大的“暴風”計劃中,華沙本不是最重要的暴動中心。“國內軍”的指揮官甚至不打算在大城市裡展開巷戰,因為那會導致德軍野蠻的報復行動、造成無謂的傷亡。他們最經濟的選擇是埋伏於自東向西的交通要道,把主力放在華沙周圍的廣大鄉村,以騷擾途經這條路線撤退的德軍。至於市內則只保留少數保安部隊,以在德軍撤出後維持治安。但隨著戰局的變化,首都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意義,成了“國內軍”抗衡民族解放委員會的重要砝碼。顯然,隨著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處於東西夾擊下的德國已經面臨崩潰,而要推翻第三帝國對波蘭總督區的統治,華沙首當其衝。這樣,由於倫敦方面的堅持和赫魯斯捷爾等人的錯覺,“暴風”行動的中心就變成了華沙。

  德軍在華沙的虛弱力量,也讓波蘭人產生了很多幻想。即使是在統治班子最龐大的時期,華沙大區政府也只有55名德國官員和283名男性職員,警察和行政當局的人數都少得不可思議。最誇張的時候,管理這個百萬人口城市的德國官員總數不超過240人。此外,黨衛軍和國防軍駐防華沙的部隊大約有23000多人。1944年7月下旬,當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崩潰,數十萬軍隊開始向西撤退,維斯瓦河幾座橋樑上擠滿了裝滿德國軍人和平民的車輛時,大部分波蘭人都相信德軍已經被擊潰,距離德國徹底失敗可能僅剩數月,甚至數周時間了。當他們得知盟國已經成功地在西方登陸後(多年來德國宣傳機構一直聲稱這種登陸是不可能的)這一信念就更加堅定了。

  7月23日,華沙的危機達到了頂峰。有消息說,此前已經越過總督區邊界的蘇聯軍隊正在不停地進攻盧布林省,他們的坦克已拿下普瓦維,正在向華沙挺進!從24日開始,德軍的主力作戰部隊已經陸續撤出華沙,僅留下2000多名通信官兵和第9軍的一些輔助部隊。普通德國人已經捆好行李準備上路,甚至連華沙區總督、衝鋒隊中將菲舍爾博士也溜之大吉了。7月25日,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下令:準備發動起義!

  但7月26日,菲舍爾突然又溜回了華沙。隨後,黨衛軍和保安警察第22團和第17團也開進了城。顯然,德國人又不打算放棄華沙了。

  波蘭永不滅亡 序曲:“波蘭已經滅亡!”(6)

  原來,7月21日,希特勒已經委任“閃擊英雄”海因茨·古德里安上將為陸軍總參謀長,全權負責東線戰事。古德里安認為,波蘭是蘇德之間最後的壁壘,而華沙就是控制這一壁壘的要津。為鞏固整個東方戰線起見,德軍不僅不應放棄華沙,而且還要不惜一切代價地加強華沙的防禦。在他的強烈要求下,德軍從義大利戰線調來了精銳的“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一部,以及武裝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師。7月27日,施泰爾空軍中將被委任為華沙地區德國軍事代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