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瑁將血詔丟在劉協面前,喝道:「陛下,我對你赤膽忠心,為你打天下,你便是如此待我麼?」

  言罷,又怒斥董貴人道:「現在你又怎麼說?」

  董貴人面色如土,早已經答不出半個字來。

  劉瑁將手一擺,道:「拉出去吧。」

  劉雲帶著玄冥衛,將董貴人從劉協懷中將董貴人拉開,要拖出去斬首。

  劉協匍匐在地上,苦苦求饒道:「大將軍,皇叔,求你了!董貴人已經有孕,她懷的可是我劉家血脈呀!」

  劉瑁橫眉冷目,怒道:「劉協,你糊塗!似這等意欲挑唆陛下,離散我等君臣骨肉之情,留著何用?莫非要剩下孽種,壞我超綱乎?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拉下去,留給全屍吧,絞死!」

  劉協口中大叫著「愛妃」,雙手拽著劉瑁的衣袖求饒。

  劉瑁將衣袖一抽,道:「陛下不必擔心沒有女人,明天我便讓人送給你一個!……」

  第272章 一條毒計

  劉瑁說到自然能夠做到,絞死董貴人的第二天,劉瑁便派人遴選臣下未出閣的女兒到皇帝身邊伴君,結果南鄭城中,官宦富貴之家年滿十六歲的女子,幾乎一夜之間全嫁人了。

  劉瑁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哈哈大笑,言道:「這些所謂忠臣,就是這般為皇帝盡忠的!」

  周瑜道:「主公,此非好事也,有何好笑?」

  「嗯?」劉瑁瞪了周瑜一眼,問,「有何壞處?倒是說說。」

  周瑜道:「其稟主公,臣下並非不想將女兒嫁給皇帝,實乃皇帝為傀儡,生死全在主公反掌之間耳!」

  「大膽!」劉瑁厲聲叱道,「汝安敢污衊於我也?」

  周瑜道:「主公,周瑜直言也。」

  「莫非汝活得不耐煩了?」劉瑁欠身,惡狠狠地問。

  那周瑜似乎並不害怕,直道:「主公,其實周瑜主公攻下江東之時,早就該死了!」

  「哼!看來你還是忘不掉孫伯符對你的恩義,難道我現在對你們不夠好麼?何必總想著一個死去的人?再說,我現在對孫權一家不好麼?並未虧待於他呀!」劉瑁道。

  他之所以說這些話,實在是因為他覺得這周瑜是個絕佳的謀士,胸有天下,並不想隨便殺了他。

  可是,放眼天下,數雄已滅,唯余與袁紹一戰,剩餘公孫瓚苟延殘喘之輩、公孫度偏安一隅之徒,根本不足為道。

  況且他手下精兵強將、謀士成群,諒那冀州袁紹,雖然傭兵數十萬,帳下有幾個謀士,一二將領,就算殺了周瑜,也根本影響不了他的一統大業。

  只是劉瑁這一份愛才之心,著實不容他這麼做。

  周瑜道:「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我和伯符,親如兄弟,今雖陰陽兩隔,不敢忘也!」

  劉瑁簡直氣壞了,聽周瑜之言,堪稱視死如歸。

  「這麼說來,董承諸人之事,莫非乃是公瑾之謀耶?」劉瑁盯著他問。

  周瑜怔怔的,良久,方才躬身道:「董承,****也,我如何會與其同謀?」

  有周瑜這句話,總算服了軟。

  劉瑁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接下來數日,劉瑁每日只叫諸葛亮、龐統、徐庶、法正商議國事,並不叫周瑜。

  他知道這周瑜與他貌合神離,而且他現在手上還掌握了周瑜曾經傳統董承的證據,只是愛惜人才,著實不想殺他,方才暫且留下他一命,著玄冥衛暗中監視,哪裡還會叫他來參與政事?

  殘冬已盡,大地回春,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就連這天下局勢也開始變得繁忙起來。

  劉瑁接到戲忠和荀彧的書信,言說冀州袁紹整頓軍備,蠢蠢欲動,怕是有與他一決雌雄之動向。

  劉瑁心中明白,早晚和這袁紹有一戰。

  劉瑁當即命令,曉示三軍,隨時準備出征,著趙雲全權負責整頓軍備,吳懿調集糧草。

  此時,諸葛亮進言道:「主公,此番進軍,和袁紹定然決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然我等名知有一戰,當立即行動,尋找開展之藉口。」

  「孔明賢弟有和良策?」劉瑁問。

  諸葛亮笑道:「主公去年已經謀劃好,哪裡還用在下另出計謀?主公故伎重演可也。」

  「你是說……」

  「奏請天子,下一道詔書,招袁紹前來漢中覲見天子。去歲,袁紹託病不至,今翻春暖花開,若是袁紹已然託病不出,當以其懷有私心,派人前往訓斥,並下最後通牒。如此,其必然失信於天下之人也。屆時,主公出兵可也。」諸葛亮道。

  「好!就以賢弟之言。」

  劉瑁當即著令龐統為其擬好詔令,覲見天子,加蓋玉璽,當即派使者送往冀州袁紹手中。

  使者快馬加鞭,前往冀州鄴城見袁紹。

  不過十日,使者變回,後邊還跟隨者一亮袁紹的使者車輛。

  劉雲心腹眼線早將來使情況告知劉瑁,直說來使並非袁紹本人,只是具體是誰,來使極為神秘,一路上,很少下車,故而未能探得。

  劉瑁也感覺奇怪,竟然連他手下玄冥衛也沒有打探到袁紹來使是誰。

  這怎麼可能呢?

  不過劉瑁並不擔心,就算這使者再神秘,又能如何?

  莫非還能讓袁紹翻了天不成?

  當日,劉瑁著人將袁紹來使安置在館驛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