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時間久了,情況就難說了,一旦雄州有事,南岸那兩萬常勝軍,就會被反包圍。

  要是讓北岸五萬西軍精銳成功撤回來,局勢就會完全顛倒,三萬烈陽軍與二萬常勝軍反而成了無根之萍,陷入到宋軍的包圍之中。

  大帳氣氛壓抑的令人窒息,連蕭斡里剌也不吱聲,生怕影響到晉王的決定。

  帳外烤肉的香味一縷縷的飄了進來,但帳內諸人卻毫無一絲食慾。

  “報……莫州方向放出不少哨騎,對雄州進行偵察,遠攔子正在全力截殺,那些哨騎很硬,雙方都有死傷。”

  傳來的情報讓帳內眾將更覺得坐立難安,雄州的安危是全局的關鍵。

  “撤兵吧!”

  良久晉王嘴中艱難地吐出了這句話,本來俊秀的面容上一片蒼白。

  到嘴的肥肉卻是吃不了,對於獵人來說就是一種失敗。

  但晉王不敢賭,紅城山上的宋軍起碼能堅持幾天,如果這幾天白溝河有變,那自己這支人馬能不能回燕京都很難說了。

  蕭斡里剌自然也知道北岸的宋軍和雄州比這裡的三萬宋軍重要得多,想想也是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只得點頭贊同。

  “天黑後慢慢撤退,留下一千人馬將這裡的軍隊留在山上越久越好,多紮營帳和草人,疑兵之計不用孤教你們吧?”

  晉王的聲音中有著強烈的不甘。

  而紅城山上的辛興宗也帶著王淵夜觀遼兵大營。

  “遼兵應該要撤,照我估計雄州那邊應該是遼人控制住,但他們兵力不足,這從今天的攻勢就可以看出。”

  王淵明顯沒有辛興宗這種對局面的把握能力,辛興宗經此一戰後,反而將全副心思用在了作戰之上,不懂宋朝的晉王自然沒想到他放出了辛興宗心中的猛虎。

  “但我們也沒法向西進攻,雄州形勢不明,找機會還是返回霸州,待白溝河情勢明朗後再作打算。”

  謹慎,永遠是辛興宗的第一選擇。

  ……

  燕雲局勢亂成一鍋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宋遼雙方的焦點再次集中在白溝河北岸,五萬西軍已經呆到第四天,按常理算,軍糧已盡。

  幸好水源不差,白溝河有一半還在宋軍控制之中,韓世忠在前方同樣也修築工事,並不主動進攻,這讓對面的遼軍也不敢全力來攻。

  雙方在北岸戰場上的實力,嚴格來說還是宋軍占優,只是宋軍步兵為主,突圍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林牙,這樣相持下去,何時是個頭啊!”

  蕭干已顯不耐,“這曲端與韓世忠是怎麼想的?即不攻也不退,就這樣耗著,他們不急,本王都著急了。”

  耶律大石正用一把精緻的小刀,慢慢割著烤羊身上的精肉,一片片削下來,整齊地擺放在盤子中,讓人感覺這是一種表演藝術。

  小刀的刀柄上鑲著幾顆寶石,被火光映得更加明亮,熟悉林牙的人都知道,這把小刀是蕭塔不煙送給林牙的定情之物。

  第五十六章 各有手段

  林牙很少將此物拿出來,只有在心情不佳時才會用蕭塔不煙的柔情來撫慰一下自己。

  帳內除了奚王,眾將皆不敢開口。

  “奚王,燕京傳來消息,秦晉國王已經舉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繼位大統,稱天錫皇帝,你妹妹已經是皇后了。”

  蕭干聽完後語氣中並未有太多的愉悅,“皇帝身體狀況不佳是個不小的隱患,這政權雖然是我們謀劃已久,但能不能得到大遼其它官員的擁護還不知道。”

  耶律大石將烤羊身上的精肉都割下來放進盤裡,細心將小刀擦拭後掛在腰間,然後拉著奚王上座,又讓侍從上酒,帳內活躍度這才提高了一些。

  “我建議奚王去和皇后說說,發布一紙詔書,降封天祚帝為湘陰王,以進一步縮小他對大遼的影響力。”

  對這些政治手段,蕭干並不擅長,因此從來不反對林牙的提議,這也是兩人一直合作非常默契的原因之一。

  “燕京完全在我們控制中,中京按我的猜測應該守不了多久,西京我們暫時無力去掌握,耶律松山應當還是支持湘陰王。”

  耶律大石將一片嫩羊肉放進嘴裡,細細咀嚼,蕭干則是抓過一隻羊腿猛啃起來,好象那腿上的肉就是北岸的宋軍,被他囫圇吞棗地吃進肚裡。

  “眾將今天都在,某就把心中的想法給大家道明,大家都提提意見。”

  耶律大石說話總是那樣彬彬有禮,不愧是遼國第一狀元,只有與他對戰過的比如姚平仲,才知道方天畫戟中蘊藏著的那份勇悍。

  “我們在北岸總共有七萬人馬,在南岸有三萬烈陽軍加兩萬常勝軍,總共十二萬人馬。”

  帳內靜靜無聲,能讓這麼多驕兵悍將屏氣凝神,唯有晉王與林牙,連奚王都做不到。

  “宋兵目前在北岸有五萬人馬,南岸除了霸州的三萬,其餘未知,孫子兵法上說過,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蕭干聽不甚懂,正準備發問,卻聽耶律大石已經開始解釋起來。

  “我們現在的人馬,還達不到對方的一倍,所以圍之、攻之都有難度,只能分之。”

  蕭剌阿不並不服氣,“兵法是死的,用兵是活的,現在我們不是把五萬精銳宋軍困在了方園不過十里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