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侃突然感到腰間一松,關勝將利刃收了回去。

  “兄弟開門吧,你不會有事的。”

  第四十七章 惡夢

  忘年交!

  席間三人在酒精作用下,都有著這樣的感覺。

  宗澤覺得自己的思維被眼前這個少年帶入到一個全新世界中,漢民族在這個世界中愉快地生活著,才子吟詩、小娘描眉、農夫下田、兒童讀書。

  閣中氣氛好似一張白紙,在三人共同塗鴉下,漸漸顯出美麗的輪廊。

  其間宗澤也講了自己的主張,與少年很多思維並不衝突。

  酒逢知已千杯少,話遇知音歡樂多。

  丹崖山蓬萊閣中,不時響起宗澤洪亮的大笑聲。

  “你不是賊寇,你是誰?”

  宗澤眯著老眼,看向少年。

  酒已殘,話也盡,心亦通。

  彥崇微微一驚,這宗老果然人生閱歷無與倫比,幸好他這幾年被貶得四處奔波,遠離中樞,應該猜不到自己是誰。

  “宗老慧眼,我的確不是賊寇,我是賊寇的引路人。”

  彥崇的坦率讓閣中兩老又多幾分好感。

  “孔聖人云,有教無類,這些賊人也不是天生行惡,只是各種原因走錯路而已,而蕭某立志,要讓這些有著各種本事的賊人回歸正道,在未來的戰爭中,為生存而戰、為自由而戰、為民族而戰!”

  宗澤聽到此處,忍不住一拍案桌大聲叫好。徐徽言也不禁頻頻點頭。

  彥崇知道宗澤對大盜、義軍的態度,言語中自然能投其所好。

  “所以蕭某在此肯求宗老允許他們出海。”

  宗澤沉吟不語,想是在反覆算計。一旁徐徽言問出心中疑惑。

  “你不出海嗎?”

  “蕭某馬上要回歸本營,燕雲馬上有戰事發生,蕭某自然不會錯過此次北伐之戰。”

  宗澤鼓掌道:“少年自有凌雲志,燕然未勒照汗青。”

  彥崇本以為兩老會吃驚詢問詳情,卻見宗澤和徐徽言都撫須微笑,表情並不吃驚。

  “官家旨意已下,著太子監軍,領兩河及陝西宣撫使,种師道為都統制,陝西五路各調精兵加上兩河禁軍共計十五萬,齊赴河北東路、河北西路。”

  宗澤緩緩道來,見少年面色有異,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

  “种師道一改往日慎重老成之作風,在接到旨意後,以涇原路統制楊可世為先鋒進駐雄州,其餘大軍過完年就會出發”

  徐徽言接著說道。

  “雄州大將和詵被任命為副都統制帶兵進駐雄州,霸州,與遼兵對嶼於白溝河一線,河東承宣使張孝純領兵進駐大原,窺視代州、雁門、雲中一線。”

  聽兩位老者說的豪氣干雲,彥崇問了一句。

  “以兩老看來,這次北伐勝算幾何?”

  兩位老者想必私底下早就交流過,聞言就由宗澤開口。

  “北伐之事,我朝行舉國之力,自神宗以來積攢的所有家底盡皆拿出,加之由老種親率西軍參戰,老夫想不出不勝的理由。”

  就知道宗老英雄也是個好戰份子,看來燕雲十六州是大宋王朝的國民媳婦!

  可惜孫子兵法開篇就有一句,“千里趨利,必蹶上將軍。”

  這些學富五車之人好似全都忘記了!

  彥崇將去倭國之事言明後,對兩老深施一禮。

  “兩位前輩,此間事畢我當立刻趕回,這支兵馬在倭國即能得到白銀,又能練成百戰精兵,用時可顯奇兵之效,還望兩老能夠照應一二。”

  ……

  登州之事圓滿解決,李侃最終打開了水城門,早已等待多時的楊志率精兵控制住城門,登州本來兵就不多,主事之人聽說被困在蓬萊閣無法下來,群龍無首之際,刀魚寨隨即被賊寇占領。

  王麟見勢不妙,先行回了青州,彥崇及其部隊在登州,補充淡水、食物。尋找嚮導,招攬水手。對熟悉指南針及航海羅盤者更是重金誘惑。停留了十天方才將航海諸事備齊。

  “餘下之事就拜託諸位了。“

  刀魚寨水軍大寨內,一番酒肉之後,彥崇端起酒杯走到場中,跟諸位兄弟一一碰杯。

  分離總是傷感之事,李清照借酒興又作了幾首離別之詞,惹得燕青跟張橫這等粗豪漢子眼框也紅了。

  “今日的離別是為了來日的歡聚,彥崇相信要不了多久,諸位兄弟就能從登州登陸,我們嘗試一次水陸兩棲作戰,管叫敵人有來無回!”

  “干。”

  “喝。”

  酒中乾坤大,醉中日月長。

  ……

  “高飛、高飛,今天我們去鳳凰山放風箏可好?”

  “好嘛。”

  大三的年紀,還有一年才畢業,正是耍朋友最佳時期,高飛和肖秦就讀於某校歷史系,都知道歷史系是和尚系,美女少的可憐,唯一的美女肖秦在高飛猛烈攻勢下,堅持了一學期防線便宣告全面失守。

  鳳凰山並不高,順著石階上山不過也就一小時就能到山頂,高飛和肖秦在山頂一個平坦的無水天池中嬉鬧,風箏在天上飄飛,情人在地上遊蕩。

  突然那天池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湖泊。




章節目錄