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是太尉加急奏章,彈劾涇原路第九軍副將種彥崇接受了遼人的賄賂,不遵將令擅自帶兵出境去援助遼國,然後太師也上表彈劾種彥崇在遼國大肆買房,親遼的意圖昭然若揭。

  李邦彥、張邦昌的奏章直接就點明種彥崇犯有欺君之罪,擅自違背宋金海上之盟的協議,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中。

  還有奏章言明種彥崇居然與遼國的蜀國公主廝混在一起,實施著出賣大宋的行為。

  官家大怒,發金牌去永興軍路,催種彥崇回京面聖,這第一道金牌剛剛發出,金人的使者也到了,在金殿上大發神威,將官家及一眾大臣罵得狗血淋頭。

  於是第二道金牌又發了出去,然後聽說彥崇在遼境和女真已經幹了起來,第三道、第四道金牌接著去了永興軍路。

  東京大多數的官員對種彥崇的做法聲討不已,雖然有些官員內心同情彥崇,但在如此群情激奮之下,也只能三緘其口。

  金國使國還帶來了戰書,如果大宋不殺種彥崇,那麼兩國就正式開戰。

  但太子同樣送來奏章,說種彥崇入遼是經過自己同意,遼國以易、涿二州換取宋軍入境,當時軍情緊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先讓種彥崇入遼參戰。

  太子在奏章中將金國罵得體無完膚,禽獸不如,並且說明誰在朝廷上為金國說話,誰就是大宋的叛徒,金人的走狗,可恥的漢奸,大宋西軍必將這些敗類就地正法。

  太子的奏章無比強勢,將童太尉罵得狗血淋頭,將其在雄州不戰而潰,不顧將士、不顧子民的行為一一列出,聲稱回京之時,必殺太尉以謝國人。

  隨著太子的態度,東京城內的溫度一下就到了盛夏,而隨著宇文虛中、李綱及陳東一大群文人的出聲,聲援種彥崇的聲浪越來越高。

  雖然金牌還在繼續發出,但東京民眾對這位少年的好感度卻在提升,鄰里市井中也是議論紛紛,捶桌子拍板凳的聲音在帝都此起彼伏,誰要敢說一句殺種彥崇,必定會鼻青臉腫的回家去。

  太子如此的態度大出趙佶所料,這個平時唯唯諾諾的長子,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一天一份奏章,將蔡京、王黼、童貫、李邦彥、張邦昌一個個點名臭罵,大有引軍回師怒斬幾人的架勢。

  然後大宋例假性的爭吵又開始了,而趙佶在幾名心腹的建議下,下旨太子留在北線以防遼兵,不必急著回京,而金牌則如流水一般向永興軍路發出。

  ……

  今日昆玉殿樂聲陣陣,正逢順儀曹柔的生日,曹柔早幾日便向鄭皇后請求舉行一小型宴會,只在後宮眾多嬪妃之間舉行。

  鄭皇后找朱璉合議一陣便同意下來,這次種彥崇之事全城鬧得沸沸揚揚,就連後宮的嬪妃宮女們也私下討論起這件事來。

  後宮從來就是閒得蛋痛的地方,一群群女人實在無聊總會沒事找事,所以各色的宮斗層出不窮,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女人消磨掉旺盛的精力。

  鄭皇后也想借這次酒宴,重申後宮不得干政的訓令,以免為焦頭爛額的官家再生出是非來。

  昆玉殿中歌舞陣陣,一眾嬪妃早已看慣了這些歌舞,不過是聚在一起消解一下寂寞罷了。

  後宮又沒有男人,女人看女人跳舞,有什麼滋味,於是鄭皇后乾脆令樂伎們退下,由眾嬪妃上前獻藝,這才熱鬧了起來,大家爭先恐後在皇后娘娘面前一展自己的才學。

  大宋的後宮,相對歷朝來說,算是比較平靜,並不曾發生流血奪權事件,但當朱璉手中的ph試紙變成藍色之後,太子妃依然笑語嫣然,而無人見到憐、惜兩花眼中閃過無盡的殺意。

  “姐,大郎和宣贊都說過,誰要敢算計太子妃,就算是皇帝老兒也照宰不誤。”

  聽到惜花的傳音,憐花點點頭,“不拿點屠夫手段,當真太子妃只有菩薩心腸嗎?”

  正在此時鄭皇后看向太子妃,“璉兒,你來彈上一曲如何?”

  將纖纖玉女按在六弦琴上,朱璉剛準備彈奏,突然整個人搖晃了幾下,一頭便栽倒在案台上,壓得琴弦“嗡”的一聲。

  殿內諸人都是大吃一驚,早有曹柔搶先扶起太子妃,卻見她雙目緊閉,人已經昏迷不醒。

  皇后大驚失色,急叫道:“快傳太醫。”

  曹柔款款說道:“後宮重地,今日又值歌舞,太醫不便前來,不若就由臣妾扶太子妃到東宮休息,正好傳太醫前來。”

  見皇后點頭,充容秦懷珊也走了過來和曹柔輕輕扶起太子妃,向興慶宮走去。

  秦懷珊和曹柔扶著太子妃來到和寧宮,兩妃臉上都帶著詭異的笑容。

  “姐姐,你說這樣太子妃會不會再次投水呢?”

  “哼,這次可沒有人來救她了。”

  聽著曹柔的回話,秦懷珊也笑道,“哪怕太子軍功再多,出了這一檔子醜事,我想那些酸腐也是不會同意他繼續占著太子之位。”

  進了和寧宮,曹柔對心腹宮女使了一個眼色,便和秦懷珊扶著太子妃進了臥室。

  “姐姐,我們走吧。”秦懷珊今天總覺得心驚肉跳,有點魂不守舍,只想趕快離開這裡。

  曹柔讓幾位心腹宮女各司其職,這才鬆了一口氣,“妹妹不想看看活春宮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