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這就去指揮,我們民夫眾多,投石機眾多,用爛了再修再造就是了。”

  宗翰接愛了宗望的好意,打馬離去,不多時女真人陣地上的投石機又開始怒吼起來。

  “宗雋,注意安全,這次用渤海人、室韋人、漢人穿上甲士的衣服沖在最前面吸引火力,我到時要看看潼關的投石機是不是鐵做的,不會散架。”

  潼關城頭上沒安靜多久,天下的飛石便唱響了尖利的聲音,砸得城牆不停地抖動。

  “女真人看來是要拼命了,楊雲聰,你去召集五百精騎在城內作好準備,等會見我一旦打開城門,就全力衝擊女真人的井闌和衝車,破壞後就馬上回城。”

  吳麟的特質在守城戰中顯露無遺,守中有攻,攻中有守,決不會拘泥一種戰法,雖然比起他哥用兵毫無規律可循,指揮調度自成一家還有差距,但就這樣的水平,已經足以青史留名。

  許多軍迷討論過吳氏兄弟與岳飛的戰功,大多認為兩人相差無幾,只不過吳氏兄弟是在川陝戰場,在戰略地位上不及中原戰場,所以名氣比岳飛要小。

  後世的軍神栗大將軍為啥在軍迷中地位無與倫比?還不是因為大將軍指揮的是逐鹿中原的淮海戰役,在意義上比其它戰場重要的多。

  徐帥指揮游擊隊大敗閻錫山的正規軍,理論上難度更大,但是…………

  “耶律齊,你在城內另築一道牆,某猜想韃子不笨的話,一定會利用地道進攻,咱們在城裡多埋大缸,聽聲辯位,將他們的地道位置標好,這次潼關大戰的勝負手,也許就在這地道爭奪上。”

  吳麟的指揮方式無論楊雲聰還是耶律齊都不太明白,不過在滿天巨石的攻擊下,也沒時間坐下來細細討論。

  臨陣應變才是一個將帥的本事,紙上談兵那是要殆笑千年。

  “婁室將軍,將所有能動的漢民組織起來,不用前去送死了,叫他們從幾個地方同時挖地道,一來可以分散守軍的注意力,動搖他們的軍心,二來虛虛實實,讓守軍猜不透我們的主攻戰術。”

  第二百一十三章 潼關血戰(四)

  雙方在遠程交火的同時,也在鬥智鬥勇,潼關守軍越是靜默,宗望心中越是沉重,不由收起了輕慢之心,打起了十分的精神。

  這次女真人的炮火足足肆虐了一個時刻,這才慢慢減弱了下去,而十多座井闌和衝車,無數的攻城木樓與雲梯已經來到護城河邊。

  信號旗升起,又一次慘烈的攻防戰開始了。

  這次女真士兵的甲士明顯減少,無數士兵前撲後繼向城牆衝來,七梢炮歡快的吼叫著,著彈點上的屍首越來越多。

  這些屍首散布得到處都是,歪七扭八死狀各異,大多是被砸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十七八座雲梯也歪倒在護城河之下,被砸成了幾段,就象是被攔腰砍斷的長蛇一般。

  宗雋的大旗之下,七八百名騎士,包括宗雋及三個女真謀克甲士刀出鞘弓上弦,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城門,只要有一絲奪城門的機會,這群人馬將會毫不猶豫地衝刺起來。

  如蟻的金軍就如血花一般,終於涌到了城牆下,這時女真人的投石機便停止的發射,在精度極其不高的情況下,攻方是不敢在肉搏戰中繼續實施遠程打擊。

  “七梢炮齊射,叫工匠營守著,用壞了馬上修復,這次潼關之戰無論結果如何,論功行賞時,工匠營都肯定排在前三。”

  彥崇雖然不在第九軍中,但是很多政策與作戰方式已經在軍中推廣,效果慢慢已經顯現出來。

  要是俯看潼關城內,就能見到白色帶十字的帳蓬連綿不絕,就象一朵朵雲彩一般,將整個潼關城內襯出幾分仙氣。

  後勤保障對戰爭的重要性,是第九軍上下最為重視的問題,善守的吳麟豈能例外。

  “床弩專射對方指揮將領,看準了點射,神臂弓齊射,升信號旗。”

  吳麟從藏兵洞出來,拍拍身上的塵土,從瞭望孔中看著戰況,開始逐條發布命令,神色中未見絲毫緊張的情緒。

  主將的從容鎮定自然影響到部下,西軍的弓弩開始發威。

  從彥崇執掌第九軍開始,就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射銀練靶的運動,這項運動作為第九軍的一種文化傳承了下來。

  等到第九軍回到延安府,帶著整個涇源、秦鳳軍都展開了這項活動。

  在戰馬不及女真的情況下,弓手是唯一能消減對方騎兵優勢的兵種,因此彥崇不遺餘力的訓練弓手,為此付了了大量的錢財。

  彥崇賺的錢,並不是給自己的,而是給西軍的,肉爛在鍋里,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這理論可是某位偉人的名言。

  所以西軍這一年多來射術精良的弓手都發了不小的橫財,甚至有些神射手帶兵收徒,還娶了幾房的小娘,那小日子過得是無比的滋潤。

  一切的苦練,就是為了對付女真,終於在今天潼關城下,宋金第一次大型攻防戰中展示出威力。

  守軍的箭矢射得又急又准,雖然城下女真騎兵閃躲著天上的石雨拼命得進行壓制性射擊,但西軍在神臂弓的數量上大占上風,又得地利之便,兩下對射,女真騎兵絲毫未有優勢。

  城頭的守兵未被壓制,那擂木、箭羽、撓鉤、撞木便蜂擁而上,讓攻城的金軍哭喊連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