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楊任及賨人。

  果然,不出數日,地道打通,趁著夜色,大軍悄悄潛入城中,殺將出來。

  公孫瓚聽說劉瑁大軍進城,唬得什麼似的,臨死前叫來妻妾兒女,一刀一個,全部殺死,他自己也自刎而死。

  這一年冬天,天色漸寒,普天之下,唯有幽州的公孫度尚未投降。

  道路險遠,劉瑁只派出許褚、嚴顏兩路大軍前往,因戲忠、郭嘉身體不佳,劉瑁只得命司馬懿、周瑜兩個隨軍前往征討。

  當此時,鍾繇派人送上奏陳,言說洛陽皇宮殿宇已經修繕完畢,洛陽城再度重建基本完成,欣聞北方戰局已定,便請劉瑁回軍洛陽,匯聚於皇家殿閣之下,號令天下。

  劉瑁大喜,當即下令,著其餘八路大軍將軍皆匯集於洛陽。

  劉瑁到達洛陽,鍾繇請求劉瑁,夜宿皇城之中。

  劉瑁言辭拒絕,只在皇城外都城之中,尋著一處府邸居住。

  這一日,劉瑁升殿議事,兩邊文武齊聚,人才濟濟。

  劉瑁當即言道:「前翻我於戰亂之時,迎天子入漢中,如今上蒼保佑,讓我平定天下,大漢中興有望。我欲迎漢帝於此,登堂升殿,號令天下,不知如何行事?」

  法正當即出班奏道:「啟稟主公,正以為不妥。」

  「孝直有何話說?」劉瑁問。

  法正道:「主公,如今天下雖然初定,然群雄子嗣部曲並未完全歸附,各地反叛實力蠢蠢欲動。漢獻帝雖貴為天子,然文不能安國,武不能定邦。一旦大軍歸漢帝統帥,豈不是將一群狼送給一隻羊帶領?早晚必將天下安定之大好形勢葬送也!」

  劉瑁當即怒道:「法孝直,不可胡說!賢獻帝乃我等天子,恭謹安分,並無失誤,如何能這般胡亂評價?你有幾顆腦袋?」

  劉瑁嘴巴上雖然發怒,也只不過斥責斥責,並未懲罰之意。

  龐統當即出班道:「主公,法孝直所言甚是!漢獻帝雖為天子,然主公亦是皇族後裔,高祖血脈,如何他做得了天子,主公便做不得?所謂『天命有常,唯有德者據之』。漢獻帝雖無過錯,然對天下臣民,亦無功勞,難稱『有德者』。踐據帝位,眾人難服也。」

  法正、龐統二人發話,眾位文臣武將,皆躬身稱是。

  方在此時,謀臣之中,忽有押送糧草而來的程畿,當即出班反對,言道:「主公,莫非要做弒君之賊乎?」

  劉瑁大吃一驚,見是程畿,眉頭不禁皺起。

  甘寧怒吼一聲,道:「程畿,大膽!」

  劉瑁當即阻止甘寧道:「興霸退下!季然之責問甚是,諸位不可再提踐據帝位之事,不然罪當謀反!」

  劉瑁說完,甩手離去。

  過了數日,法正、龐統二人暗中來見劉瑁,舊事重提。

  劉瑁只是觀鳥賞花,舞刀弄劍,只是不言。

  他並不答應,但也並不反對。

  之所以並未表態,是因為這二人只是勸他同意如此做,並未說出如何做方才可行。

  劉瑁聽了半日,見這二人始終未明其意,遂道:「汝等二人,莫要再提此時,莫非汝等要我做弒君之賊,留下千古罵名嗎?我已經決定,不日將派使者前往漢中,迎接獻帝入洛陽,主持大局。只是我有一個擔心,此地離漢中路途遙遠,山高坡陡,水路縱橫,萬一路遇險情,豈不痛煞我也?思來想去,只是想不出一個可靠的人選來。」

  法正當即言道:「主公,我有一人,定可完成重任。」

  「是誰?」劉瑁忙問。

  「我之同鄉孟達!」法正道。

  劉瑁早知這孟達在三國之中,乃是反覆無常之人,不敢用。

  法正道:「此人在甘將軍帳下,只做到校尉,一直無效力之機。且他家中之人皆死絕,唯有一個妹妹,生得如花似玉,成為他唯一牽掛。若是主公肯收留他妹妹,作為家眷,他必定捨命報答也。」

  劉瑁點頭同意。

  法正和龐統皆明白了劉瑁心意,當即去辦。

  不日,劉瑁迎娶孟達之妹孟穎,作為側室。

  翌日,孟達帶領龍攆儀仗,大張旗鼓出城,前往漢中,迎接獻帝。

  數日後,正當劉瑁大殿議事之時,流星馬快速來報,言說大事不好了,獻帝龍攆出斜谷道東進,進入華陰地界,遇到山高路陡之地,山上跌落一塊石頭,驚了車駕。

  那四匹馬兒瘋狂跑出一里多地,竟然連人帶車,滾下懸崖去了。

  漢獻帝就這樣死了。

  劉瑁當即在大殿之上痛哭失聲,怒問:「怎麼如此不小心?孟達呢?將他給我擒來!」

  來人從背上解下一個包袱,丟在地上,哭著打開,裡邊竟是一個人頭。

  眾人看時,正是孟達。

  「這是怎麼回事?」劉瑁問。

  來人道:「孟將軍自知重任再見,如今丟了天子性命,不敢來見主公,只有以死謝罪!連他手下一千士卒,皆自刎而死於華陰山左!」

  劉瑁再無言語,只管痛苦。

  諸葛亮當即出班奏道:「主公,如今天子既去,悲痛無用,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望主公早登九五,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諸葛亮此言一出,戲忠、郭嘉、胡昭、法正、龐統、徐庶等等,也都跟著請求。

  劉瑁自然堅決拒絕,且痛不欲生,回到府邸,閉門謝客,再不出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