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愛妃,時辰不早了,早些歇……”

  話音未落,趙桓只覺天昏地轉,人便迷糊了過去。

  看著躺在床上的趙桓,朱璉咬著貝牙注視良久,輕輕說道。

  “你不能教化這大宋的江山,我便不能跟你,我的兒子,註定是站在紫禁之巔的人!”

  ……

  睦州官衙。

  彥崇看著楊志與李孝忠,將手中長棍指向地圖。

  “方臘已經開始進攻杭州城,我料杭州城能守一時,但不會太久,趙佶如果要突圍,必是向秀州而去,在那邊我們已經布置了兩路軍馬,一路由琦哥兒守著揚州,不讓賊人去攻打江寧府,而另一路是我們的盟軍大石林牙,方臘小兒這次面對我西軍精銳,插翅難飛。”

  兩人都點點頭,楊志指著地圖說道:“現在秀州是關鍵,如果賊兵攻下杭州後快速拿下秀州,他們這盤棋就活了,特別是又能得到太湖鐘相的支援,這變數就太多了。”

  李孝忠完全同意楊志的看法,“最好占據秀州,將方臘逼得向越州、台州而去,這樣在兩浙路我們便可以關門打狗,將其全殲於江南一線,令其無處可逃。”

  三人再次看看地圖,歷史上方臘就是捨不得江南的富庶,向越州一線進軍,最終被十五萬宋兵圍剿,起義不到一年就被完全鎮壓。

  但現在彥崇不敢相信自己的歷史外掛,所以得逼迫方臘不得不走越州,這樣才能實現戰略合圍。

  “要是我們讓琦哥兒和大石林牙在秀州打得太狠的話,會不會讓方臘另謀出路,我最擔心就是一點。”

  聽了彥崇分析,李孝忠微微一笑,“可是怕他們化整為零,流竄四方,這樣不利於清剿?”

  彥崇一擊掌,“是的,我們要打殲滅戰,一戰而定,這樣可以永除後患,戰場是在越州最好,這樣他們只能聽話,雙方進行戰略決戰。”

  第二百六十章 太子東征

  聽彥崇說完,三人沉默了一陣,楊志嘆道:“要是反賊中有人才,就可能看出向秀州發展最為有利,如果無人看出,以賊人的習性定然是搶掠為主,這樣他們的重心自然就在越州。”

  彥崇和李孝忠同時搖搖頭,“這種主動權不在我們手中的感覺非常不好。”

  彥崇眼睛突然一亮,楊、李兩人同時看向彥崇,心中湧起了希望。

  “誘鉺,放誘餌!香餌之下,必有死魚,如果誘鉺大,便能讓方臘作出錯誤的判斷。”

  李孝忠一拍大腿,“說到誘餌,自然是趙佶最大,只要趙佶逃向越州,我想方臘定會中計。”

  ……

  新的一天,薄紗似的輕霧緩緩散去,露出湛藍色的天空,天上的小鳥唱著歡樂的歌兒,開始了一天辛勤的勞動。

  趙桓慢慢睜開眼睛,只覺得昨晚做了一個香X之夢,自己和太子妃在雲彩中顛鸞倒鳳,四周琴瑟合鳴,仙獸飄飛,那種舒爽的感覺深入骨髓,整個人都融化在那種極樂之中。

  看看床上空無一人,自己衣衫不整,連要害處都還暴露在空氣之中,趙桓努力回想昨夜之事,卻始終想像不出具體的情形。

  一個字,爽,二個字,很爽,三個字,非常爽!

  這感受真真切切,趙桓回味了一會,臉上露出了快樂的表情。

  下得床來,卻見朱璉已經在院中練劍,那劍勢雖然緩慢,但看上去非常優美。

  “真是神仙之技啊!”趙桓不去打擾朱璉,只是呆呆地看著這副美麗的場景。

  垂拱殿以前並不是主要議政的地方,但凡新一任的領導,總是不希望和舊領導的軌跡一模一樣,何況垂拱殿原來就是議政之所,只是趙佶懶惰之下,漸漸廢棄不用,趙桓希望有新的氣象,於是垂拱殿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文武百官雖然沒有三呼萬歲,但每個人對趙桓坐上那把龍椅,都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習慣了就成了合理的模式,早已經習慣太子各種的發號施令,大家差不多習以為常,那些有雜音的基本上被小萌新清理了幾遍,沒留下幾個人了。

  趙桓早和秦檜商量過,先施恩安百官的心,再說登基之事,循序漸進之後,有些事自然就會水到渠成了。

  一眾官員皆有封賞,最引人注目的封賞有三個。

  封原保定軍節度使种師道為陝西、河北、河東宣撫使,總領陝西與兩河路所屬兵馬。

  封原涇原路第九軍副將種彥崇為江南東路、兩浙路宣撫使,並且封爵為正二品的冠軍侯。

  封原御使中丞秦檜為尚書右丞、中書門下侍郎,主持日常政務工作。

  這樣的封賞早已經超越了監國的權限,趙桓今日小試牛刀,垂拱殿內談笑風聲,並無一人反對,官家音訊全無,國家卻不能一日無主,趙桓的表現顯得是越發的正常與合理。

  全體官員多多少少都有賞賜,雖然都知道這是太子收買人心的手段之一,但花花轎子人人抬,“太子英明”的讚賞聲一直都不曾斷過。

  熱鬧散盡,趙桓正想散朝,卻見种師道走了出來。

  “太子,微臣有一個提議。”

  “哈哈,老種經略有何提議,孤無有不許。”這個老種一生征戰,大字也不認幾個,卻能有一個文武全才的孫子,大殿上文武百官無不在心中羨慕不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